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7章(1 / 2)





  最后一句话,欧阳云是以冰冷的口气吐出的,这也是他此次会议请老蒋与会的真正目的。

  在欧阳云呆在张家口的那段时间里,重庆并不平静。好在老蒋还算沉着或者说是比较识时务,始终没有踏出最关键的一步。欧阳云还之以李,也才会邀请他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

  对此,老蒋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在欧阳云放出“零容忍”那样的话后,他开口道:“总理说得对,当前局势下,我们必须越发的精诚团结,绝不容许再发生窝里反的现象……”

  欧阳云紧急返回重庆的目的,一者是防范亲美势力做出亲者恨仇者快的事情,再者就是要统一中央政府的意见,对美日秘密缔约一事做出最强硬的回应。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美国忽然成为中国的敌人是可怕的,会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但是在欧阳云眼中,这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事情。换种说法,在他眼中,美国从来就是潜在的一个敌人。现在这个隐藏的敌人提前跳出来,固然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地位构成挑战,但同时却也给了中国机会——一个一举挫败所有敌人,真正成为亚洲主宰的机会。

  第2846章 事故

  欧阳云自己也许都不清楚,那就是在潜意识中他对美国的定位,其实是敌人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或许是穿越者的通病,即因为清楚历史的走向,所以总希望能够凭一己之力搬动历史的车轮,从而让历史的发展对已方更有利一些。欧阳云的这种做派,在国际上和国内都引起了相当的非议,而现在看来,他当初的这些决定却是太英明了,堪称“未雨绸缪”的典范。

  在欧阳云想来,美国即使真的有意和日本结盟在太平洋地区对抗中国,其也不可能太早的付诸实际行动。所以,无论是从美国撤资撤侨也好,还是做战争准备也好,中国都还有充裕的时间。

  然而,因为一个突发事故,事情的进展速度却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料,也让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了被动局面。

  引发事故的正是汪明城,这个东南亚日军在谢伯顿战役中击败美澳联军的最大功臣。

  当汪明城接到小泉的消息,被要求暂停所有军事行动的时候,汪明城就察觉到了不妙。不过那时他还以为是美国人可能向日本投降,所以尽管后悔表现过头了,却也没有太大的担心。然后,等他接到正式通知,获悉,美日已经秘密缔约的时候,他就傻了。

  久在东南亚活动,对世界局势也有一定的了解,他自然知道美日缔约将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恶劣影响。而一旦想到自己是造成这一幕的罪魁祸首,他便觉得心如蚁噬因而坐卧不宁。

  一方面,他给小泉去电,强烈反对美日缔约;另一方面,他启动了自己准备已久的“换日计划”,想要通过在美日之间制造事故从而破坏美日关系。

  在他想来,美日毕竟是夙敌,即使因为某种原因而缔结盟约,这盟约的可靠性也相当的低,那么只要刻意制造一些矛盾,就能小事变大事,从而在美日之间造成不可避免的裂缝。

  他经营“换日计划”本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在东南亚日军式微之时突起发难,保护一些重要地区免受日军破坏,但是现在,因为觉得破坏美日结盟更加重要,所以他决定提前动用这支力量。

  “换日计划”的负责人名叫赵训华,大马华人。还在日本组织西征舰队攻伐东南亚之初的时候,赵训华为了免受日军迫害不得已更名换姓变成了一位大马本地人。因为他颇有语言天赋,精通英语和日语以及本地语言,于是不仅被日军征召入伍成了一名翻译,而且很快被一名联队长看中调到身边去当了副官。正在这个联队长身边工作的时候,他接触到了汪明城并被发展成了一名下线。

  根据《墨尔本密约》中的条文规定,在密约达成后,日本将会分批次将美军战俘交还给美军。而汪明城正是要利用这一点通过毒杀美军战俘来达成破坏美日结盟的目的。

  计划刚开始进行得很顺利,赵训华通过手下的人成功的在给美军战俘的食物中添加了氰化钾,导致超过三百人的美军战俘中毒猝死。而这三百余美军战俘的猝死果然引起了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应,当天,先是美澳联军司令部派人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对死者死因进行调查,然后白宫以外交照会的形式行文日本东南亚总督府,要求日方给出合理解释并威胁如果日方不严惩肇事者将美国将会单方面撕毁《墨尔本密约》。

  这种情势下,如果赵训华为首的“换日计划”行动小组能够再接再厉再制造几起事故,一定能够让本就岌岌可危的美日联盟瞬间倒塌。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日本方面为了打消美国方面的疑心,主动让出调查权,而美国调查团中有一人正好是赵训华的前邻居,识出了赵训华的真实身份,结果,投毒行动非但被美日识破,且,赵训华的华侨身份还使得投毒行动被钉上了中国标记。

  如果说之前因为和日本秘密缔约一事令美国人对中国还心存愧疚不敢直面的话,经过这件事,美国人不仅没了负疚感,而且在联日反华一事上还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汪明城此举,可真谓好心办坏事,偷鸡不着蚀把米。

  东南亚日军加快了交还美军战俘的速度,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美太平洋舰队下辖舰只重新出现在关岛附近的太平洋海域。

  “投毒事件”因为美国国内媒体的大肆渲染很快就传遍世界各地,相关消息传到欧阳云耳中,他立刻命令撤离美国计划提前,电令郭慕仪,让他立刻组织在美华人华侨的撤离事项。同时,他给已经率队抵达卡拉奇的铁林飞下令,令他立刻率队赶赴下一个机场,即埃及的开罗机场;又给中东的楚天歌去电,命令他放弃手上的其它工作,全力配合郭慕仪和铁林飞将在美华人华侨给营救出来。

  此时的中东,因为欧洲的战乱其安全形势也受到了影响。而中国中东远征军虽然是客军,可是在法国复国军远征本土之后,已经是该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再加上中国又是联合国实际上的主持国,于是很自然的就获得了赖在中东的资格。

  欧阳云留中东远征军在中东,一者是应法国复国政府的要求给其保驾护航;二者正是为了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而现在,值美日秘密缔约之际,中东远征军自然要负担起帮助在美华人华侨撤离的工作。

  中国政府大张旗鼓的准备撤侨,这自然不可能瞒过美国政府的眼睛。对此,美国人是既喜且忧。喜者,因为随着中国华人华侨的撤离,他们在美国的固定资产将很有可能成为美国财富,能令美国政府和个人大发一笔横财;忧者,鉴于中国军队一贯的表现,他们实在没自信能打赢可能发生的战争。

  也许有人要问,美国政府就没想过截留华人华侨吗?至少在目前,这是不成立的。一者,中美两国还没有宣战,还是名义上的盟国;二者,美国在中国也有大量的侨民甚至政府官员,而再计算进在亚洲的美国人很多都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下,美国人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第2847章 迟早必有一战

  不过,美国人现在不敢怎么做,但是随着两国矛盾加剧甚至进入战争状态,届时发生任何事都不足为奇。联合政府成立的时间并不长,有好事者将之与前中央政府相比得出的结论是,联合政府最少有两大进步,一是对外特别强硬,二是将人命看得比天还重。现在,中美两国还没正式宣战,联合政府就忙着从美国撤侨正能说明这一点。

  中国空军大批远程轰炸机和重型战斗机云集中东,这自然没能瞒过美国的眼睛,毕竟在中东还活跃着其一个传统盟友英国。

  希特勒被刺死,德国陷入内战,最大的受惠国是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相比,英国因为在亚洲有着庞大的殖民地,又及时的撤出了大不列颠岛、放弃了澳洲、东南亚,所以其得以保住了绝大部分的武装力量。由于有西亚和中东的大块殖民地供持续发展,英国政府这几年秣兵厉马,其力量比之战前反而有所提升。

  德国陷入内战,欧洲各国纷纷开始复国运动,这其中,大不列颠岛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为英吉利海峡的存在,大不列颠和欧洲本土之间交通十分不便,部队调动困难,这降低了其战略价值),同时遭到了德国国防军阵营和纳粹阵营的唾弃,也使得英国女王政府几乎兵不血刃的就成为欧洲第一个复国成功的国家。

  二战使得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一举沦为二流国家,这让英国人从中吸收到了惨痛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所以,虽然因为德国发生内战再次看到了称雄欧洲乃至是世界的希望,英国人的行事却变得低调了许多。英国人正在闷头苦干准备再次崛起,“密约事件”发生,因为和美国传统的天然盟友关系,毫无例外的,英国人也被卷了进来。

  作为这次世界大战中受日本伤害第二大的国家,又因为之前和日本人的亲密关系,英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其实不会比中国人低多少。

  不过有美国人居中斡旋,再加上小泉敏一郎惺惺作态,表示愿意补偿英国,英国人并没有如联合政府中的一些人所期望的那样立刻跳出来表示抨击。

  在“墨尔本密约”一事上,美国所罗门政府最担心的并不是是否会触怒中国(都已经这个时候了,西方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十九世纪初,即使认为当前中国已经具备和他们直面对话的资格,但也仅限于军事上,换句话说,就综合国力而论,西方认为中国依旧是贫穷国家),他们最担心的一是是否会在国内激起集体事件;二是英国等传统盟友的强烈反应。

  因此,在最终决定和日本缔约之后,美国政府的外交努力重点面向西方特别是英国。

  “投毒事件”对于所罗门政府来说相当于一颗“救场丸”,这不仅让所罗门政府与日本秘密缔约变成了“先见之明之举”,而且还让其在国内的公关有了最佳的题材。

  凭心而论,二战之初,美国政府给予盟国其它国家的帮助确实不小,算是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此,当美国在太平洋和澳洲屡战屡败蒙受巨大损失的时候,对于中国的连战连捷和蒸蒸日上,美国人马上产生了“酸葡萄心理”。也就令“如果将对华援助用于自身美国在亚洲将不会是如今景象”这样的论调一出现就有了相当大的市场,现在,“投毒事件”的发生正好给了所罗门政府转移公众视线的机会,他们将之包装为中国人的“恩将仇报”也一下子就获得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在此舆论环境下,中国战机突然云集中东,等于是又给了所罗门政府在公众面前洗白自己的机会。

  在白宫的授意下,美国的所谓军事专家们纷纷走进电视台走上报纸,而在他们的渲染下,中国战机云集中东便成了中国欲在中东圈地的霸王行为,欧阳云也就成了和希特勒一样的纳粹,成了“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

  美国国内上层社会正在上演着的闹剧没有影响到中国联合政府的撤侨行动,相比美国媒体的喧嚣热闹,中国媒体的态度要冷静和理智得多。随着《墨尔本密约》相关条文被披露于世,中国媒体人一方面理智的分析着美日结盟的可能性,同时呼吁政府加大外交力度,通过增强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互信以粉碎日本政府离间中美的阴谋。

  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民间,此时段的美国政府形象还是正面的。

  其实无需媒体人呼吁,联合政府也并没有放弃外交努力,只是,随着“投毒事件”的爆发以及美国政府趁此机会竖起反华大旗,联合政府高层对恢复中美同盟关系已经不敢抱太大期望。当然了,因为中国现在是事实上的联合国主席国,所以哪怕是为了稳固此地位,外交努力也是要做的。所不同的是,外交努力的方向不是针对美国,而是针对其它联合国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