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6章(1 / 2)





  第2311章 东山海战

  成就陈远洋和海口、东山两支舰队威名的,正是小泉敏一郎担任司令官的武久号航母舰队。

  小泉敏一郎是时还在新加坡,所以按照山本五十六的指示,这支由佐世保军港出发的武久号航母舰队,将在副司令官井上成美的率领下先赴新加坡与小泉敏一郎汇合,然后再经马六甲进入印度洋,直接进攻卡拉奇。

  说起日联合舰队三支分舰队的司令官人选安排,这里面有个道道。本来以小泉敏一郎的资历,是不足以担任武久号航母舰队的司令官的。然而,山本五十六受小泉敏一郎的影响,对南云忠一这些鱼雷专业出来的将领极不感冒,认为他们并不能适应航母为主力的现代海战,所以极力排斥由南云忠一担纲分舰队司令官。偏偏,南云忠一这一类别的将领乃是日海军的中坚力量,而日本海军又是个注重资历的地方。山本五十六看重小泉,可是小泉不仅资历不够,而且之前鲜有胜迹。于是最后,三个分舰队司令官就成了内部妥协的摊派品,山本派得到了两个,而资历派得到了一个。

  让井上成美出任武久号航母舰队的副司令官,同样属于妥协产物。盖因为小泉本人太不争气,之前独立领军几乎没打过胜仗,纵然资历派为了获得一个分舰队司令做出妥协,但是依旧强烈质疑小泉的能力,山本本人其实也忧虑小泉能否担纲此重任,于是顺势推出井上成美担任副司令官,也才摆平了资历派。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井上成美出任武久号航母舰队的副司令官都没问题。然而,事情就坏在了他的手上。山本出于稳妥考虑让他担任小泉的副手,乃是希望借他的经验和稳重让小泉少犯错误。然,井上成美却不这样想。小泉敏一郎凭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以及几乎凭一己之力在东南亚建立起了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在国内虽然名声斐然,但是井上成美并不买账。私下里,他更对山本的这个任命表示质疑,认为其有任人惟亲之嫌:打仗不是搞工业建设,也不是搞发明创造,小泉在新加坡的成功,已经证实了他是一个科技人才,也是搞政治的一把好手。可是看看他之前的糟糕战绩,山本君任命他为武久号航母舰队的司令官,真是,真是太草率了。

  井上身边不乏心腹,既然可以称之为心腹,这些人自然会从井上的立场出发,什么事都优先为他考虑。便有人向他建议,为什么不在决战之前建立一定的功勋,然后取而代之呢?更有人拿出具体的方案,认为黄海航道一直是困扰本土从东南亚快捷的获得物资补充的一大难题,舰队走菲律宾去新加坡还要绕路,为什么不走黄海,节省出来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对学兵军沿海的那些大小军港进行打击……

  井上动心了,在向山本报备以后,他也不等山本的批示,直接掉头驶向台湾,并出动航空部队对高雄军港发起了攻击。

  井上和他的心腹们想当然了。在他们想来,学兵军本土的海军力量,无论是海口舰队还是东山舰队,因为所辖舰只最大排水量才在万吨级左右,所以是根本不足以与武久号航母舰队相抗衡的。事实呢?第一击,似乎证实了这一点。隶属于东山舰队的高雄军港并没能抵御住突如其来的袭击,先是一艘轻型护卫舰和将近十艘剑鱼还有两艘正在维护的明级潜艇遭到了一百多架战机的轰炸,悉数被击沉。然后高雄军港的码头和岸上设施在此轮轰炸中也遭到了重创,东山舰队并因此付出了两百余人的伤亡。

  首击成功,自然给了武久号航母舰队的日海军官兵以巨大的鼓舞,再接再厉,他们立刻对东山军港发起了袭击。东山军港,也就是东山海军基地,因为是学兵军建成的第一个海军基地,在学兵军海军中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井上成美对此了然,所以更加重视这次进攻。为了彻底拔掉东山军事基地,沉重打击东山舰队,他派出了四艘航母参与这次进攻。

  四艘航母,两艘战舰航母,两艘护航航母,所装载的战机加起来超过了两百架,再加上多达三十艘的其它战舰,按说,无论是防空还是防海,力量都足够了。但是结果呢?遮天蔽日的战机群才出现在东山上空,学兵军的陆基航空部队就赶到了。而正在双方战机发生混战的时候,陈远洋先一步埋伏好的多达三十艘的宋级和明级潜艇向日军舰艇发起了还击。这支武久号航母舰队分出来航母建群的反潜能力其实不弱,然而,谁又能想到陈远洋能够未卜先知,并且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就在他们的出击航线上提前设下了埋伏呢?联系上空袭高雄的顺利,日军舰长们不禁怀疑那是不是学兵军早先设好的鱼饵。

  不管出击的日军舰长们如何想,此时已经于事无补,多达三十艘的宋级和名级潜艇,动辄五艘以上向同一区域发射鱼雷。纵然舰队的护卫舰和驱逐舰乃至于重型巡洋舰前赴后继的堵向潜艇攻击航母的线路上,却依旧难以避免航母被攻击到。

  双方激战一个半小时,眼看着随着护航战机的升空,舰队渐渐的控制住了局势,学兵军的剑鱼群出现了。陈远洋也够狠的,海口和东山两支舰队下辖的超过两百艘的剑鱼悉数出动,好么,人类海军史上最经典的小鱼吃大鱼式的海战就此诞生。

  史称“东山海战”的这次海战,最终以日军损失三艘航母和将近二十艘的其它各型战舰,学兵军损失七艘潜艇和三十五艘剑鱼而告终。单看数量,学兵军损失的舰船似乎还要多一些,可是以吨位计的话,学兵军的损失还不到日军的六分之一,如果再计算进人员伤亡(学兵军战死八百人不到,日军伤亡则超过了六千人),学兵军堪称完胜。

  第2312章 穿越者之战

  井上成美原先根本就没将海口和东山舰队当回事,确实,就总吨位而言,海口和东山舰队加起来还不足武久号航母舰队的二十分之一,双方的力量对比几乎是孩童和成人级的。似乎,真打起来的话,武久号航母舰队完全可以碾压对手。然,井上为保险起见一次性出动超过三分之一强的舰船用来突袭东山军港,最终却以大败亏输收场。好么,井上本来想藉此去掉职务前面的“副”字的,现在好了,直接被召回国去,连这个副职也丢了。

  “愚蠢”——这是山本五十六的评价。确实够愚蠢的,海口和东山舰队诚然都是五六百吨、至多两千吨的小舰艇,然而却拥有着武久号航母舰队无法比拟的灵活机动和潜伏能力。北大西洋,英美两国的海军为什么拿德军的狼群战术没办法,就是因为受反潜手段的限制。且,相对于一艘重巡甚至于一艘驱逐舰,潜艇的建造费用要低得多,所以哪怕是一比一交换,最终吃亏的也是水面舰艇一方。

  那么,潜艇加鱼雷艇的战法是不是就没办法击破呢?不然,在山本的计划中,他最少有三种应付办法。其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先搁置之。潜艇和鱼雷艇的继航能力有限,作战半径也就有限,置之不理,远远绕开,虽然显得坠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但是确实管用。其二,集中反潜力量先清理航道,然后再出动航母和主力战舰对其军港进行破坏,而只要将军港悉数破坏掉,潜艇和鱼雷快艇的持续作战能力便受到影响,假以时日,就能够将之一一剿灭;其三,以相同的战术针对之,打消耗战。

  陈远洋正想方设法的想要在主战场之外建立功勋宣示存在呢,井上此举等于主动送上门来,陈远洋和他手下的将领们自然不会放过。东山海战之后,攻守双方的关系就颠倒了过来——气势汹汹杀入南海的武久号航母舰队反而成了防守的一方,而海口和东山舰队的潜艇部队则频繁出击,并且屡有斩获。

  日联合舰队兵分三路进入澳洲附近海域和印度洋,并将和学太平洋舰队进行决战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得满世界皆知。本来,无论是英美等同盟国的军方高层还是德日意邪恶轴心的军政高层,都以为日联合舰队最终必能获胜,而学太平洋舰队将昙花一现,从此消失于世界海军之林。东山海战被公诸于众以后,这种看法出现了变化。用金上将的话来说,四艘航母,其中包括三艘舰队航母组成的庞大舰群居然敌不过潜艇和鱼雷快艇组成的杂牌海军,日联合舰队的反潜和突防能力还不是一般的弱,也许,中国人会再次创造奇迹。

  金上将曾经是最看不起学太平洋舰队的,加上与日联合舰队几次大战,美太平洋舰队输多赢少,哪怕是出于小人之腹,他也不愿意看到学太平洋舰队取得胜利。不过,毕竟是海军宿将,又和学兵军处于同一阵营,所以当学兵军方面传来捷报的时候,他也没有吝啬赞誉之词的意思。公开场合,他称中国人或许会创造奇迹,私下里,他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美国应该借鉴中国人取得东山舰队的手段,可以考虑在小型舰艇上做文章。美太平洋舰队之所以不敌日联合舰队,五十特攻机是关键因素。包括前不久的珊瑚海海战,美太平洋舰队之所以最终会失败,就因为主力航母在五十特攻机的攻击下失去了持续作战的能力。航母无法收放战机,等若美国人的海航部队只有一次进攻机会。此情况下,美国人的战机一旦耗尽弹药或者燃油,那就等于失去了作用或者只能迫降于陆上或者海上。五十特攻机,即使在美国人看来也是一款不成熟的伪劣产品,偏偏,美国人就是拿它没办法,一而再的吃亏在这种战术下,直至失去了抗衡能力。

  井上成美被召回国,等待他的将是军事法庭的审判。不过,这并不能消除因东山海战给联合舰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因为武久号航母舰队在接下来的航程中又频频遭到学兵军潜艇部队的袭扰,武久号航母舰队的士气颓丧到了极点,至该部抵达新加坡,小泉敏一郎所见,不再是一支斗志昂扬、众志成城的铁军,而是一支疲军,一支对前途充满了迷茫的弱师。

  曾经,小泉敏一郎还在手下们面前感慨:可惜,这一次我的对手不是欧阳云。

  穿越者都有自己的理想,欧阳云的理想是藉这次世界大战让中国列入世界强国之林,小泉敏一郎的理想则是统帅一支强大的海军击败美太平洋舰队,让日本从此成为太平洋上的霸主。

  就事实论,两个穿越者的宏伟理想都实现了一半。

  中国在盟国圈子里已经承担起了远比那个时空重要的责任,更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日本已经打败了美太平洋舰队,而且在澳战中掌握着主动权,压制得美澳联军只能苟延残喘。

  然于欧阳云而言,更加强大的日联合舰队和德国的存在,却是更加严峻的一个挑战。于小泉而言,美太平洋舰队之后,学太平洋舰队又露出了峥嵘,且,这是一支逢日必胜的陆上武装所拥有。

  中日两国之间的较量,深究起来,确实已经发展成了两个穿越者之间的对抗。如此,小泉遗憾这一次的对手不是欧阳云,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不过,欧阳云可以让手下代替自己主导这次决战,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要比小泉做得成功——他已经成功的建立起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圈子。

  按照山本的设想和小泉原来的打算,武久号航母舰队抵达新加坡之日,就是他出征印度洋进攻卡拉奇之时。不过现在,考虑到部队士气沦丧,小泉没敢立刻出兵,而是决定先采取一些措施提升士气,待麾下官兵情绪稳定了再进行下一步。

  事关国运,小泉同样不敢大意。

  第2313章 争先

  武久号航母舰队停在新加坡外海不动,南云忠一得以先进入交战海域,与此同时,塚原二四三也率部挺进印度洋,大和号航母舰队和武威号航母舰队一南一东,开始向集合在帝汶海的学太平洋舰队靠拢了过去。

  日联合舰队本土舰队兵分两路向印度洋开进的时候,学兵军方面就判断出了日军的作战意图。日联合舰队总航母数有二十九艘,即使留下三艘还有二十六艘,所以日本人完全有能力兵分三路,甚至兵分五路都不成问题。这些舰队,都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日本人在战术上的选择便比较宽松,便可以一路直接攻击卡拉奇,另两路寻学太平洋舰队决斗。针对日军这样的战术意图,陈师昌原本的打算是打一个时间差,先集中力量击溃武久号航母舰队,然后再视情况与大和号或武威号航母舰队其中一支决战——总之,尽量避免同时与超过两支以上的日舰队相遇。人算不如天算,井上成美率武久号航母舰队经黄海西进,固然,最终偷鸡不着蚀把米,反而白白折损了包括三艘航母在内的二十余条战舰。但同时,却迟于南云忠一进入印度洋,如此一来,等于没给陈师昌先解决其的机会。

  战局发展至此,陈师昌不好责怪陈远洋好心办坏事,只能被动接受这样一个严峻事实:如果继续呆在帝汶海,那么被两支日舰队包围将是迟早的事;选择撤回卡拉奇,那么将面对的不是两支舰队,而是完整的日联合舰队。当然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游弋于印度洋,主动寻求战机。不过,这依旧难逃被三支日舰队找上,然后不得不进行最后决战。且,因为没有卡拉奇陆上力量的支援,真发展到这一步的话,那将是最糟糕的。兹事体大,陈师昌不敢擅专,致电重庆统帅部向欧阳云请示。欧阳云就着前线发回的诸多情报,召集陈诚等人商议,最终授意陈师昌,令他先解决南云忠一的大和号航母舰队,而对于从西面杀过来的武威号航母舰队,则分出潜艇部队进行拦截,以尽量避免同时被大和号和武威号航母舰队同时攻击到。

  三支日舰队,武威号航母舰队下辖六艘航母,且一直经历战事,可谓是实力最弱的。按说,学太平洋舰队就是主动进攻,也应该柿子捡软的捏,先拿武威号航母舰队开刀。为什么欧阳云反其道而行之,不选择容易的,反而先选择大和号航母舰队呢?陈诚等人虽然不谙海事,但是基本判断力还是有的,当时就提出这样的疑问。

  欧阳云台面上给出的解释是,南云忠一所部虽然有十艘航母,但是其航母指挥官几乎都是鱼雷系出身,并不精通航母战法,所以,反而比海航系出身的塚原二四三更加容易对付。这个观点,陈诚等人勉强能够接受,不过出于对十艘和六艘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他保留意见,建议给陈师昌临机决断权,倘若发现大和号航母舰队太硬不好下口的话,允许他先脱离战斗,然后再择机选择武威号航母舰队先战。

  欧阳云也不好说自己不看好南云忠一,乃是因为其在那个时空太平洋战争中的表现,遂将这一条加进了电令中,算是给了陈师昌最大程度的自决权。

  陈师昌接到统帅部这封电令的时候,南云忠一所部已经通过了塞兰海,而塚原二四三所部也已经开到了澳大利亚珀斯近海,是战还是返回卡拉奇,留给他决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紧急召集包括德古等法国志愿军将领在内的舰队将军以上级别的军官商议下一步行动方案,最终在德古的支持下决定就按照统帅部的意见,先战大和号航母舰队。

  战前动员会上,他先抑后扬,先是列举了日联合舰队种种强大之处和曾经辉煌的战绩,然后大声问道:“诸君,联合舰队如此强大,你们害怕吗?”

  陈师昌大肆宣扬联合舰队的辉煌战绩的时候,下面就有军官坐不住了。在他们想来,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作为学太平洋舰队事实上的最高指挥官,这也太长他人威风灭自家志气了。他问声毕,卞经道就大声吼道:“害怕?小鬼子之所以能拥有如此辉煌的战绩,那是因为没先遇到我军的原因。嘿嘿!逢日必胜,这句话可不是我们自己说的,陆军如此,空军如此,现在,海军必然同样如此!总座,此战,我部请为先锋!”

  “老卞,你部请为先锋?你以为现在的海战还是大舰巨炮时代呢?要为先锋,非航母不可,我们汉武号当为先锋最佳候选!”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少将站了起来,直接针对卞经道“请为先锋”之词进行了反诘。

  卞经道现为北京号战列舰的舰长,并担任北京号为旗舰的北京号机动舰队的司令官。卞经道和陈师昌一起赴美,算得上是学太平洋舰队中的老人了,他的个性本来就张扬,自恃元老身份,所以平时没少在同仁们面前倚老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