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8章(1 / 2)





  秦子瑜一听,这还了得,“那行,我答应你刚刚的提议。”

  对于秦子瑜前后变化如此快的态度林晋不是没有怀疑过,但是想想这也没有什么好作假的。

  林晋以为自己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可秦子瑜用事实告诉他,和他玩心眼?他那点子心眼根本就不够看。

  俩人说的两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经历过一次之后,林晋直接举白旗投降了。

  “五次就五次。”

  总比一次就要了他的命来得好。

  “不行,我现在突然觉得五次好像也不是很够,至于究竟多少,要听我的。”

  林晋:要不他去死一死好了。

  炎热的夏季过去后,人们迎来了丰收的秋季。

  因为之前有了林晋的帮忙,户部在这个秋季可是有了不小的收获。

  皇帝在看了户部尚书的奏折之后,很是满意。

  在一次早朝上更是想要将林晋用在农事上的法子在大康境内广泛推广。

  结果这提议刚提出来,就遭到户部和秦子瑜的反对。

  皇帝看着两人有些不明白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些个法子的确是帮户部很大忙,怎么?现在朕想要让各地争相效仿,难道不对?”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回陛下,的确是不怎么妥当,就拿上次发生过洪涝地方来讲,三公子用在京都农事上的法子有很多都不适合用在那儿,如果强行命令当地的百姓按照此法,不仅会让当年的粮食减产,严重的怕是会颗粒无收。”

  这倒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

  户部尚书道:“京都不似那儿,雨季也没有那么长,所以很多农作物都是春季开始播种,到了八九月份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收上来,这就不得不提夏季的雨季了,那个地方年年都会遭遇洪涝灾害,所以,夏季的时候不宜种植过度的农作物,不然受到的损失只会更严重,夏季过后天气便开始冷了起来,百姓的家里如果没有过冬的粮食,是会饿死人的。”

  “所以,京都附近种植的作物有些不适合直接拿去种在那儿,这就是为什么臣觉得此法不适合在大康境内全面推广的缘由了。”

  “你是想说因地制宜?”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