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喜欢半悬在巴黎上空第33节(2 / 2)


  庄北宁半躺在沙发上,捧着《追忆似水年华》,借着灯光看小说里患有重度失眠症,经常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的马塞尔的自述。韩蔺则对着电脑绘制着建筑设计图,偶尔敲打键盘的声音让庄北宁感觉到安全。

  知道有人在自己身边,不再需要独自一个人等待天空亮起来,就是最实在的幸运。

  像庄北宁这种独自在巴黎讨生活的人,做事不可八面玲珑。非得要六面玲珑,还有两面是刺。而此刻,面对着曾经努力保持距离的韩蔺,庄北宁想,再也顾不得什么劳什子玲珑与刺,只管相信面前这个人就好了。不是依赖,是信任。信任若是有一天,天色全部暗下来,他也会踮起脚来,为自己点一盏灯。

  迷迷糊糊间,庄北宁破天荒地在沙发上睡了三小时。她依然做噩梦,反反复复梦见父母躺在血泊中的场景,她伸出手,却什么都抓不住。在噩梦的掌控下,庄北宁的面容开始扭曲,原先平静的眉头皱了起来,紧张地颤动着。她的呼吸变得愈发急促,犹如在寻求潜藏在黑暗中的救赎。不时地,她的身体抽搐、枕边的手指紧握,似乎为了从梦境的压迫中挣脱出来。

  庄北宁的嘴唇间发出细微的呻吟声,那是对恐惧与无助的无声抗议。冷汗从她的额头滑落,打湿了褶皱的枕头。她的眼睛在睡眠中不安地转动,试图追寻着那些噩梦中的阴影,为内心寻找一丝解脱。在梦境的纠缠中,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永无出口的迷宫,寻求解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突然,她感受到无法承受的压力,情绪达到了顶点。就在此刻,她猛地从梦境中惊醒,双眼瞪大,神情惊恐。

  听到庄北宁突然的动静和呼吸急促,韩蔺立刻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原本坐在茶几旁的他迅速停止了工作,关切地看着庄北宁。

  韩蔺柔声询问:“是不是做噩梦了?别害怕,我在这里。”

  韩蔺轻轻地将庄北宁围在怀中,给予她关爱和支持的同时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拥抱既有力量,又彬彬有礼,完美地诠释了尊重与关切的平衡。他的手轻轻搭在庄北宁的肩膀上,仿佛在告诉她:“我一直在这里陪伴你。”

  这个有分寸的拥抱让庄北宁感受到了韩蔺真挚的关心,并且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她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在这份柔和的力量中找到了解脱。那一刻,庄北宁明白了自己被理解和珍视,这种温暖的触碰给了她勇气回应面对困境的力量。

  纵使这个拥抱并非紧密无间,但正是这分寸的把握,让他们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在这个拥抱中,庄北宁闻到了韩蔺身上散发出的好闻的味道,那是一股混合着清爽又诱人的香气。这种香味让人想起阳光下草地上的清新空气,还有那些盛开的鲜花和林间松树散发出的芬芳。这股香气既安抚人心,又让人沉醉。

  庄北宁不禁靠得更近,想要将这美妙的味道尽情吸收进心灵深处。她感受到了一种归属,好像找到了一个内心久寻的避风港湾。

  在韩蔺舒缓的抚摸下,庄北宁逐渐平复了情绪。她还显得有些慌张,但韩蔺耐心地安慰她:“不用担心,那只是一个梦。现在你已经回到现实。”韩蔺的话语充满爱意,让庄北宁感到一股莫名的力量驱散恐惧。

  “你知道吗?我们在巴黎刚刚重逢的时候,我也整夜失眠。”韩蔺给庄北宁泡了一杯热牛奶。

  庄北宁用手感受着杯壁传来的热量,接韩蔺的话:“那后来呢?后来是怎么好的?”

  “后来,你搬过来了,我的失眠就好了。”韩蔺对庄北宁笑:“很神奇吧。”

  “嗯,是有点。”庄北宁抿了一口热牛奶。

  韩蔺笑:“所以说呀,还是你对我的治愈效果更好。你看现在,即使我在你的身边,也没办法让你睡得更安稳一点。”

  在建筑工作室苦撑的那段时间,韩蔺日复一日拖着疲惫的身体上班打卡。某一天,他突然发现园区的樱花都谢了,才猛然发觉记忆中根本无暇发现樱花何时已经悄然盛开。韩蔺错过了春天,又因赵学森的赫然离世,直接坠入了寒冬。还好有庄北宁的鼓励,让他的伤口悄然都被上药结痂。

  庄北宁只好解释:“学长,不好意思,我想,我是积重难返了。”

  遭遇越悲惨与严重,当事人越有可能收到泛滥成灾的安慰。因为谁都想在此时来提供鼓励,不管是出于善意的问候,还是为了展示个人的善良,所有的话语都是在说“加油”“会过去的”,不厌其烦地为身处其中的人打气。

  庄北宁感受过这般沉重的苦楚。她很想说“我知道要加油,但是我办不到”“我知道会过去的,可是我现在真的撑不住了”。只是,面对着数之不尽的期许目光,庄北宁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获得安宁,逃避安慰,躲到别人不了解也不在乎自己所遭受过痛苦的地方。

  所以,她来到了巴黎。赖斯不会管她为什么从来不提父母,学校的老师也不会在意她为什么一周要打好几份工,出版社的前辈更不会要求她向他们交代自己的前世今生。

  只可惜,不管地理位置如何改变,庄北宁都无法逃离藏在心里的伤痕。那是一块愣愣的缺口,割裂出丑陋的曲线,张开了血盆大口,要把庄北宁咬得鲜血淋漓也不肯罢休。

  韩蔺则不在意,他真诚地说:“在我眼里的庄北宁,拥有无限的、旺盛的精力,她对所有事物的好奇心与自驱力,还有对旁人的悲悯与共情天赋,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钦佩。你身上所具有的坚韧与勇气,都是我所不具备的。你是我见过的最热爱生活的人,扩展了我的整个世界,给我带来了那么多外面的信息,让我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值得期待的世界里。”

  爱是常觉亏欠,爱是心怀感激。韩蔺想,他对庄北宁已经不只是喜欢了。

  如果痛苦是从庄北宁的二十二岁开始的,那就让韩蔺陪着庄北宁回到那时候。

  心怀希望,重启二十二。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心理医生

  缘分很有趣,索菲娅医生的心理诊所恰好开在莎士比亚书店旁边。

  《爱在日落黄昏时》电影开头,两人阔别九年,杰西成为畅销书作家,他在莎士比亚书店内宣传自己的新书,就在这里,他遇到了九年未见的赛琳娜。两人熟悉却又陌生地互问对方,你过得好吗。

  莎士比亚书店如今已经成为巴黎地标性的景点,它出现在众多浪漫电影里——《午夜巴黎》电影的结尾,经历午夜穿越的男主角爱上了巴黎这座城市,就是从莎士比亚书店缓步走了出来。可以说,莎士比亚书店,装下了世界上浪漫又文艺的灵魂。

  1951 年,38 岁的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在巴黎左岸拉丁区开了一家英文书店,紧邻着塞纳河边,河对面就是巴黎圣母院,当时书店的名字叫“le mistral”,取自他爱上的第一个女子的名字。这里经常聚集许多法国文学家和艺术家,同时也是美国作家登陆法语社会的重要窗口。

  这里虽然是书店,但不只是卖书,书店里经常举办一些由作家自己朗读还未发表作品的活动。而随着《尤利西斯》出版后的迅速火爆,许多文学青年还将书店当成自己实现文学梦的重要跳板而汇聚于此。

  《流动的盛宴》里海明威写莎士比亚书店,连店内的摆设都记得清清楚楚“那些日子没有钱买书,我从莎士比亚书店租借图书馆借书。在寒风瑟瑟的街上,这是一个温暖而惬意的地方,冬天时生着大火炉,桌子、书架上摆满了书,橱窗里摆着新书,墙上挂着已经去世或仍然健在的名作家照片。”

  遗憾的是,因经济下行等原因,上个月,莎士比亚书店在网络上发布了求助信——“营收下降了 80%,书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希望大家有购书需求的话,可以在官网上购买用于日常收支。”

  在求助信发出之后,莎士比亚书店收到了大量的关注和订单,甚至有很多读者前来打卡,写下很多祝福的小纸条。庄北宁也略尽绵薄之力,在莎士比亚书店购买了几本书。

  沿着拉丁区乐闹的 mouffetard 街走,这一带很有一种文化冲击感,中东美食、意大利小吃、可丽饼店座落在石板巷弄中,叫卖声此起彼落。庄北宁和韩蔺处在人间烟火气之间,也被这种喧闹所感染。

  莎士比亚书店里人很多,庄北宁与韩蔺没有过多停留。韩蔺买了一本《尤利西斯》,收获了一旁的一位正在读书的男人的肯定目光,他用英语说“先生,你的眼睛里有蓝色的生命”。

  那是《尤利西斯》里的一句话:“他快步向一边走去;在经过一束宽阔的阳光时,他的眼睛活了起来,呈现出蓝色的生命。”

  韩蔺笑着指了指在看台阶上的文字的庄北宁:“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要感谢这位女孩,对我来说,她就是宽阔的阳光。”

  在莎士比亚书店的台阶上,写着一句话“我希望你能明白,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或是身处黑暗的时候,你也有自己惊人的光芒”。庄北宁看得出了神,没有听见身后韩蔺对她的再一次告白。

  见到索菲娅医生是半小时之后的事情。

  阳光透过微带绿意的树叶撒向诊所的招牌,那上面用优雅的字体写着“索菲娅心理医生诊所”。招牌下方是一扇油漆斑驳却仍显古朴的木制门,把握着进入这个神秘空间的钥匙。

  推开门,庄北宁感受到一种温馨与舒适的氛围。诊所的内部装潢简洁而精致,墙上挂着一些油画和照片,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文化底蕴。家具的布局经过精心设计,让每个角落都流露出一种安静的力量。大面积的落地窗让阳光无处不在,营造出一种明亮、清新的环境。

  等候区的沙发柔软舒适,墙角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类心理学书籍和杂志,为等待咨询的客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此外,诊所还设有一个小型室内花园,绿色植物、多肉植物和鲜花散发出宜人的清香,为治愈人心的旅程提供了最佳背景。

  索菲娅医生中等身材,一头精致的短发,眼神中流露出慈祥与关切。她穿着一件优雅的连衣裙,给人以温柔、知性的印象。她按照约定时间,前来与庄北宁与韩蔺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