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186节(2 / 2)


  “吴瀹,真想洗心革面就要吃得了苦头。我给你找一个县,去做主簿,把这身绫罗绸缎换了,穿上青衫布衣,认认真真把头给我低下来。侍奉好主官,跟着好好学。不许做假账!把你的那些个心眼儿都给我收起来!重新认清人情世故,把你的地方都跑一遍。三年之后,我再考你。”

  吴选二话没说,一个头叩下去:“是!”

  吴孺人小声问:“要离京吗?”

  “对,离得远一点,不那么富裕,要吃苦头的地方。有豪强不拿下等官吏当回事的地方。也许有瘟疫,也许有洪水旱灾,保不齐命都要折进去。干不干?”

  吴选斩钉截铁地说:“干!”

  公孙佳来了点兴趣,踱到他的面前,两指捏他的下巴,说:“你倒是个狠人,或许,你真的会有前程。”

  吴选双眼一亮,阿姜觉得不舒服极了,又要戳元铮,一戳,没戳着,元铮已经悄无声息地挪到了公孙佳身边站着。不动声色地伸出一只手,像是要帮吴选起身的样子。吴选将目光正正地仰面直视公孙佳,假装没看到这只手。

  公孙佳没注意到这暗潮汹涌,收回了手,对吴孺人道:“日子长着呢,你看这盖房子,地基打得越牢,就能盖得越高。他的底子已经烂了一半,与其修修补补不得正果,不如扒开了全刨了扔了,认认真真重新打一回地基!”

  “是。”

  公孙佳摆摆手:“都回去准备吧,吏部铨选就在这两个月了。”

  “是。”

  姐弟俩走了,阿姜凑了上来,皱着鼻子说:“这一对姐弟叫人好不舒服,孺人以前看着还好,今天……眼神儿像是变了一个人。没那么可亲了。”

  “挺好的,”公孙佳当然也看出来了,说,“她有野心了。以前对废妃只是恨,想报仇,自己又弱只能忍着。如今是不想再弱下去了。以前给吴瀹求官,是为了娘家血脉。今天,是为了她自己的势力了。那小眼神儿飘的,啧!吴选倒是叫人吃惊了。”

  元铮冷不丁插了一句:“贪欲罢了。”

  公孙佳道:“那也挺好。”

  阿姜道:“孺人以前可爱,帮帮倒也罢了。现在这个样子,值得您费这个神么?吏部不归您管,这又要与人周旋。”

  公孙佳道:“今时不同往日。都留着点神,纪氏,呵!”东宫,尤其是纪氏的身边、章昺的身边,防范得很严,插不进手去,吴孺人的存在是很必要的。公孙佳已下了决心要搞掉这两个人,一个内应就非常的重要了。把吴选捏在手里,隔开姐弟俩,吴孺人配合起来会更好。

  且吴选今天也确实令人惊喜,狠、贪、有野心,这些公孙佳都不怕,她日日与具有这些特性的人打交道,朝堂之上哪个是省油的灯?多吴选一个不多。反而吴选如果能干,用好了也能为她做事。吴选对纪氏的仇恨,呵……这个小心眼的货……

  ~~~~~~~~~~~~~

  公孙佳办事一向利索。

  安排吴选并不难,她甚至不需要运用人情面子,或者拿自己在兵部的人事安排做交换。只消派人出够了钱,从容给吴选搞了个资格。谋的不是富裕的地方,要的也不是主官,品级还不高,吴选模样很能唬人,掂量一下这个出身也算是王府的小舅子。

  公孙佳一张帖子没费,只花了点钱就给他扔过去了。

  告身拿到的时候,吴孺人喜极而泣:“总算是开始了。以前的岁月,都叫我们自己给荒废了。”

  公孙佳道:“以后甭荒废了成,你也是。”

  “是。”

  公孙佳对吴孺人道:“孩子的事也不要心急,只要你够强,他们会争着给你做儿子的!”公孙佳说完,觉得不对味儿,横了元铮一眼。这个小王八蛋,他居然把脸拧到一边去了!他娘的!欠教训!

  “哎。”吴孺人的兴奋劲儿冷了下来,又想到了自己当年吃的那些苦。当年怎么就这么傻?对吕氏的恨又升了起来,这种恨旋即又蔓延到了纪氏身上。她低下了头,带着弟弟告辞。

  公孙佳道:“阿姜,送送,取些盘缠。”

  吴孺人又打起精神来道谢,阿姜道:“哎哟,您就别客气啦,喜事总要随个份子的。请。”

  “君侯,那个吴瀹,他能行吗?”单宇的口气里有点怀疑。

  公孙佳正跟元铮赌气,硬把他的脸给扳着正对着自己,看着元铮的眼睛,公孙佳说:“他行不行,有什么关系?我要的是他的姐姐。都收拾收拾,跟我去兵部。”

  单宇惊喜地问:“我也行?”

  公孙佳终于转头看了她一眼:“我在宗正寺的时候就谈好的条件,当时没用上,现在可以用了。”

  宗正寺的事儿,他们不是必须学的,但是兵部……公孙佳是打算把元铮、单宇等几人带在身边,学习了解。

  名义上是她的随从,并没有单独的门籍,只能跟随她进宫,并且是在前朝的办公区有限的地方活动。算是她的特权,因为她是女人,在男人扎堆的地方是需要有侍女陪伴办一些不方便的事情的。

  她在宗正寺的时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认真坐班的时候不多,公文都带家里来看,这特权就没用。

  现在到了用的时候了。

  第177章 排面

  九重宫阙, 常人终生难得一入的地方。

  元铮和单宇都有点激动,两人也不互相瞪眼了——主要是单宇瞪眼,元铮通常会对她翻白眼——脚步都变得僵硬, 每一步都踩得特别重,跟在阿姜的身后。元铮两手空空,很不适应,不自觉地就想往腰间摸上一摸。

  一般大臣不能携带兵刃,带了剑的武将到了殿前也得卸下来。自古以来“剑履上殿”就是个顶格的优待, 再多, 就该篡位了。如今鞋子是不用脱了,兵器依然不能携带。元铮和单宇就更没有这个资格,宫门前就卸了兵器。

  他们俩是跟着阿姜从一旁的小门进入的, 公孙佳得先上朝, 他们俩由对宫廷比较熟悉的阿姜给带着引一引路, 以后就是他俩跟着公孙佳了, 阿姜还得留在府里处置些事务。一道小门, 几个军士在盘查进出的人, 能从这儿进出的也都有点来头。譬如出宫办差的以及办完差使清早回来的,又如少量的像元铮等人这样随侍进宫的。

  阿姜拿着宫里批的条子, 上面写上元、单二人的形貌、年龄等,核对一下,搜身、放行。进了门, 又有一个小宦官来接:“阿姜姐姐。”

  小宦官笑得挺甜, 阿姜摸了摸他的脑袋:“原来是你。”

  “师傅说我认得阿姜姐姐,叫我来迎,就是他们么?”

  “对,他们跟随进来伺候笔墨。小元、阿宇。”

  小宦官给两人打了招呼, 两人也回礼,小宦官笑道:“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跟我走吧,我给你们讲讲宫里的规矩。”

  阿姜道:“写成文的他们都读过,你给他们讲讲没落在字纸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