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章(2 / 2)


  平川公主在听到内侍的宣召的时候,心里就一咯噔,不过随即强自镇定,办这件事儿的人,她都已经处置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她有什么好怕的?

  自己只要死咬着不承认,父皇也拿她没有办法,再有,她好歹是皇帝的女儿,总不能因为这件事儿,还被皇帝给杀了吧,所以平川公主有恃无恐。

  她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把那王氏给弄死,白白浪费了这么多人力和银钱。

  皇上把那些证据直接扔给了平川公主,呵斥道:“朕没有想到,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做出这种事儿来,以后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出来的事儿?朕这次不罚你,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来人,把公主送到太后那里,跟太后说,是朕请太后好好管教平川的!”

  这样的事儿,即使知道是自己女儿做的,皇上也不会大张旗鼓的惩罚自己的女儿,那不就是告诉大家,这个事儿,就是自己女儿做的?

  那么别人就要想了,到底为什么,一个公主想要把人家侯夫人给杀了?以后是不是看自己不顺眼,也要把自己的亲人给杀了啊。

  所以皇上只能让太后去管,太后对这事儿清楚,怎么罚,也有分寸。

  “父皇,儿臣是被冤枉的,儿臣怎么会做这种事儿?这些所谓的证据,肯定是有人诬陷儿臣!”

  到这个时候,平川公主还是不承认。

  皇帝说道:“把平川公主送到太后那里去!”

  竟然是不想和自己的女儿辩论了,在皇帝的心里,认定是你干的了,你不说求饶,还要狡辩,那就会让人更生气。

  而到了太后宫里的平川公主,见到了自己的皇祖母,忍不住痛哭流涕。

  太后这边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任由平川公主哭了个痛快。

  等平川公主这边不那么大声了,太后说道:“已经哭完了?哭完了,以后就不用再这样流泪了,皇家的公主,连这点事儿都经不起,像什么话?”

  其实太后对平川做的这个事儿,也是很有些微词的,她倒不是觉得平川不该派人去啥王氏,而是觉得这个孙女儿不够聪明,想要杀一个人,还不让人怀疑,这契机很重要,时间和地点不对,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尤其是,这次是在内城,闹出了很大的乱子来,皇帝那边生气也是理所应当的。

  她本来就要动手了,可惜被平川给抢了先,太后订的地方是在京郊那边,远离京城,才好下手,那样更容易成功一些,再过不久,就是李煦之亲娘的忌日,这当儿媳妇的,怎么着也会去庙里祈福上香,这个才是最佳的时候,世人都重孝道,尤其是李煦之这样的,才回来第一年,肯定要给自己的亲娘长脸。

  她都陆陆续续在安排了,就等着一击成功了,谁知道这个孙女这么沉不住气,竟然自己先动了手,打草惊蛇,她这下子也安排不下来了,总不能先头在内城被劫杀,然后去了京郊又被劫杀吧。要真是这样,是个人都能看出有问题了。

  所以这次的事儿,是平川自己给弄坏了,怪不了别人。

  平川说道:“孙女不是因为自己受委屈才哭的,是因为父皇好像恼了我了,皇祖母,您说我该怎么办那,父皇听都不停我解释。”

  太后说道:“你父皇的脾气,你难道不知道?当时就该乖乖的认错,咱们一家子,他难道还要向着外人?你越是不承认,他越是恼火,这是怪你不实诚呢。”

  “我,我也是害怕,才没有敢承认的。”平川支支吾吾的说道。没有好意思说自己死咬着不承认。

  “好了,既然这样的事儿已经发生了,不该想的,咱们就不要想了。”平川是自己给自己断了后路啊,这样的事儿,不成功,那就是没有了后路的。

  不然前脚才发生了那王氏被人劫杀的事儿,后脚就把公主许配给李煦之,多少人想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儿?

  更何况,“西宁侯送供奉的时候,也要到了,你父皇正盯着这个事儿,别的事儿,都不是重要的。”

  如今敏感的时候,要是王氏真的出了意外,那么西宁侯是个什么反应谁也不知道。

  皇帝是心里有那个意思,想把女儿许配给李煦之,不过并没有想让这王氏死了,可是现在平川公主竟然有这个胆子,他可不敢再为了自己这个女儿而坏了自己的大事儿。

  本来想是让王氏和李煦之都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件事儿的,那么西宁侯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儿。夫为妻纲,王氏自己都乐意,他一个当大舅哥的也不会多加反对。

  ☆、第22章 公主

  可是,目前事情已经超出了预料之外,皇帝是再不肯为了一个女儿而坏了自己的大事儿的。

  事情没有临到头上,不知道严重性,如今皇帝是越想越为了平川这个女儿生气。

  等湖阳长公主进宫来探望的时候,遇到了皇帝。两个人是兄妹,平时也能说上几句话,皇帝为了这个事儿忧心的不得了。担心万一这西宁侯知道了此事,会和别的镇守将军一样,不服从朝廷的管教了。

  “皇兄,此事臣妹倒是有个法子,可以不攻自破。”湖阳长公主说道。

  “哦?皇妹,你快说说,有什么法子?朕原本是一片好心,谁知道弄成了这样。万一那西宁侯怀疑是朕对他妹子做了此事,那朕可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湖阳长公主心道,这么没有担待,恐怕真的到了那一步,你会直接把自己的女儿给推出去吧,敢做不敢当,当初怎么让这样的人登了皇位呢?这几十年来,弄得朝廷是每况愈下,再这样下去,祖宗的江山都快保不住了,也难怪各地的镇守将领不服管教。

  她一个女子,也无能为力,只盼望着下一代的皇子们能有个好的吧。

  “皇兄只要把平川给嫁出去,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把平川嫁出去,那么以前有人怀疑皇帝想把平川指给李煦之的事儿,就不攻自破,然后这劫杀王氏的事儿,也可以淡化了,毕竟不再是平川为了争李煦之而下了狠心。

  皇帝一想,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湖阳长公主看皇上似乎听进去了,也不多说,有些事儿多说无益,关键是看对方想的明白想不明白,如果想不明白,那说再多也无济于事。

  皇上虽然也疼女儿,可是关系到军国大事儿的时候,女儿也只能靠边站了。

  既然湖阳长公主能提出这个法子,皇上就问了,“你是平川的姑母,有没有合适的驸马人选?”

  湖阳长公主心道,就平川这样的,嫁到谁家还不是祸害人那,她可不想被人埋怨。

  于是湖阳长公主对皇帝说道:“臣妹如今对这眼睛的青年才俊也不太清楚,毕竟是妇道人家,臣妹看,要说了解这样的人才,还是皇兄最方便一些。”

  打了太极,皇帝也没有在意,毕竟朝臣是归他管的,哪一家有什么人,他是很方便问的。

  这次的打劫事件,最后定性为是街上的流氓混混做的,那被逮着的人,没有一个落着好,全都判了重刑。自然是连平川公主的一丝一毫也没有提起来。

  长安侯府对这个事儿的结果早就有预料,皇帝是不可能把皇家做的事儿拿出来的。更何况,在他们眼里,王氏不是一点儿事都没有?

  既然没有事儿,那要是紧追不放,就是你的错了。

  何况,皇上不知道是处于补偿心理还是别的,另外赏了长安侯嫡次子一个正三品的广卫将军的世袭官位,为什么没有赏嫡长子,是因为嫡长子以后肯定要继承长安侯的爵位的,按照规矩,侯爷的次子是可以蒙荫,但是一般都是四品左右的官位,这次一下子给了一个正三品的官位,也是想要让长安侯息事宁人的意思。

  另外,把李骐的长安侯世子的身份也给定下来了,就不用李煦之再上表礼部,然后再册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