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1 / 2)





  所以这会,李志军才好奇的多问了一句。

  实在是以谢兰香的精打细算来看,这能放很久的田螺肉,他估摸着,至少也要等到冬天没啥菜,或者是过节的时候,谢兰香才会弄一点炒来吃吧!

  他这一问,谢兰香似乎还有点恼了,瞪了他一眼,“给你吃,你就吃!我今天忽然就想吃田螺肉了。”

  好吧,做饭的人老大。你做啥,我吃啥就是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也一天比一天冷了,过冬的衣服和被子也要开始准备了。

  谢兰香让李志军去田里担了不少的稻草回来,铺开来晒在院子里面。

  这个是要垫在床上面的。

  每每天气一转凉开始变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把稻草晒的干干的,然后放到床上,可以起到一个保暖的作用。

  可是光有稻草还不行,总不能身上盖的也还是稻草吧!所以,他们得开始准备棉花了。

  然而这个年代的棉花不光贵,还不好弄。

  可是今年,之前的那一把火把被子什么的都给烧没了。夏天还好,将就着就过了。可是眼瞅着冷了起来了,稻草准备好了,这棉被也要开始准备了。

  除了棉被,还有棉衣。

  李家村虽然有种棉花,但是种的并不多。这个还不分给村民,都是拿来交任务的。

  最后还是找到了李志秀来帮忙。

  哪里知道,李志军一来,李志秀就说,她这边早就算到了这事,所以一早就给他弄好了。只是最近比较忙,没时间送到李家村去。

  李志军是真被李志秀给感动到了。

  不光准备了不少的棉花,还弄到了一些布和毛线,都是他这会急着需要又不好买到的东西,也一并给李志军准备好了。

  多亏了出门前,谢兰香想着李志军去的县城,特意让他带了不少钱在身上。于是李志军感激的看着那些东西,然后一面问李志秀多少钱,一面就要拿钱出来。

  李志秀倒是爽快的接下了李志军递过来的钱。

  其实说起来她会提前准备好这些东西,除了挂念着李志军,担心他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她觉得如今的李志军,到底和以前还是有点不一样了,像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了。

  别人或许不大清楚,她倒是知道一点的。别看李志军修房子花了不少钱,但手里肯定是还留有一点的。

  像这次帮忙买的棉花啥的,李志军还不至于会厚着脸皮说不给钱。而且没看到李志军打了两回野猪,哪一回都记挂着她这个县城里的姐姐,不都特意给她送了过来么?

  亲戚间就是这样,有来就有往,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

  当然,如果是没有修房子之前的李志秀,就算肯帮李志军,也不会提前就帮着准备好了。

  说到底,就算是亲姐弟,偶尔帮衬一下是可以。但总归是有自己的小家庭,你要是自已一直不立起来,她就算是帮,那也是有限的。

  就算是把李春喜和谢桂花搬出来又怎样?不过是父母还在的时候,顾着父母多帮点。然而等到父母百年了之后,只怕这往来就会渐渐的少下去了。

  李志军这会来,还帮着把谢桂花给李志秀弄的一些菜干,红薯干什么的一起用担子担了过来。

  他把带来的东西放下,然后把李志秀帮他准备好的东西往担子里面一放,就要回去了。

  李志秀留他吃中午饭也被李志军给拒绝了。

  他得赶紧回去,下午再让谢桂花陪他去一趟弹棉花的师傅那里。这天越来越冷了,得早点把棉被给弹出来才行。

  没办法,这年代都不兴卖整床的被子。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买的棉花回来,然后请了师傅到家里来弹的。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这个年代弹棉花, 也是一门手艺活。

  主人家自己提供棉花, 还要管中午饭一顿不说,一床被子还是按重量来给的钱。弹一斤棉花是五分钱, 像李志军家这样的,需要弹两床八斤重的棉花被子,一床六斤重的, 那就得给一块一。

  一般弹棉花被的时候,需要两个人。

  谢桂花给李志军找来的这两个弹棉花的,是一对父子。

  他们自己带来了弹棉花用的棉花弓,还有弓竹等装备。然后李志军需要在堂屋里面搭上长长的板凳, 然后将几块木板平整的放在凳子上面。

  木板的宽度是一定要超过所弹棉花被子的宽度的。

  然后弹的时候,是要把屋子里面的门都给关上。这是怕外面有风吹进来,把弹的棉花给吹走了。

  门一关, 李志军这边把煤油灯点上用来照明,师傅就开始工作了。

  李志军这还是第一回 见到怎么弹棉花的。

  只见师傅把称好的棉花倒在木板上, 铺平了之后,然后用花筛将棉花给筛选了一遍。

  然后开始弹了起来。

  没一会儿,堂屋里面就响起了一声声的弦响声。然后一片片雪白的棉花就随着师傅的动作, 轻轻的飞舞了起来, 然后又轻轻的落了下去。

  等到棉花都弹的蓬松又柔软了之后,师傅才把软软的棉花摆成想要的尺寸。摆好棉花后, 还要再筛选一遍。

  筛选完了之后,师傅拿起红色的棉被线穿过沙棒的小孔,然后两个人开始拉着红色的棉花线放在棉花被上面做成网状。

  最后弄完红色的棉被线, 还要换白色的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