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9节(2 / 2)


  那必须不可以啊。

  徐立:“现在厂子啥样?”

  林州:“等会儿到了你就知道了。”

  说实在的,除了徐立,其他几个人都是第一次坐车,感觉整个人都怪怪的。徐立家的两个孩子更是惊讶的睁大眼,不想错过每一分每一毫的感受。

  而虎子则是贴着窗户开着窗外林立的高楼,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在徐莎的心里,这也许不算什么高楼,但是在虎子这样村里长大的孩子心里,那是震撼极了的。毕竟,他所在的地方是乡下,是那种叫一声“虎子”都能有六七个小孩儿应声的地方。

  就连名字,大家都起不出什么新颖,更何况的其他的见识。

  车子开到了工厂,对面的后街,林州说:“你们暂时住在这边,我跟这里商量好了是一个月,估计你们可能实际都住不上。宿舍楼其实都盖好了,就是还在通风。”

  他说:“走,我领你们去厂子看一看。”

  几个人匆忙把东西放下,几乎是迷糊着跟着林州一起走,他们过来的时候正好是赶上傍晚下班,有不少人骑着自行车往外走,而门口的各种小吃摊子也都围满了人。

  徐立:“!!!”

  其他人:“!!!”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他们知道做小买卖不是投机倒把,村里也有人把吃不完的菜送到城里卖,但是大家还是小心翼翼的,哪里有这么大张旗鼓的样子。眼看大家的表情,见怪不怪,仿佛是寻常。

  徐立媳妇儿眼看一个十七八的小姑娘眼睛不眨的就掏出五分钱买了一个糖人,边走边吃。

  这,都能买一个鸡蛋了啊。

  这姑娘就买糖吃了?

  徐立媳妇儿摸一摸自己的钱,那还是缝在内裤的兜里呢。

  跟人家比起来,自己真是一个十足十的乡巴佬。

  林州:“今天人不多,最近年底了,赶工要加班,很多人都会在食堂吃的。走,我领你们去食堂。”

  几人来到大门口,林州果断的登记,随即领着呆愣的几人往食堂走,此时食堂也是吃饭的时间,食堂不算吵杂,正中挂在墙上的是一台彩色电视机。

  现在电视正在播放各种政策。

  徐立上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一起吃饭,还是少年时期吃大锅饭的时候。

  但是现在再看,感觉完全不同了。

  那个时候他们什么精气神儿,现在又是什么精气神儿呢。

  林州领着他们去二楼,此时江枫和徐莎已经到了,他笑着说:“一路上还好吧?”

  徐立几个人迷迷糊糊的点头,等大家一个个坐下来,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他们在村里的时候,听过徐莎夫妻生意做的大,但是多大,心里哪有什么概念呢。

  也想着,大概就是比他们村办企业大一点。

  可是今时今日看着,才晓得,那根本就是天上地下。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非要拿到一起对比的话,都是膈应人了。

  “虎子大喜也是来找工作的?”

  两人点头,有点不好意思,他们是不请自来,还跟着占便宜。

  虎子还好说,算起来也是徐莎的亲戚,而且他堂哥也在。但是大喜是实打实的外人,虽然也做过江枫的伴郎,但是属实跟人家不熟的。因此更加的局促。

  江枫:“如果你们想来我这边也是可以的,明天过去报名就行。”

  别看服装厂只要女工,其实食品厂也是倾向于要女同志的,他们这次招聘是招聘三千人,只有一千人要男同志,剩下的都是女同志。有一些活儿,比较适合男同志。但是服装厂和食品厂,其实女同志更合适一些。

  “你们这个时间过来,过年就不能回去了吧?”

  几个人纷纷点头,柱子说:“我出门的时候,跟家里人已经商量过了。”

  眼看没几天就要过年,他们肯定是不能回家过年,舍不得那个车票钱。这是第一个全家没有一起过年的日子,柱子想起来还是有些落寞的。

  不过饶是如此,他对未来也是充满了憧憬的。

  虽说大家在家乡的时候不觉得,但是过来之后明显感觉到身份上的差距,倒是有点放不开。好在,江枫也没总是跟他们哥俩好,他那边的事儿也一堆呢。

  江枫:“那这样,如果你们都愿意来我们厂子,那么我给你们一天时间安顿一下,后天直接过去报道。徐立,你最好明天下午就过去一趟,我们工厂定的机器就要到岗了,你跟着技术人员一起验收一下。”

  徐立:“好。”

  他也正色起来。

  别看有时候人紧张,但是等真的忙起来,这种紧张就会立刻消失无踪。

  徐莎看着徐立媳妇儿,说:“嫂子,你如果想找工作,可以来服装厂,我记得你是会干的。”

  徐立媳妇儿立刻点头,随即又看向了两个孩子,犹豫起来。

  徐莎:“你家老大也七岁了吧?过完年都八岁了,也不小了,你可以让他在托儿所过度半年,明年上秋可以读一年级了。你家老二四岁半上幼儿园也没有问题的。我家两个小不点也是小小的就去幼儿园了,那边小朋友蛮多的。他们也许刚开始不习惯,很快就会习惯了。”

  徐立媳妇儿感激的看着徐莎:“我知道了。”

  他们初来乍到,真的很麻爪,原本不想带着两个孩子出来的,但是把孩子放在老家,他们也不放心,家里人多孩子多,父母不在身边,她这当妈的,其实最怕孩子吃亏。

  所以即便是徐立有些犹豫,她还是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