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67节(1 / 2)





  大家若是不出门,只呆在家中必然是温暖的。

  而作为皇朝的最高统治者,永兴帝的殿中绝对是最为舒适的。

  此刻只见他身穿较为轻薄的单衣,将牧州崔刺史与林立文送来的文书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先是沉思了片刻,过会突然又大笑:“这个林大郎,早先还与朕说他不会做官只会种田……可朕瞧着他在景县的这一番作为,倒很是有一地父母官的做派了!”

  一旁伺候的吴大监听闻这话,低垂的脸上也浮现出了惊讶之色。

  作为贴身伺候永兴帝多年的老人,吴大监自是能分辨出永兴帝的一些情绪。如刚才那一番话,已是永兴帝对林立文所作所为非常满意的意思。

  果然。

  待到第二日朝堂上,众大臣瞧见的永兴帝便是一副很是高兴的模样。

  “诸位爱卿也一并听听,牧州交来的汇报文书吧。”最要紧的是,永兴帝很想将林立文在景县实施的官民合作共赢方案让百官们都知晓。

  朝堂上站立着的百官们,听着吴大监的大声宣念,脸上的神情也是越来越震惊。

  他们震惊今年牧州各县城官田与百姓们种植的各自亩产量,也更震惊景县的变化,以及林立文的官民合作共赢之方案。

  因为这方案在景县实施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代表了林立文种田上的天赋,也如之前永兴帝刚收到文书时说的那般,原来林大郎做父母官也是能行的。

  既如此,如今又立了这般大功劳的林立文待回京时,永兴帝若再度提起给他升职至屯田司郎中,让他真正掌管一司主官一事,他们还拿什么反对?

  于是朝中一些大臣们开始沉默了。

  而坐在龙座上的永兴帝很是满意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幕,也如了大臣们心中所想的,当即便派出一道圣旨,宣林立文即刻返京。

  彼时,林家村。

  林小姑此时已经回到娘家有近二十天了,她从最开始一见面便与林老太他们抱头痛哭了一番,又与上面的两个姐姐也终于得见了。

  十五年未见,明明是年纪最小的那个妹妹,却从了三姐妹里最为老相的那一个。

  林家众人都抹着眼泪说她受苦了,更悔恨不已的表示,当初若是能再狠心些,没让她嫁给彭家便好了。

  他们并不是嫌弃彭家家贫,若是真嫌弃的话,当初彭家可是逃难至林家村来的,又能有多少家产?奈何当时两家相隔太近,林小姑与彭再桥两个小年轻的日日面对面的见着,自己给好上了。

  林家这边瞧着彭家两个老人为人还算明事理,彭再桥这小伙子也勤劳扎实,想着便是家里穷些也无事,最起码林小姑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于是林家两个老人这才同意的两人之事,最小的林小姑也成为家中最先定下人家的那一个。

  可哪知道,两家才刚办完亲事没多久,朝廷就发布了归乡函告。

  且为了能让那些已经在别地落地扎根的村民们愿意接受返乡一事,朝廷针对不同地区的归乡民众,补偿的田地与银钱也大不相同。

  而在当时,景县的状况是属于最为糟糕的一处了。毕竟景县湖田水患之害一直存在,当地人口本来就少。更是在战乱的这些年,当地百姓们但凡能跑得动的差不多都跑了。于是那地方当时真就只剩下了一些年老者,多病者,亦或者是孤寡人家。

  因此朝廷对愿意返乡回景县的百姓的补偿也是最为大方的。

  彭家最终选择返乡,除了故土难离这一点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冲着朝廷返乡发出的这笔补偿。

  要知道他们是逃难到林家村来的,因此在这里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很是艰难,倒不如拿着朝廷补给的银两与田地跟着大部队返乡去。

  然银两总有花完的那一刻,而景县湖田水患之害未能解决的话,朝廷补偿的田地再多也是无用。

  所以回了景县后的彭家日子,是一年比一年的更为难熬。

  林老太听着林小姑的这番诉说,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开始决堤:“我的翠娘啊,你才刚过三十没两年啊……你瞧瞧你这双手,比你娘我的手来得竟还要粗糙。”

  这话真不是林老太夸大。

  林家自打林立文做官后,地虽还是种着一些,但多是请村里的乡民们帮忙种植,而他们自家却是没怎么下地了。

  家中也不缺银钱,吃食营养都跟上来了后,林家众人的气色也全都好了起来。反倒是林小姑在景县辛苦操劳十五年,身子委实亏空了许多,人自然就特别显老。

  与她一样的,还有彭再桥也是如此。

  另外他们的一儿一女,更是瘦到显得人脑袋特别大。

  林老太与林老头哭完林小姑后,便一人抱着一个外孙说道:“你们大人我是管不了的,但是两个孩子却不能不管!后面你们若是想回景县便自己回去,两孩子得留我这里,让我们给养上几年,把身体养回来……”

  林小姑心中知晓,爹娘是找不到理由将她留下来才这般说的,便哽咽着说道:“爹,娘,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你们不知道,自打大郎来了我们景县,大家现在的日子都好过着呢……”

  至于如何好过的,林小姑可就有太多话想说了。

  她还不止对林家众人说了,还对着后面那些知晓她回了林家村,提着东西来探望的村民们也说得眉飞色舞!

  “我们景县,今年水稻两季亩产量加一块,可是有四百多斤!”

  “我们养鱼虾,种莲藕!”

  “养得鸡鸭鹅如今也陆续下蛋了……每天能捡好多呢!”

  “待开春了,大家还说要抱猪仔回来养!”

  林家村的村民们听林小姑这般炫耀,便也说自家村子里除了没有大规模挖塘养猪鱼虾和种莲藕等外,其他的都不比景县差。毕竟林大郎可是他们林家村的人,他们是跟着最早学农事的那一波。

  “我们村的猪,那可是整个牧州府州都出名的!”村民们也炫耀道。

  而林小姑现如今很爱听大家夸赞林立文的话,因此她是越听眼睛越亮,与村民们聊天时也是更为带劲了。

  村民们也喜欢听林小姑说一些林立文在外面造福别的乡民们的事情,这让同为林家村,且看着林立文长大的他们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于是大家也越发的喜欢找林小姑说话。

  于是从林小姑回家至今这二十来天里,只除了前面几天有跟林家众人好好的待在一块后。她其余的时间,不是在村民们家中互相炫耀夸赞林立文,就是走在去往村民们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