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64节(1 / 2)





  其实彭家人的原话是,林立文既这般有本事,能解决他们湖田水患之害,还能给村民们想出那什么生态农业……他们便得抓紧人还留在他们景县的日子,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忙农事,切莫让一些不必要的小事去耽误了他。

  最近景县的一切彭县令也都看在了眼里,很是明白若不出意外的话,来年景县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也是他在任上的政绩。

  这在以往,彭县令是想都不敢想的。

  因此他对家里人的这些话,也是深深认同的。

  林立文最近也确实特别的忙碌。

  景县受湖田水患之害历时太久,就不仅导致人口急剧下降,更使得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尤为贫苦。所以在林立文看来,光是通过招聘短工的法子将男丁重新引回和教授百姓们开垦湖田等事还不够。

  他们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贫穷。

  老百姓纵使愿意辛苦花费大力气去挖湖围田造渠,可却没办法变出钱来,去购置各种农具还有粮种,果木以及家禽等物。

  林立文也没法独自承担一整个县城的老百姓所需。但要由着景县自己慢慢来的话,那便意味着此地的老百姓还是需要多过几年的苦日子了。

  因此林立文早在年前刚确定景县这边的整改方案时,便给崔刺史修书去了一封。

  林立文在信件里向崔刺史提议,景县这地可由官府雇佣当地一些百姓开荒务农。百姓们便能从中获取银钱,用以购置自家农事上所需农具与粮种等。且百姓在给官府务农期间,还能将各种种植技巧学会。

  而官府这边,因为多了许多百姓开荒务农,今年官田产出必然有所增加。且林立文还在文书里做了数据预测,表明这些多种植出来的官田出息,不仅能涵盖之前雇佣百姓的薪酬,还能使得官府盈利不少。

  如此一来,官府与百姓可谓互惠互利。

  崔刺史在看完修书后,很快也给了林立文回复——“可”。

  于是这才有了年前,官府在各村雇佣百姓去荒田处挖湖一事。而老百姓也确实跟林立文预测的一样,既得了工钱,也学会了挖湖整田修渠之事。

  然这还只是林立文的第一步。

  随后林立文又派人去景县各村告知众村民们,官府开春后官田里还要继续收人。且只要有人前来与官府做事,便可向官府预支未来一年的薪酬,购置家中所需农具与粮种家禽幼崽等物。或者直接向官府这边报名,由官府采购官田所需物件时,一并帮忙购置。

  而对于官府帮忙代购的农具或者是粮种等物,具体的物价单林立文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亲自调查与对比,选定了合作商户后做出来了,并且派人书写出来后分别发往各村里正手中。

  村民们若觉得价格可以的,便可去各自里正那里报名以及登记各自所需。

  因着是大批量采购,物价单上的价格比往常村民们自己单独去购置,委实要来得便宜些许。而质量这一块,林立文会亲自去严抓。

  作为农事老手,不论是种子还是家禽等物,在品质这一块,林立文还是能把控得住的。

  于是整个景县的村民们都沸腾起来了,纷纷表示他们要去报名给官府做事。但这一次,却不再是按照之前的体能选拔,而是按照登记在册的户籍来选。

  毕竟林立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当地家境太过困难的老百姓成功走出第一步,因此做事能力不是最主要的。体力好的人自有体力好的活给他做,体力差的也能有轻省的活可安排。

  所以这一次每一户皆有一个名额,但也只能有一个名额。

  五个村子里的村民们是如此,那些居住比较偏僻的三十四户散户也是如此,并且还在林立文的安排下一一通知到位了。

  于是今年这一开春后,景县各乡村的田地一改往年的荒芜,随处可见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水塘不说,田地间也终于有了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而此时,因为记挂着林立文这边的情况与林老太林老头特意交代的事的林老二也匆匆驾着马车赶来了景县。

  只是打从进入了景县辖地后,林老二是越走眉头皱得越深,然后他突然还将马车停了下来。

  这一次与他一同赶来了景县的还有林老大,便满脸疑惑的问道:“怎的突然停下不走了?可是要方便了?”

  林老二摇着头,皱着眉头说道:“大兄,我觉得我们怕是走错路了。”

  林老大闻言,很是被吓了一跳:“那可如何是好?”

  “大兄莫急。”林老二便道:“你且在马车上坐着,我去向地里的人问问。”

  说完,林老二便快步跑去田边大声询问:“老叔,我与兄长是从外县过来寻人的,只因路况不熟走错地方。所以想跟您询问一下,景县是往哪个方向走啊?”

  “啥?你们要去景县啊?可我们这里就是景县啊!”田间劳作的老汉直起身子,这般回答了林老二。

  站在马路上的林老二:“……”

  第82章 林小姑

  得了老者回答的林老二,是一脸恍惚的驾着马车与林老大一起赶至的景县屯田司衙门。结果还又扑了个空,留守在衙门的小吏告诉他们二人,林立文最近因为忙着春种之事便下乡去了。

  林老大与林老二便只能让小吏进去通报钱秀秀。

  钱秀秀倒是在府衙,这会正在跟林立文请来给他们做事的一小吏夫人坐在一块做着针线活。

  听闻林老大与林老二找来了,钱秀秀忙跑出来迎接。

  只是当林老大他们问起林立文最近一般什么时辰能回来时,钱秀秀也无法确定。

  实在是最近春种地里农事太多,那“粮——畜——渔——树”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又是第一次在这时代面世。因此林立文这段时间,既要忙官田种植与带着村民们试种之事,又要抽时间去到各个村子里巡查村民们跟着种植的情况,也好及时发现百姓们种植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再帮着给出其解决办法。

  当然,林立文一般情况下会尽力赶回来。但有时候忙起来错过城门关闭时辰后,林立文便会直接借宿当地一百姓家里。

  虽所借宿的乡民们很是愿意提供林立文吃住,但他却并不想占自家人粮食都不够吃的老百姓们这点便宜。所以在每次林立文下乡之前,钱秀秀这边会提前给他准备一些衣物与干粮带上,以防万一。

  对着林老大与林老二这般解释一番后,钱秀秀便一脸为难的说道:“最近大郎归家时间实在不定……也许今日天黑前能回府,又或者得要两三日才能回府了……”

  “哎,他这也太辛苦了。”林老大顿时就心疼起来了。

  “大兄,若不然我们直接去乡里寻他?”林老二便提议道:“说不准有什么事情,我们也能帮上一点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