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6章(1 / 2)





  苏俄人的改变远不止这些,随着战事的进展,苏俄人正给全世界关注苏德战争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可以确认,苏俄人出动了预警机!”

  “喷气机!苏俄人有了喷气机,性能还不差——总座,我以为我们应该向德国人提供一批金雕!不然,凭德国人现在的me262改,根本不是苏俄人的对手!”

  “太疯狂了!苏俄人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火箭炮!隆美尔太倒霉了,他的一切布置都在朱可夫的预料中……”

  欧阳云这只蝴蝶的出现,确实令苏俄改变了许多。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不,在这场新的欧战中,朱可夫还是脱颖而出,一下子就将隆美尔这只“沙漠之狐”给比了下去。而在德国国防军内部,有关“沙漠之狐”只适合北非战场的声音已经出来了。

  欧阳云原本以为彼得哥煦决战,在三个月时间内至少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残酷厮杀。但是,这才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像德国人就已经支撑不住了。而为了帮助德国人挽救颓势,陈师昌手下的海航部队已经出击了五次,战损也超过了三十架。

  英国的“太太革命”还没形成美国的规模,还没能完全束缚住丘吉尔的手脚,这个时候,欧阳云是不愿意和苏俄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是在他的联合国构想中,德国确实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让他不禁大为恼火。

  “是不是支援他们一颗超级炸弹。”看出了他的纠结,邓锡侯建议。

  欧阳云还没答话,铁林飞断然否定:“不行!绝对不行!”

  铁林飞在最高统帅部一直比较低调,这也使他的话更有分量。见邓锡侯和欧阳云等人都看向自己,他说:“欧洲人口太密集了。而且我们要考虑到误伤的问题。最主要的,我认为这会引发新一轮的‘黄祸论’。”

  第3307章 象式坦克

  “黄祸论”,在美日英想要策划新一轮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就被提出来了。特别是在白流苏率领中央第一集团军大规模进入埃及,并参与到埃及内争中之后,“上帝之鞭”的说法便喧嚣尘上,在欧洲上等白人之间颇有市场。幸运的是,这个时候恰逢美国“太太革命”爆发期,吸引去了不少的关注。否则的话,陈师昌和他的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在地中海应该不会那么顺利。乔瓦尼和佛朗哥也不会那么快的就表明立场,站到“联合国军”这一方。

  超级炸弹的始作俑者是欧阳云,而且,它已经被用于实战,被用来狠狠的教训了小日本一番。座位始作俑者,欧阳云自然明白超级炸弹的真正意义在于威慑。所以,他才会克制自己的强烈的报复心,没有在继续轰炸日本本土。

  右手手指敲击着桌面,他沉吟一番说:“林飞说得对,欧洲人口太密集了,贸然使用超级炸弹很容易误伤平民。那样的话,将会对我们的国际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老李已经到柏林了,等他的消息吧。另外,我建议向德国开放更多的出口许可证。金雕,如果他们需要而且愿意答应我们的贸易条件,可以无限量供应。”

  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就要负什么样的责任。所以,即使欧阳云对德国人有好感,事关国家利益,他还是会保持足够的冷静,以保证国家利益至上。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德国货或者说德国技术还有吸引力吗?答案是肯定的。金属材料工艺、液压精度工艺……欧阳云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到学兵研发所的工作中,却也知道为了基础工业,侯德榜为首的技术人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学兵军制式武器即使性能优异,为什么迟迟不能像那个时空得美制武器装备那样受到几乎全世界国家的追捧,原因就在于其使用寿命普遍比较低。所以在性价比上就显得格外昂贵。

  欧阳云等人在重庆为彼得哥煦战役殚心竭虑的时候,李铁书正坐在柏林的一座军营内,在法肯豪森的陪同下参观着一场对抗训练。

  对于李铁书一行中国军人的到来,如果说德国人上至勃劳希契下至普通列兵,开始并没有多大感觉的话。现在,随着前线连续传来不好的消息,德国人在李铁书等人面前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傲慢与自信。勃劳希契亲自签发命令将法肯豪森这个欧阳云亲自承认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召回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的山魈开了个坏头,使得这个时空的主要几个国家在坦克研制都开始拼命往重型上靠。再加上德国人并没有像那个时空在二战中战败,还拥有着相当丰富的战略资源。所以,原本在那个时空中根本没机会走上前线的“象”式坦克在德国人手上得到了完善,且已经开始取代德国现役“虎”式坦克,有成为德国新型主力坦克的趋势。

  现在在场上进行对抗的两个装甲连,他们使用的就是经过改进的“象”式坦克。那个时空,“象”式是一款完全追求防御和火力的坦克歼击车,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足够的重——嗯,六十八吨的重量也确实能保证它在自重上胜过当今所有重型战车。在这个时空,在经过改进之后,“象”式的自重有所减弱,变成了六十一吨,而即使如此,也是当今坦克界最重的大家伙。

  两个“象”式坦克连在训练场上杀得难解难分,法肯豪森本来还一脸自矜,不过,在关注到李铁书的眉头蹙起来之后,他微微一愣,然后问:“李将军,您似乎并不看好‘象’式坦克。”

  李铁书确实不看好象式。在他看来,虽然象式的防御足够坚固,但是其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最高27千米每小时,这甚至比不上国产的自行榴弹炮。那么,在战场上,它如何克制苏制坦克灵活多变的战术。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末了他还补充一句:“法肯豪森将军,我们知道,战场上单单依靠战车部队是无法奠定胜局的,我想知道的是,一旦苏俄人采用蛙跳战术,放弃和贵军的象式基群打正面战,贵军将如何应对?”

  有点尴尬,毕竟,法肯豪森知道在虎式被苏俄人的t34克制之后,象式在国防军大佬心中,实际上已经成了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它们会被用于防御!所以苏俄人是没有机会实施蛙跳战术的。”想了想,他说。

  “但是,坦克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进攻——闪击战,这不正是贵国坦克部队的特色吗?而且,就是用于防守,它也太笨重了。如果我是朱可夫,对付象式,我甚至都不需要出动坦克硬撼。”

  “不出动坦克?”法肯豪森瞪大了眼睛。

  “是的。反坦克火箭!有反坦克火箭就能够轻易的让它失去机动能力。失去了机动能力的坦克又有什么用呢?”

  反坦克火箭,这当然又是学兵研发所一干人的发明。而让欧阳云始料未及的是,因为其技术难度很低,结果就是,中国军队还没有用反坦克火箭好好的威风一把呢,就被苏俄人给山寨去了。有了反坦克火箭,让步兵对抗坦克不再是那么困难。再加上这种武器造价低廉,而苏俄人又不缺人。事实上在彼得哥煦战役初期,德国人已经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德国人安排李铁书和他的手下来参观两个象式坦克连的对抗训练是有目的的,一个原因是希望李铁书帮着参考一下,评价一下这种新式坦克的性能;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德国国内产能不足,希望中国能够帮忙制造。应该是受闪击战的拖累,德国人对坦克特别的痴迷。所以在彼得哥煦战役连传败绩之后,他们将原因归结为装甲战车不如苏俄人。而更坚固、炮经更大的坦克,就自然成了德国人的追求。

  第3308章 突变

  法肯豪森皱起眉头,沉默了将近一分钟,看着李铁书用苦涩的语气问:“您的意思,象式并不能改变战局?”

  德国人将改变彼得哥煦战役格局的希望寄托于象式坦克,勘称病急乱投医。对此,法肯豪森是有一点想法的。不过象李铁书这样全盘否定,他肯定做不到。有闪击战成功的先例在前,不夸张的说,德国人是有坦克情节的。

  李铁书点头,说:“我个人的看法,与其重新发展一款重型坦克,不如将这笔钱拿出来,用于发展速度更快的自行火炮!当然,光有自行火炮还不够。制空权,如果你们不能夺取制空权,说心里话,我不知道贵军在彼得哥煦还能坚持多久!”

  李铁书其实已经口下留情了。事实上他从国内总参谋部得到的推演报告是,如果德军不能改变现在的状况,那么彼得哥煦战役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歼灭战。当然,被歼灭的会是德国人。

  不过即使他口下留情了,但在法肯豪森听来,其中危言耸听的成分依旧很高。当然了,李铁书毕竟是客人,所说所做都是出自善意,哪怕法肯豪森心中不爽,他也不会明显的表露出来。“我会向元帅反应的,李将军,谢谢!”

  按照欧阳云的意思,李铁书一行是可以在战场上为德国人出谋划策的。不过,德国人在军事上太自信了,再加上在苏俄有那么一出,所以,德国人非但以安全因素为借口将李铁书等人留在了柏林,甚至在军情报告上对他们还有所隐瞒。

  德国人不相信自己,从个人立场,李铁书表示无所谓。但是涉及到联合国的稳定和微信以及背后的国家利益,他却必须热脸贴冷屁股,以防止欧战局势真的出现崩盘。

  当天晚上,李铁书一行吃过晚饭之后正根据德方提供的前线战报做沙盘推演,忽然,负责联络工作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武官温先力急火火的走了进来。看见李铁书,他站定敬了一记军礼之后说:“李老总,勃劳希契元帅请您立刻前往德国国防部,有要事相商!”

  李铁书抬起左手手腕看看时间,见已经是柏林时间晚上九点半,讶异的问:“现在?”

  “是的!请您跟我来!”

  “你们继续,我回来的时候希望能看到一份完整的战情分析!”给一众手下撂下这句话,在贴身警卫兼翻译云大海的陪同下,李铁书坐上一辆长城越野车,在温先力的带领下向德国国防部所在地疾驰而去。

  十点一十的样子,李铁书和温先力还有云大海在法肯豪森的带领下,走进了一间会议室。会议室里面,围坐着一张长条桌,坐着十几个德国将军。其中,包括隆德施泰德、曼施坦因这样的大佬。李铁书等人走进去的时候,勃劳希契等人正在听古德里安就着一张地图做着战术讲解。古德里安看见李铁书,对勃劳希契说:“元帅,我先向李将军介绍一下最新战况。”

  勃劳希契点点头,站起来对李铁书说:“李将军,这个时候麻烦您,真是抱歉。”

  李铁书进来之后发现会议室内的气氛比较凝重,便意识到前线可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他先朝勃劳希契敬节军礼,然后又朝其他人点点头,说:“没关系,我过来就是为贵军提供帮助的。只要您和贵国人民需要,可以随时通知我。”

  “情况是这样的……”赖蒙古之行,古德里安已经能说一口不是很标准的中国话。他向李铁书先介绍了前线的最新战况,然后则由勃劳希契向李铁书说明这么晚找他过来的原因:“将军,我们需要贵国海航部队的支持。隆美尔的司令部和他的直属部队绝对不能被苏俄人吃掉,否则的话,彼得哥煦战役就没法打了!”

  在古德里安介绍战况的时候,李铁书面上神色不显,肚子里已经开始在骂娘了。习惯沙漠作战的隆美尔,非常热衷于打大规模运动战。李铁书早就通过古德里安提出过建议,即认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不宜将部队分得太散。奈何,包括勃劳希契在内,没有一个人听得进去。而就在今天下午五点钟左右,隆美尔再次故伎重施,将本来驻守在自己左翼的将近三个师的部队放了出去,想让他们趁夜色兜击苏俄军队的右翼,即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一支混编部队。只是他始料未及的是,因为苏俄人通过侦察机正好侦察到了这次调动,并且精准的判断出了其用意。结果就是,朱可夫将计就计,在德军进攻科罗诺沃的时候进行穿插,用一个装甲师发动闪击战,突破了德军在彼得哥煦左翼的一个高地,并利用这个高地做支点,完成了对隆美尔主力部队和左翼部队的切割。接下来,朱可夫调集了超过两百架的战机,对隆美尔的右翼部队进行反复的轰炸,愣是将隆美尔的右翼部队给炸烂,并通过一次空降完成了对隆美尔主力部队的合围。

  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李铁书微蹙眉头右手在会议桌上敲击了两下,说:“听了古德里安将军的介绍,朱可夫应该是早就准备好了伞降部队。隆美尔将军事先就没有一点察觉吗?”

  他此话出口,在座的德国将军们的脸色登时都变得非常难看。伞降不同于其它作战方式,是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的。而朱可夫有信心在晚上进行伞降,其它不说,至少在地形的了解上,肯定有做大量的侦察工作。如此看来,隆美尔还真存在失察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