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4章(1 / 2)





  欧洲毕竟是绝大多数美国人的“老家”,而和那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不同,作为军人,情感还是相对要质朴一些,所以在欧洲问题上,他们更能理解杜鲁门出兵欧洲的意图。

  “我是坚持出兵欧洲的。诸位注意到没有?德国人才刚刚完成访华,中国人就派出大型舰队进攻菲律宾,我想,这应该是出自德国的要求。很显然,德国人已经侦获了我们要出兵欧洲的情报,他们希望通过中国在菲律宾中施压而迫使我们放弃这一计划。敌人努力促成的,正是我们要坚决破坏的。越是如此,我们应该越加坚定出兵欧洲的决心。现在,我只担心那帮议员扯我们的后腿!也许,我们应该恢复罗斯福总统当时制定的战时国家管理体制!”

  说起来杜鲁门这个总统当得也挺窝心的。因为威望远远不如他的前任,所以他上台不久,参议两院就通过了废除战时国家管理体制的议案。如此一来,他在很多重大事务上就不再具备如罗斯福那样一言九鼎的资格,从而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在两院之间游说。这不仅影响了白宫的决策效率,令杜鲁门不能忍受的是,很多时候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还不得不作出让步。

  杜鲁门早就有心恢复战时国家管理体制,只是,在座的将军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财阀的影子,所以,他们嘴上发发牢骚还行,但是一旦动了真格的,却立马成了锯嘴葫芦。

  杜鲁门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了,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局面,所不同的是,在他想来,此事已经到了不容拖逶的地步,所以,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跳过,他接着说道:“美利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作为总统,我必须得到更大的授权!诸位将军,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吧!”

  第3190章 美国人的脑洞

  美国还需要战时体制吗?美国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总统来带领她赢得这即将爆发的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吗?这两个问题,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被《纽约时报》提了出来,且在民间引发了热烈争议。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多个地方,因为在这两个问题上立场迥异,不少曾经的朋友反目成仇,更有本来恩爱的夫妻因此分床睡,至于陌生人之间因此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动手动枪的更比比皆是。

  从二战之初的普遍中立主义到现如今民族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极分化,美国社会本来就存在的社会阶级矛盾,正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和国家国际地位的下降而变得越来越尖锐。

  “美国现在急需要一场胜利,不管敌人是谁。否则的话,我不敢想象我们的人民是否还会信任我们的政府。美利坚在二次世界大战上立场以及现在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这是白宫和国会山的大人物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是,联想到我已经持续四年没能增薪,而市面上的物价却越来越贵,哦,难道上帝已经抛弃美利坚了吗?”这段文字来自《纽约时报》的一个著名评论员。而他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有悖白宫意志写出这样的文字,盖因为在二战后期发生的美日秘密缔约事件,实际上是对美国政府乃至美国社会的一次自我否定。它不仅否定了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核心政策,而且,还否定了美国民众在这段时间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与那个时空一样,虽然美国在战前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横行,让美国人并不关心美利坚以外的事情。但是,随着美国向德日宣战,正式出兵太平洋,美国人的爱国热情还是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那个时空,欧阳云曾经见过一篇报道,是专门介绍二战时候美国女性如何撑起半边天,当男人使用的。而就他现在的了解,这篇报道并无偏颇,在大量适龄男性被征召入伍之后,美国国内的工农业生产,实际上就是靠女人在维系。

  不得不说,或许是因为曾经有过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经历(这当然是正义的),美国人并不缺乏正义感。所以,对于与德日开战,纵然美国政府的出发点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利益,但是至少在美国民众看来,这是正义的行为,是美利坚这样的新兴国家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而身为美国人,为世界和平做出点牺牲和贡献,那是值得颂扬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了,这其中自然有美国政府的推波助澜,美国政府利用媒体宣传将德日形容成恶魔,美国自然就成了敢于和恶魔作斗争的勇士。

  问题来了,美国人之前的付出牺牲那是为了正义为了世界和平,那么现在,美日结成同盟算是怎么回事?还是,美国政府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错的,美国人所谓为了人类和平而战的口号只是喊出来糊弄我们平民老百姓的?我们之前的所作所为,还有意义吗?

  毫无疑问,当前的美国,是全球教育普及程度最高的。而文化程度越高,便越不容易上当受骗被糊弄。杜鲁门有所不知的是,就在他视力所不及的地方,一些美国人(其中最多的是妇女,而且是失去丈夫的寡妇)正秘密联合起来,而她们想要做的事情,不过是想要为在对日战争中牺牲的丈夫或者亲人讨个说法。

  “战争当然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之分,所以才会有正义之师这样的说法,而当战争的一方失去正义性之后,受到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士气,还有可能是一支军队的立足根本!”

  这段文字,同样来自西蒙。十几年之后,当西蒙成了中国最著名之一的记者之后,他前往美国就三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爆发的“太太革命”一事进行调查,然后得出了上述有关军队正义性的精辟论断。

  不过,西蒙绝不会想到也没能调查出来的是,在那次史称“太太革命”的美国革命中,中国人扮演了相当不光彩(当然来自美国政府的说法)的角色。

  就在杜鲁门谋求更高权力的时候,一直在华盛顿游荡的孔令仪却敏锐的抓住了一次机会。在参加一次战争沙龙的时候,她有幸认识了在战场上相继失去两任丈夫和一个儿子的寡妇安丽。而在发现安丽对美国政府充满怨恨,甚至产生过刺杀杜鲁门的念头之后,她立刻主动出击,迅速的和这个忧郁的美国妇人成为了朋友。

  “太太革命”的具体爆发时间,后世的各国历史学家在认识上普遍分歧较大,不过对于该项革命的发起者,他们的认识却是统一的,即一致认定安丽最早从事了这项运动,并且正因为有她的出色领导,美国那些寡妇和讨厌战争的人们,才能够团结在一起,并最终成功发起一场颠覆革命。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一个星期之后,就在中国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驶入太平洋,出现在关岛的时候,杜鲁门如愿以偿的说服了美国参议两院绝大多数的议员们,宣布美国再次进入战时管理体制。同一天,杜鲁门促成了一项交易,以政府名义用一美元象征性的价格从麦克阿瑟手中购得麦森保全公司。

  次日,杜鲁门宣布组建欧洲军团,并授权陆军中将巴顿以麦森雇佣军为班底扩建欧洲军团,要求后者在一个月之内,必须将欧洲军团的规模扩大到十五个师,十五万人左右。

  同日,他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阐明美国政府在欧洲的立场,称为了尽快安定欧洲局势,美国有义务出兵欧洲,帮助欧洲国家彻底击败德国这个挑起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美国政府认为,在德国屠杀犹太人、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件事上,德国现政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美国政府督促德国现政府立刻停止一切战争行为,并向北约投降。美国政府在这里保证,只要德国政府愿意投降并对受害国家作出赔偿,那么,美国政府愿意作保,保证德国领土的完整以及国家的独立……”

  第3191章 豪赌

  中国最高统帅部这边正在加紧备战,大洋彼岸传来消息,美国政府喝令德国政府无条件投降,并准备出兵干涉欧洲战争。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欧阳云正在天津在侯德榜和范旭东的陪同下参观范氏企业的一家化工厂。“消息确切吗?”欧阳云问通报消息的潘媚人。“确切!中情局经多方查证这才呈报上来,要立刻返回重庆吗?”

  欧阳云想了想,答:“今天的日程进行完了再说吧。对了,联络一下何副总长还有铁书,晚上我会和他们通电话。”

  在欧洲局势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中国最高统帅部的大佬们统一意见,认为现阶段并不适合主动进攻。所以现阶段中国的军事政策为防御为主,重点在于守住马来半岛以及马六甲海峡还有太平洋上众多的岛屿。军事上以防御为主,对敌手段则主要依赖于外交攻势。在将德法拉上联合国这辆马车之后,联合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权威性,足以对一些中小国家和边缘国家形成足够影响力。宋子文提交的有关联合国的发展规划中,明确给出硬性指标,即在50年之前要将联合国的影响力扩散到全球六大洲,并且要健全联合国的下属部门,让联合国切实成为解决国际纠纷和国际重大事务的决定性力量。

  有关现中国政府的性质问题,绝大多数西方人特别是西方政治家皆认为当前的中国政府乃是军阀独裁主义政府,联合政府以及华夏民族统一党皆是欧阳云为首的原学兵军军阀势力窃据中国政权的工具。而在私下场合,更有人危言耸听,声称欧阳云就是亚洲的希特勒,而华夏民族统一党就是类似于纳粹的中国民粹党。

  在那个时空,欧阳云就听多了西方世界唱衰中国的声音,所以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和愤怒——这些西方政治家如此鼓吹中国威胁并热衷于帮助中国人民实现真正的西式民主,其真实用意其实路人皆知。即他们就是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仍然希望能够如同百年前一样,依旧由西方人来统治整个世界。

  “中国是不是世界和平的威胁?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之所以这么说,该因为从中国自身利益出发,如果我们想要维护好自身利益就必须成为世界和平威胁的话,那么我们也只能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哪怕四面皆敌也在所不惜。外国敌对国家和势力越是唱衰我们,我们就越应该奋发图强。所以诸位,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我们不仅要继续维系强大的武力以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我们还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才能让我们的民众不以为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不会为西方所谓的真正民主所吸引……”欧阳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在他的个人规划中,至少在离职之前,他必须要将中国打造成一个不弱于英美等传统列强的工业大国,要让中国真正的能够在综合国力上比肩世界一流国家。

  所以,即使前线硝烟弥漫,大战一触即发,他还是会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关注民生经济以及国家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便是在因为内外事忙得屁股不着地的情况下,他还是专门抽出时间促成了国家反贪局的建立已经相应法规的健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中国有了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接晋身世界一流国家的机会。欧阳云相信,即将全面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样也是上天给予中国的一次机会。而为了让中国真正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强国,他不介意在身后留下骂名。

  晚上在下榻的饭店通过专线与何应钦、李铁书通电话,得知美国将要出兵欧洲,何应钦和李铁书皆感到十分震惊。何应钦提到一个问题,即,一旦美苏结盟对付德国,那么德国还有获胜的可能吗?而一旦德国战败,那中德法结盟是否还有意义?李铁书同样有这样的疑惑。

  决定两个国家能否结成平等的同盟关系,所谓的传统友谊其实都是浮云,真正的关键在于两国之间是否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以及能否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互相扶持。而前提条件则则是,这两个国家必须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且双方的国际地位没有太大的出入。

  毫无疑问,一旦德国战败,便不可能再保持主权完整。如此一来,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将会适得其反,反而影响到联合国的权威性。

  从收到相关消息后,欧阳云就开始纠结这个问题了。受何应钦和李铁书态度的影响,他越发动摇起来。

  潘媚人眼见他双眉紧锁,面露不豫,应该是不忍他太过纠结,轻声说道:“何副总长和铁书大哥所说,都是站在普通立场。但是现在情况特殊,我倒认为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潘媚人天资聪颖,再加上天天跟在欧阳云身边,耳濡目染之下,政治眼光和大局观早就养成。她这说法很是新颖,欧阳云觉得自己脑子里一团糨糊的情况下听听不同的意见也许会受到启发,温言问道:“又不是什么正式会议,你有什么想法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得到他的鼓励,潘媚人略微想了想,梳理一下思路,说道:“我们和德国之所以结盟,关键还是为了联合国的合法性和代表性。可以肯定的是,从我们的立场出发,联合国越强大对我们约有益处。所以现在真实的情况是,德国固然需要我们的援助,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德国保持主权完整。所以我认为,既然我们已经成功的将德国绑到了联合国的战车上,就没有理由再放弃它。毕竟,一定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再找到一个德国这样的盟友。”

  欧阳云当初之所以决定同意向德国开放一些重要武器装备的出口许可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现在他无疑陷入了思维上的误区,被美国出兵欧洲给吓到了。认真的想了想,他问电话那头的两人:“我觉得潘秘书说得很有道理,何副总长,铁书,你们觉得呢?”

  何应钦和李铁书低声交流了一番,最后何应钦说道:“潘秘书所言确实在理,为了联合国,也许值得豪赌一把!”

  第3192章 见机行事

  同一时刻,太平洋上,在关岛补充之后的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再次起航。站在武悼天王号航母的舰岛上,看到两架战机在舰队西北方向远远的划了个圈然后飞出视野,法肯豪森问一边的陈师昌:“陈将军?那两架战机是美国人的还是日本人的?”

  “应该是美国人的野马。美国人前些时候频繁触动侦察机对我们进行侦察,他们也许以为我们的目标是菲律宾。”陈师昌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