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8章(1 / 2)





  第3163章 美国人的热望

  不得不承认,苏维埃体制下,起码在这个时段,苏俄人还是相当有凝聚力且舍得吃苦的。中国远东军又是导弹又是战机的持续轰炸,固然让苏俄人感受大了莫大的压力,但是,苏俄人并没有就此屈服。如果是白天的话,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飞行员便总能在某处被破坏的铁路旁边看到成群的苏俄人,这些苏俄人拿着简陋的工具,自发的投入到铁路维修工作中,哪怕明知道他们今天才修复的铁路明天便会再次被炸毁也在所不惜。

  单纯的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看到的苏俄百姓拼命抢修铁路的画面,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这些苏俄人中,固然有一心为国的自愿者,但是更多的还是迫于军方的压力而不得不为之。至于朱可夫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他其实是想通过此举试探中国军人的底线,并期待从中找到抗衡中国军队无限制轰炸的办法。

  “苏俄人出动平民对铁路进行维修?”刚接到空军的报告,张自忠也感到十分为难。作为一名传统的军人,张自忠肯定不能接受向平民哪怕是敌对国的平民开火。只是,他同样意识到了背后的问题,如果苏俄人动用平民占领铁路沿线,难道他们要放弃对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破坏吗?“你们怎么看这件事?”他苦思良久想不出解决之道,只能向于学忠和江铁掌请教意见。

  于学忠和江铁掌同样感到很为难。不过,江铁掌毕竟年轻,脑筋转得快,他很快想出一个办法:“我看可以先向那些苏俄平民散发传单,劝说他们离开。如果他们不听,那就只能暴力驱逐了。毕竟,中苏两国现在是敌对国家,只要是苏俄人,天生就是我们的敌人。对付敌人,我们这么做已经仁至义尽了!”

  于学忠:“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就是传到国际上也有个交代。”

  策略既定,庄后重依令而行,当中国战机向苏俄百姓分撒传单的事情被报告到朱可夫那里,他便知道,自己这个小花招又失败了。朱可夫倒也光棍,不等中国战机轰炸那些平民,便直接让各地政府将人领回去。

  中苏两国军队就此围绕着苏俄西伯利亚大铁路展开了斗法,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后方的补给迟迟不能运到,朱可夫非但没能组织起有效攻势,还不得不下令西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撤出远东地区到后方就食,只留下远东方面军以防备中国远东军进一步深入。

  中苏之间在远东地区围绕着贝加尔湖的这一轮交战,最后竟然以虎头蛇尾收场,而且有难以为继的迹象,这可不是美国人还有日本人想要看到的。相关消息传到华盛顿,杜鲁门立刻坐不住了。他立刻召集一干将军和官员开会,以讨论如何才能帮助苏俄在远东继续和中国人打下去。

  有菲律宾做基地,美国人本来卯足了劲想要将太平洋上原属于美国的几座岛屿给夺回来,事实却是,在太平洋舰队再次全军覆灭的情况下,美军除了陆基航空部队还能够对那些岛屿形成威慑,根本就无法展开有效的夺岛战。这个时候,苏俄人在远东地区能否迫使中国人投入主力部队,对于美国而言就太重要了。

  “尼米兹将军说太平洋舰队最少还要半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这半年,将是美利坚的黑暗时期。没有强大海军的帮助,我们根本不可能展开有效的夺岛战。如果这个时候中国人在南亚加强攻势,我估计我们也许会连菲律宾都守不住。所以,我们需要苏俄人帮我们在远东牵制中国人。可是,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遭到破坏,苏俄人根本无法在远东前线维系大兵团作战,大家都说说吧,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才能帮助苏俄人在远东继续保持对中国人的压力。”

  杜鲁门这段时间整日忙于和那些大资本家打交道,每天殚精竭虑想的就是如何从这些资本家口袋中多掏出一些钱来用于军备。那些大资本家又岂是好相与的,频繁讨价还价的结果,便是杜鲁门每日都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让他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的憔悴,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似的。

  “中国人在远东部署了最精锐的部队,其中,包括战略导弹部队。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苏俄人的后勤补给系统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中国人用导弹摧毁了他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苏俄人继续在远东给中国人施加压力,就首先必须帮助他们解决补给问题。远东距离莫斯科太远了,这种远程补给,如果排除铁路这一手段,那就只能依赖于空运。总统先生,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支援苏俄人一些重型运输机。”说话的是马歇尔,现任美国国防部长。

  所谓的重型运输机,其实就是空中堡垒的改进型。不过,因为这个时空空中堡垒是中国首先制造出来的,所以,现在美国人手中的空中堡垒数量有限,并不足以成为一支威慑力量。

  “重型运输机?我们自己现在都不够用,能支援苏俄人多少?以苏俄人的战斗力,要想他们对中国人构成威胁,至少也得上百万大军。上百万的军队,那得多少重型运输机才能保证后勤?”陆军部长史汀生皱起眉头问道。

  “铁路不行的话,就只能依赖空中力量了。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不过我有个问题,苏俄人值得我们信任吗?万一他们拿到我们的增援却不向远东增兵怎么办?我可是听说,苏俄人在远东只部署了五十万军队,而且并没有全部放在前线,否则的话,中国人肯定不敢主动发起进攻。”海军部长诺克斯接着道。

  “阶段性支援如何?先给十架或者二十架,等苏俄人将部队派到前线,再给二十架。或者,由我们直接向苏俄人运送补给?”马歇尔想了想,说道。

  杜鲁门沉吟不语。“苏俄人值得信任吗?”诺克斯的话提醒了他,他现在的处境已经很不妙了,如果再被苏俄人骗去几十架重型运输机,他不得不担心自己的总统生涯会就此终结。

  第3164章 秘密和谈

  美国人正在为苏俄人的远东补给问题担心的时候,崔可夫已经秘密抵达了重庆。在飞机开始盘旋下降的时候,看到地面上的景致比之自己上次来时又发生了大的变化,特别是工厂的烟筒明显变多变粗,崔可夫心中便不禁感慨连连起来:“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中国人正在跑步前进,可是苏维埃却几乎在原地踏足踏。难怪中国人能够取得远东的胜利……”

  既然是秘密出访,崔可夫带的随从并不是很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在从小龙坎机场前往中方安排的住所南坪军营的途中,苏俄人看到街道两边满满的都是商铺,路上的小汽车更是一辆接着一辆,而行走的人群无不衣着光鲜、精神饱满,不由自主的,他们便发出感叹:“这还是中国吗?”

  中方负责接待的是最高统帅部外务司的副司长杨麟于,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瘦高个。杨麟于有留学苏俄的经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而他最大的本事还是酒量,据说是真正能够做到千杯不倒的。

  听见俄国人发出的惊呼,杨麟于微微一笑,对崔可夫说道:“将军,这并没有什么,在全中国,重庆虽然贵为陪都,但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工业化程度,都不在五甲之列。广州、福州、宁波、南京、上海,这些地方要比重庆更加富有。呵呵,很多人都以为我们国家既然执著于军事,国内的发展肯定要受到影响。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现任国家元首非常重视经济和民生建设。每年在这方面的投资,要远远高于在军事上的投入……”

  “怎么可能?你们哪来的钱?”一个五十岁左右,穿着西服的俄国人忽然高声说道。

  杨麟于嘿嘿一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意思。

  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是需要经济积累的。英美包括俄国等西方列强,他们之所以能够火箭般的崛起,不就依赖于海外殖民和掠夺吗?可是中国,作为曾经被殖民被掠夺的对象,他们的家底好像早就被西方列强给掏空了,他们的崛起,凭仗的又是什么?

  同样的问题,如果是美国人的话,他们一定会大叫:“中国人的第一桶金,不就是从我们身上骗取的?卑鄙无耻的中国人!”美国人确实有资格骂出这样的话。因为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不仅向中国提供了海量的援助,而且还被中国人骗去了好几艘航母。

  用骗也许并不准确,但是,如果换做现在,即使中方开出再好的条件,相信美国人也不会答应将几艘航母交给他们,更不会同意中国人在美国开办工厂,哪怕那些工厂能够给美国人带去很多新技术。

  崔可夫为首的苏俄人不会想到的是,“中国是究竟如何崛起的”在未来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为众多国家的经济学家们所津津乐道。而即使是后来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大家,他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只会用“奇迹”来给出一个不负责任的答案。

  “这是什么桥?”在从两路口前往南坪的途中,经过两路口长江大桥的时候,俄国人的好奇心再次被勾了起来。两路口长江大桥是去年年底才建成通车的,而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这是一座斜拉钢铁桥。曾经的那个时空,第一座斜拉桥由瑞典人建成,而在这个时空,这个殊荣被中国造桥专家给夺了过来。

  “斜拉桥!对了,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杨麟于自豪的答。

  窥一斑而知全豹,车内的几个苏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的神情越发凝重了。很显然,他们都被中国体现出来的强大的工业基础实力给惊到了。

  南坪军营距离长江大桥并不远,一刻钟之后,苏俄人便看到了隐藏在山林中的防空炮台还有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苏俄人秘密来访,这自然是中国方面展示自身实力的一个机会。欧阳云并不是真的要穷兵黩武,所以如果能运用非战争手段让国家减少一个敌人,他还是乐意尝试的。

  “那是火箭?”崔可夫指着从树梢中露出一个尖头的导弹问道。

  “地对空导弹,用于防空的。南坪军营是我国在陪都重庆的最大军营,防卫当然要严密一些。”“地对空导弹?”心里默默的念了一遍,视线在那枚导弹上流连了一会,崔可夫若有所得——中国人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吗?

  就是示威。当他们一行人进去兵营的时候,正看到大约一个团的士兵正在操练,应该是专门给苏俄人看的,所以今天这个团的操练科目是三兵种协同作战。

  所谓三兵种,指的是航空兵、炮兵以及步兵。

  六架“海东青iv型”攻击直升机首先出场,它们在飞行员的指挥下,先是用火箭对靶标进行了一通狂轰滥炸,而在它们之后,八辆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进入了崔可夫等人的视野。它们快速的前进,然后抓地,接着发炮——崔可夫看了看手表,从抓地到发炮,中国人只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人只需要五分钟就能完成发炮并转移阵地?!”心中这样想着,他的脸色已经有些不自然了。

  而就在自行火炮开火的时候,一个团的步兵已经冲了出去。他们以六辆坦克和十二辆装甲车为前导,后面则跟着一水拿着各式武器的步兵。

  是的,各式武器。其中包括火箭筒、榴弹枪、喷火器……

  崔可夫注意到那六辆坦克以及十二辆装甲车都是自己未曾见识过的型号,面上神色便越发不自然起来——“这才多长时间,中国人又研制出来新的坦克和装甲车了,可是现在他们的山魈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这仗,还有必要打下去吗?”

  有朋自远方来,而且毫无疑问是贵客,自然要以最高的礼节迎接他们。所以,这一个团的三兵种协同作战其实只是开胃小菜。在这之后,中国二炮部队准备的项目才是大餐。

  此时,崔可夫等人已经被邀请下车,正徒步向他们的住处走去。“那是——”忽然看到一辆大的出奇的汽车,崔可夫身边的一个苏俄少将忍不住惊呼出声。

  这是一辆“泰山导弹发射车”,它搭配将近一千五百马力的六缸柴油发动机,额定负荷能力为二十五吨,一次可以搭载两枚“地狱火iii型”地地导弹或者六枚“雷电”低空导弹。因为该车装备了一个小型的起重臂装置,所以可以自主完成“雷电”的装卸工作。

  “‘泰山导弹发射车’,有了它,我们的导弹就能够很方便的随军行动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导弹具备了全天候全地形的能力。”杨麟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