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9章(1 / 2)





  “没有相关的情报,大将同志,中国军队不宣而战——”

  “什么不宣而战?有流血事件这个现成的借口,中国人还怕找不到理由吗?当时我就说了,我们应该警惕中国人发动报复性军事行动,现在如何?谢尔夫,立刻召集团长以上的留守军官到司令部开会。拉普尼夫,希望我们还来得及!”

  就在中国战机出现在贝加尔湖上空的时候,重庆,梅岚书亲自出面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早上五点钟的时候举行新闻发布会,这在世界新闻史上并不罕见。出于记者天生的对新闻的敏感性,不管是中国记者还是外国记者,在接到中国外交部新闻办的通知时,都意识到肯定有大事发生了。没有让他们失望,梅岚书一张嘴就爆出一个惊天消息:中国为了报复苏俄在远东蓄意制造的贝加尔湖平民流血事件,向苏俄宣战了。

  反华联盟诸多国家中,日本除外,美国是第一个向中国宣战的,然后便是英国。而苏俄,即使在新德里会议之后,却依旧没有向中国宣战。这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正因为此,在流血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和英国人包括日本人才会暗自窃喜,皆因为他们觉得,苏俄人总算下定反华的决心了。

  向中国宣战之后,自然,美国、英国等敌对国家的记者便不能再待在重庆了。不过,因为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了世界政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诸如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等等洲际性的大报纸,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新闻集结地。所以,他们通过种种地下手段在中国特别是重庆留下了足够的眼线。比如,暗地里聘请瑞典等中立国的记者为他们提供新闻报道。

  自反华联盟结成后,美国、英国等主要国家,便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以收集来自中国方面的新闻和情报消息。

  梅岚书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是五点钟,而仅仅过去一刻钟左右,杜鲁门和丘吉尔包括小泉敏一郎还有斯大林,便都收到了相关消息。斯时,莫斯科不过才凌晨一点钟左右,斯大林睡得正香,在床榻上睡眼惺忪的接听到电话,老毛子鞋子都没穿立刻冲到窗前,大声喊自己的警卫员,让他立刻通知政治局以及统帅部的人前来开会。“我还没想好是否要先行出手,中国人倒先打过来了!欧阳云实在是太狂妄了!”斯大林一边穿衣一边想道,越想,心中的戾气便越发深重。

  美国华盛顿此时正是前一天的下午四点,杜鲁门本正在和手下的几个官员商讨着什么事情,获悉消息,他先是一怔,然后脸上不自禁的便露出笑意,谓左右道:“好啊,中国和苏俄终于打起来了!”

  相比杜鲁门喜形于色,丘吉尔的反应则要平静得多。当然了,中苏开战,不管从哪个方面而言对于英国来说都是好事,所以他还是决定点起一根雪茄以示庆祝。

  小泉敏一郎同样是在床上接到的电话,而在放下电话后,他轻声自语道;“中苏终于刺刀见红了,好,这下子,美国人的帕劳攻略的成功率又高了一成!”

  中国远东军的战机通过低空飞行躲开苏俄雷达的监测猝起发难,饶是苏俄西南方面军一直处于备战状态,却依旧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损失惨重。

  在远东,苏俄空军只配置了大约三百架左右的战机,其中一半还是老旧的伊-15,所以,当瓦图京发现来袭的敌机足足超过三百架,而且有最新式的金雕护航的时候,他除了下令西南方面军直属的防空部队奋起反击,都没敢动出动空军御敌的心思。

  西南方面军一共有十五个师左右的部队,其中除了三个坦克师几乎全部能在战时充作防空部队,其它十二个师,每个师仅有一个营左右的防空部队。本来,如果这些防空部队全部集中在前线阵地上,那也能算得上是一股遏制力量。可是,西南方面军虽然处于战备状态,瓦图京却根本没想到中国军队敢于主动发动进攻。这些防空部队都老老实实的待在各自部队的防守区域内,火力太分散的结果,便是一旦他们发起反击便会成为中国空军的优先打击目标。遂而在疾风骤雨的轰炸中被一一定点清除。

  第3128章 优势

  “中国人的进攻来的如此突然,我和波尔科夫才跑到值班点,便听见了炸弹坠空特有的啸鸣声。我下意识的回头,就看到成群的炸弹从天而降,而我们所处的阵地,瞬间就化成了火海……”——摘自辛尔松日记。

  远东战场,作为防守一方,贝加尔湖就是天然的防御工事。所以,无论中苏,都将贝加尔湖作为一个主要的兵力集结点,同时,都围绕着贝加尔湖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中苏关系是什么时候开始降温的?中苏两国军队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峙于贝加尔湖两畔的?作为一个小小的少尉,辛尔松既无关注的必要,也无关注的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只记得好像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上面的军官们谈论中国的时候,语气就变了。中国毕竟曾经帮助过苏俄抗击过德国侵略军,而俄罗斯人也从来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辛尔松自我感觉),所以在苏德战争结束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内,辛尔松所闻所见,与中国有关的人事即使不是赞美,那也是一种朋友口吻下才有的亲昵。

  “前一秒还是朋友,但是现在,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仇敌了!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波尔科夫口中所谓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吧!”

  方面军体系,是苏俄国内在战时为了某方面的战事特设的一种大编制。德国败退之后,除了在远东,苏俄统帅部还保留有一个远东方面军,诸如西南方面军、北方方面军、西北方面军,那都是已经撤销了的。

  伊尔库茨克,北方方面军司令部,随着中国空军的轰炸半径进一步扩大,瓦图京紧急召开的作战会议已经搬到了地下。辛尔松的感觉,苏俄国内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变对华态度的,实际上呢,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在斯大林的密令下,伊尔库茨克,这座最邻近中方乌兰乌德的苏俄城市便开始了战备工作。先是大量的政治保卫局的特工入驻,然而是大量的民兵和工程兵。而随着民兵和工程兵的进入,伊尔库茨克开始了繁杂的国防建设……

  这座地下室,正是在那时建成,而据政治保卫局提供的参数,这座位于地下三十余米处,配备了上下电梯的地下室,其坚韧程度足以抵御中国轰炸日本东京时所用的超级炸弹的轰击。

  简陋的地下会议室内,瓦图京正在上面讲话,一个通讯参谋挎着公文包走了进来:“大将同志,最高统帅给您的电报。”

  在通讯参谋递过来的文件夹上签了字,瓦图京打开了斯大林发给自己的电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一字一句看完,然后抬头扫视所有人一眼,大声说道:“最高统帅要求我们给予入侵的中国军队迎头痛击,并命令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发起反击。同志们,我在这里宣布,光复远东的战斗,正式开始了!”

  好像是为了衬托他这句话,地面上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只感觉到周边水泥尘埃簌簌而下,一下子全部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吼道:“坚决执行最高统帅的命令!进攻!进攻!”

  “我命令……”

  “坚决执行!”在瓦图京下达了具体的作战命令后,与会的将军们鱼贯而出,而在他们离开后,北方方面军的空军最高指挥官约瑟夫少将走到瓦图京面前,大声问道;“大将同志,空军呢?我们空军没有作战任务吗?”

  地面上传来的爆炸声更密集了,忽然,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响起,让整个地下室建筑也摇晃起来。瓦图京朝约瑟夫摆摆手,大声喊拉普尼夫:“上去看看怎么回事?是不是我们的军火库被爆破了?!”

  拉普尼夫应着大步走了出去。

  瓦图京正视着约瑟夫,认真的说道:“空军当然要参战,但是,我们的空军不是用来无谓的成全中国空军的名声的。你们的主要作战方向,将是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作为一个出色的统帅,知己知彼是必修课。瓦图京之所以迟迟不放出空军,并且让约瑟夫率领部队以三天为一个周期频繁转场,正是认识到了双方战机在性能上的巨大差距,不想将已方空军无辜的消耗在制空权的争夺上。

  作为那个时空苏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坦克作战指挥专家,瓦图京最擅长的还是装甲指挥作战。在北方方面军在伊尔库茨克完成集结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做的都是对中方控制区域地形的再侦察,并亲自监督重新制作了一份更加详细的周边地形图。

  毫无疑问,从一开始,瓦图京将取胜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坦克部队的身上,同时,他也有信心依赖北方方面军还算强大的装甲力量,在贝加尔湖方向赢得突破。

  约瑟夫离开了,瓦图京站在地图前,目光炯炯,焦点一直落在贝加尔斯克这个地方。

  贝加尔斯克,位置在贝加尔湖的最南边,是苏俄最前线的一个小城镇。因为贝加尔湖这座天然防御工事的存在,如果中国远东军要发动地面进攻的话,毫无疑问,贝加尔斯克将是他们进攻的首要目标。

  “大将同志,我们的一号弹药库被中国飞机击中,发生了殉爆!”拉普尼夫走了进来,脸色惶然的报告。

  “轰炸还在继续?”

  “中国人发了疯似的,战机一批连着一批。刚刚接到报告,前线守备部队,已经有两个师的防空营全军覆没。大将同志,中国人看来是动真格的了!”

  “没有其它坏消息了吗?”

  拉普尼夫有点吃惊于瓦图京的镇静,摇了摇头。

  瓦图京的目光依旧落在地图上,似乎漫不经心的说道:“中国空军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太大,换作是我,也会尽量的利用。但是,我坚定的认为,在地面上,保持优势地位的是我们战无不胜的苏俄红军!没有关系,只要我们的坦克还在,中国人就别想击败我们!”

  第3129章 伪装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在安加尔斯克北郊,一片寒带森林里面,几百个苏俄工兵正拿着锯子、斧头在勤奋的工作着。一根根寒带树木在他们的操作下,先是变成一根根木材,然后则被组装到一起,而在蒙上铁皮之后,则变成了一辆一辆的坦克。大概一个月之后,等瓦图京亲自赶来这里的时候,就在这片寒带森林北边最适合作为坦克训练场的地方,他看到了一片坦克库房还有成群的坦克。

  镜头再转向当下,轰炸发起一个半小时之后,随着第一批参与攻击的中华鲟完成加油、重新装弹,庄后重亲自向他们训话,要求他们必须在第二波次攻击中找到并尽量多的摧毁苏俄北方方面军的坦克。

  相比苏俄政治保卫局,中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收集工作更为出色。瓦图京才被斯大林任命为再次集结的苏俄红军北方方面军的司令员,有关他的情报资料就被送到了张自忠的面前。这个时空的张自忠,因为欧阳云的特别关照,其人生轨迹和那个时空的自己相比,勘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经历的战事越多,对现代战争了解得越多,现在的张自忠已经勘称中国远东地区擎天之柱。知道瓦图京最擅长的是指挥装甲集群作战,早在北方方面军再次集结之初,张自忠便开始相关情报的收集工作,并让手下参谋们制订针对性的作战计划。目的,只为在战争发起之初就能化解瓦图京最大的凭仗。

  远东军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中,空袭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略目标为摧毁北方方面军在贝加尔湖至伊尔库茨克之间构建的地面工事并顺势打击其防空力量;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则为找到并尽量摧毁北方方面军的装甲力量;第三阶段,才轮到北方方面军的其它部队。在发起第一波空袭的时候,中国的飞行员们便开始有目的的四处搜寻苏俄坦克部队的踪迹。所以,当第二波空袭开始的时候,在庄后重的手上,苏俄坦克部队集结点已经有了三个可疑目标。

  “出发,找到苏俄人的坦克,并摧毁它们!这就是我的要求!”站在航空楼内,庄后重手握话麦,为即将开始第二轮征程的飞行员们鼓舞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