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7章(1 / 2)





  第2955章 值得吗

  宋子文猜得不错,当欧阳云看到这份电报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还真被气笑了。笑着,他对送电报过来的宋子文的秘书说:“告诉宋外长,完全不用搭理。不过,这份电报倒是可以利用一下。小军,你现在有事吗?”

  郑小军也是外交部的老人,所以跟着宋子文与欧阳云照面过很多次,两人也算是相熟。郑小军摇头说:“外长就让我给您送电报,应该没什么事。”

  欧阳云点头:“那就再辛苦你一下,你把电报送到广电总局去,交给李子文局长,就说我让你这么做的。”

  郑小军应一声,拿起装有电报的文件夹走了。待他离开,潘媚人面有忧色的问道:“完全不理睬的话,会不会激怒英国人?”

  欧阳云冷笑:“我不知道英国人为什么要发这样一封电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丘吉尔,既然我已经决定出兵,也就是说已经做好了和我们全面交恶的准备,你觉得还有必要发这样的电报吗?丘吉尔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正好说明他心中没底,比较虚。既然如此,我们不予理睬才是最佳反应态度。我敢断言,因为我们根本不予理睬,英国人反而会疑神疑鬼。”

  欧阳云对英国人的分析基本正确。两个星期后,也就是马来半岛战火最炽的时候,英国人在出兵缅甸之前,果然因为中国政府的不回应态度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值中日在马来半岛达到出手之际出兵缅甸乃是最佳时机,这一点,英国军政高层已经达成共识。不过,因为熟谙中国军队的厉害,并指导缅甸独立势力早早的就投靠了中国政府,所以,对于有可能出现的中国出兵干涉,英国军政高层还是很担心的。

  按照丘吉尔当初的设想,如果中国人回应他们那封电报,哪怕是言辞斥责,英国也会高举“缅甸民意”这面大旗,以最快的速度出兵缅甸西南,然后立刻在当地筹建地方政府,并以此为基本政策,用缅甸人打缅甸人从而达到重新控制缅甸的目的。可是现在中国人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们对于“缅甸民意”这面大旗是否管用反而不确定起来。经过日军多次的检验,英国人已经知道自家军队的战力以及扈从军的战力究竟是何种程度。这也是他们要先在缅甸西南部建立地方政权,并施行以缅制缅政策的主要原因。说到底,虽然英国人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趁中国病要缅甸命”,但是他们心底其实并没有多少信心。

  根据英国政府后来解密的政府日志,当天的讨论一共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而因为包括丘吉尔在内的绝大多数与会者都不敢给出肯定的说法,所以最终并没有形成结论。不过,因为随后就发生了甘邦会战,中日双方以甘邦为中心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似乎造成了中国中南半岛兵力空虚,所以,英国人还是鼓起勇气,发动了百里瓦战役。

  百里瓦战役,因为英军以及其扈从军的对手一开始是不成气候的缅甸游击队和缅甸民族独立军,所以在开始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英军攻势如潮,一度占领了百里瓦至蒙育瓦至甘勃卢的广袤地区。

  毫无疑问,前期的胜利鼓舞了英国人必胜的决心,因此,即使在一个多月后中方取得甘邦大捷后,英国人依旧没有从缅甸撤军或者就地巩固防线的打算,而是一鼓作气的继续向东,妄图完全占领整个缅甸。

  英军摧枯拉朽在缅甸西南地区狂飙猛进的时候,因为马兰战役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甘邦会战已经有向绞肉机发展的趋势,所以,即使缅甸驻中国大使(仅获得中国以及中国的盟友等一些国家认可的缅甸民族自立政府的外交代表)几乎天天前往中国最高统帅部向中方申诉求援,欧阳云以及邓锡侯他们的注意力,依旧被甘邦局势完全吸引了过去。

  此时,国内补充过去的军队已经到位,所以远征第三集团军此时的规模达到了十个师将近二十万人,同时还下辖一个歼击机师以及一个中程航空师。而日军方面,不论其它,单单陆军,小泉敏一郎就调集了三个师团并九个民族独立方面军总共将近六十万的军队。

  1946年8月16日,重庆,天气正是最炎热的时候,中国最高统帅部三楼的一个会议室内,就着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幻灯片,潘媚人正在向下面坐着的中国军政高层讲解着甘邦会战当前形势。

  “……三号高地的战斗,这已经是第十九天,据粗略统计,这十九天,我军在三号高地一共战死五千四百余人,另,损失坦克超过五十辆……开战前,十一号地区还是一片茂密的热带丛林,现在,这片地方已经变成了死地。将近一个月的争夺战,我军一共投入了五个旅,其中,新加入第三远征集团军的第十六师远163旅因为伤亡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已经被勒令退往泰国境内休整……八号地区,因为这一地区事关全局,所以争夺格外激烈,到目前为止,据死守这一地区的张灵甫将军统计报上来的数字,截止昨天下午五时,他们最少歼灭了五千日军并三万土著武装……现在我们讨论的是是否应该将布置在广州的最高统帅部直属的两个航空师以及一个远程航空师增援到马来半岛……”

  幻灯片放完,潘媚人退下去之后,会议室内一度陷入寂静。

  分把钟以后,就在欧阳云皱眉眉头想站起来先说两句的时候,何应钦放下手中的笔,抬头说道:“诸位,如果我没计算错误的话,截止昨天下午五时,我们在马兰地区已经牺牲了超过四万的将士,还新添了将近九万的伤员?”

  欧阳云看看面前的文件,接话:“是的。”

  何应钦:“也就是说,我们的伤亡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欧阳云:“他们打死打伤了将近二十万的敌人!另外,星华义勇军也没有投入战场!”

  “总座,以上数字说明,甘邦已经变成绞肉场了,为了一个小小的新加坡,值得吗?”

  “不,不仅是新加坡,还有马六甲海峡,这才是关键!”宋子文忽然接话道。

  第2956章 缅甸攻略

  马兰战役和意义,甚至中国远征军出兵中南半岛的意义,因为中国实际上已经不再需要美国的支援(美国也不可能再给予中国支援)而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这种质疑从东北三省开打就开始泛滥,而在东北三省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时则达到了顶点。曾经,还是下野身份的时候,何应钦就是发出这类声音人群中声音最响亮的一个,而现在,因为身份的转变,他质疑起来似乎也更加理直气壮了。

  倒不能说何应钦目光短浅,毕竟这个时候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因为还不存在能源危机一说,石油的战略价值还没得到大多数国人的认知,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了解中东产油区于世界能源格局的意义,更不会联想到马六甲海峡于其中的作用。认识上的盲区让他们多为诟病学兵军乃至后来的联合政府的东南亚政策,而单就何应钦而言,因为能够最近距离的从欧阳云、宋子文等人口中获得这些知识,这对他来说倒是个扫盲的机会。

  其实就大战略眼光而言,何应钦并不差,所以,在听了宋子文卖弄式的一通解释,认识到马兰战役非打不可、新加坡非取得不行之后,他改口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看来我们还得向马来半岛增兵。要不,将苏门答腊岛的部队增援过去?活着让他们直接向东推进,为远征第一集团军分担压力?”

  联合政府在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的军事布局,名义上是一个大军区形式的远征军,在这下面,则分为三个远征集团军以及一个守备司令部。而因为针对日本本土的攻略从卡拉奇守备部队中抽掉了相当的海军陆战队过去,再加上楚天歌的中东远征军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所以现在的远征军单就兵力而言已经远不及最鼎盛时。

  欧阳云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讨论是否应该向马来半岛增兵,而是为了给曾经留守中缅边境的原东北军一个说法。缅甸独立自治政府的代表几乎每天都会来最高统帅部求援,根据顾恋云传回来的第一手信息,缅甸独立自治政府似乎确实撑不住了。不想看着英国人在缅甸坐实,但国内确实又无兵可派,让留守中缅边境的原东北军出动稳定缅甸战局已经迫在眉睫。张学良派出去的代表已经和他的老部下联系上了,他那些留在缅甸境内的老部下倒也实在,没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求一个名分,藉此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获得中国身份。

  因为当初留在缅甸境内的原东北军士兵普遍年纪偏大,所以其中相当多一部分人已经在缅甸当地落地生根。对于这些老兵来说,他们原本是不指望还有一天能够回到祖国的,而现在逮到这样一个机会,他们即使不敢奢求自己还能够回去国内,但是却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获得中国公民的身份。他们的这个要求当然不过分,不过因为中缅两国乃是铁杆盟友,所以在联合国框架下走起形式来却有些麻烦。同样的原因,欧阳云要想达成他们的心愿,就必须在联合政府内部形成文件,且需要很多部门的一把手都在这份文件上签字。

  马兰战役的事情,欧阳云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定数,只是条件未成熟,有些事情他还不想公开。他咳嗽两声,直接岔开话题,说:“有没有增兵的必要,我认为应该紧顾老总以及孙司令的意见。好了,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缅甸局势。缅甸独立自治政府的胡才天天到我们这里闹,缅甸局势也确实堪忧,我们得尽快拿出一套可行方案来,绝对不能坐视英国人重新控制缅甸!”

  正热议的话题忽然被岔开,何应钦很不满。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非常擅长看形势的他倒不准备立刻闹腾起来。朝四周看了看,发现其他人都无异议的样子,他怏怏坐下,看向欧阳云,觉得对方有什么事情瞒住了自己。

  欧阳云没有在意他的目光,而是授意邓锡侯,让后者将他们已经商量好的征调原东北军留缅部队对抗英军的方案公诸于众。

  原东北军有部分军队留守缅甸,在座的大都都知道这件事,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事的看法却是不同。有同情他们遭遇的,认为可以重用他们。而另一些比较极端的,则认为这些人乃中国军人的耻辱,他们留守缅甸其实就是贪生怕死。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欧阳云倒不好说让这些原东北军将士留守缅甸是他给张学良支的招,不过对于如何说服反对者,他倒是早准备好了说辞。

  “大家静一静,这个方案,是我和邓老总商量很长时间之后制订出来的。之所以要征调他们,邓老总刚才已经说了,是因为国内兵力不足,最高统帅部已经没有能力从其它地方征调军队入缅。至于有人质疑他们是否还能够保持对国家的忠诚,我以为倒不要怀疑,或者说不值得去怀疑。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我们当然不能让对我国深怀敌意的英国控制住缅甸,所以干涉是必须的。不过,因为英国人才仅仅控制缅甸西南部,所以我们其实还有空间和时间来组织防御。这也是我们决定先调集原东北军驻缅部队的一个原因。他们要是能打赢,那皆大欢喜,他们就是打不赢,至少也为我们赢得了时间。所以我以为现在谈论他们是否还保持对国家的忠诚并没必要,我们完全可以让时间和事实来证明……”

  欧阳云这番话讲出来,不少了解他的便知道这件事已成定案,他们立刻就没了继续讨论下去的兴趣。至于不了解他或者说不了解当前最高统帅部权力分配形势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件事上持默认态度,陈诚前车之鉴,他们也立刻没了质疑的心思。

  征调原东北军驻缅部队,让他们负责对抗侵缅英军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而在就欧阳云等人开始在正式形成的文件上签字的时候,马兰战场发回了最新战报,立刻,众人的注意力又被马兰战役吸引了过去。

  第2957章 事关重大

  甘邦,这座原本只相当于国内一个镇的小城因为持续的战火,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而因为甘邦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可能成为中国军队进攻日军设在北干至丰盛港一带的若干造船厂和军港的出发阵地,所以即使日军已经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但是上至战役总指挥官本间雅晴,下至一个普通的小兵,却根本没人敢说可以放弃这里。

  电报属于每天定时的例行战报,这种战报全天共三份,定点时间分别为上午八点、下午三点、再就是晚上十一点。

  战报先是汇报了上午八点之后新的战况——

  “……从凌晨三点开始,日军先是出动了一个旅团三个土著师对我甘邦003阵地发动了进攻。同时,日军一个大队并一个土著师向肖林高地发动了猛攻……至下午两点半,参与进攻的日军已经超过十万人,战役也扩大到整个马甘战线……”

  然后则是伤亡数据以及战事进展——

  “截止发报前,我军新增伤亡两千余人,击毙击伤敌军超过五千人。另,我航空部队共与日军接火十三次,我方损失五架金雕以及十三架白鳍豚和九架中华鲟,另有七架金雕和五架白鳍豚、十二架中华鲟受到损伤。我方航空部队一共击落击伤日机九十余架,其中包括十一架日军最新式的鹞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