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6章(1 / 2)





  金和布莱克也看到了这一幕,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睁大眼睛张开大嘴,然后齐声骂出一句“shit!”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还不知道原因。美国人现在遭遇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这个时候再回想之前多达三次的空中火力准备,美国人脸上便产生了火辣辣的感觉。

  第2472章 尊重生命还是贪生怕死

  袭击来得快去得也快,爆炸结束之后并没有出现日军,这令怀恩在赶到羞辱的同时又大松了一口气。如果日军趁势发动反攻的话,他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为了建立这个登陆场,中国人和法国人牺牲了将近两千人,现在如果被日本人重新夺回去的话,这个责任谁来承认?八百余人的约翰团,伤亡并不是很大,只死伤一百余人,可是考虑到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都被留下了,这个损失可就大了。这还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经此一战,约翰团的团长战死,剩下的官兵也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这意味着这个团实际上已经失去继续战斗下去的能力了。第一次冲锋就交代了一个团,偏偏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怀恩回头朝黄帝号航母看了一眼,心中忽然产生了异常沉重的感觉——接下来怎么办?难道要要求换中国人或者法国人上吗?那可不是丢面子的问题,而是美国可能从此失去在盟军中现有的地位。“shit!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怀恩狠狠的揉了揉鼻子,心说为了美丽坚,拼了!然后他要通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向白流苏再次请求火力支援。

  白流苏这一次没有再有求必应:“怀恩将军,找到日军的踪迹之前,空中火力支援有用吗?或者,我们直接将无名高地铲平?但是那样的话,接下来的战斗怎么办?你应该清楚无名高地对我们的意义。怀恩将军,如果你们不行那就撤下来吧,我让王老虎的人上!”

  怀恩的脸涨得通红,他心中愤愤的骂着“shit!shit!”嘴上缓缓的道:“日本人建立了地下工事,我们没有重武器撕开地下工事,只要帮我们撕开一个口子,我们就能干死小鬼子!”

  “你确定吗?”

  “是的。”

  “我,我就再相信你一次。你们退到安全区域吧!”

  黄帝号航母舰队的机动舰队等装备有大型舰炮的舰艇早就一字排开做好了炮击准备,白流苏征得陈师昌的同意以后,亲自指挥这些舰艇对无名高地及周边区域进行炮击。这一轮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将无名高地的海拔削低了不下三米。炮击停止以后,白流苏对怀恩道:“怀恩将军,舰队存储的弹药已经消耗掉了三分之一,我希望你们能够在天黑之前拿下无名高地,如果你做不到,对不起,我只能让王老虎和史蒂夫的人上了。”

  王老虎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师长,史蒂夫则是法国复国军跟随黄帝号航母舰队行动的最高指挥官,两个人之前都踊跃请战,希望由所部担纲先锋任务。怀恩是知道这些的,他听白流苏这么说,也知道如果接下来还拿不下来的话,他也无颜再强占先锋位置了。将所有校级军官召集到一起,他面色严峻的对众人说道:“诸位先生,想必你们都清楚,我们在澳洲的不作为已经引起了总统先生和国内民众强烈的不满。来之前,麦克阿瑟将军特别找我谈话,他说政府为了太平洋为了澳洲已经投入了海量的资金,现在是我们回报以一场胜利的时候了。如果我不能给他一场胜利,那么瓜岛就将是我军旅生涯的终止点。所以我想对诸位说得是,要不胜利,要不就永远的留在瓜岛吧!我们美国人不是输不起,但前提是我们尽力了,我们为了军人的荣誉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白流苏将军刚刚给我下达了最后通牒,限我天黑之前必须拿下无名高地。现在,按照序列先后,一个团一个团的上。放心吧,如果你们都不能取得胜利,最后还有我!”说到“最后还有我”,怀恩用手拍了拍胸脯紧接着大声道:“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我们也绝不言败!”

  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出现了重大伤亡,这比当面被击败还要让人难以接受。而现在听怀恩的语气,他是准备豁出去了。“哪怕战至最后一人”,这既是怀恩的态度也是他的决心。

  相同的敌人,为什么学兵军对上就能摧枯拉朽,美军对上却举步维艰。这个问题麦克阿瑟和怀恩也曾经深入探讨过。曾经他们以为是装备上的差距造成的,战术,美国人可不认为他们的战术素养和指挥水平比中国人差。后来,见证了太多美澳联军的失败和学兵军的胜利,他们终于承认,他们败在战斗意志不如学兵军上。直白点说,就是美国士兵不如中国士兵不怕死。对生存权理解上的不同,或者说对生命的态度不同,美国人虽然不怕牺牲,但是却更追求有意义的牺牲。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有意义的牺牲和逃避牺牲两者之间实在是太容易混淆了。于是,尊重生命往往就成了他们逃避硬仗、惨仗的借口。

  世界上所有国家军队的惯例,战事无论胜败,之后都会总结经验。曾经,美国人总结对日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漠视生命的态度,再加上手上有足够多的南亚土著炮灰。于是,“我们的指挥官不想做无谓的牺牲”就成了推卸责任的借口。他们却不想,真正从尊重生命的角度,美国人就一定比南亚土著比日本人高一等吗?

  终于,在大量的残酷事实面前,麦克阿瑟不得不承认:相比中国士兵,美国士兵在英勇无畏上确实有所欠缺。然后他又找原因,认为或许是因为不是本土作战,士兵的国家使命感不高,这才导致他们在战场上患得患失,不肯做殊死搏斗。

  原因找到了,如何改进却成了问题。毕竟,人灵魂深处的有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而从国家尊严以及士气的角度,麦克阿瑟也不愿意承认他们之所以打不赢日本人是因为士兵们更“尊重生命”——说得好听点是尊重生命,但是谁又能说不是贪生怕死呢?

  作为麦克阿瑟的得意门生,怀恩清楚老师正面临的这方面的困扰,一度也积极的帮忙出谋划策,想要帮忙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在,在白流苏的最后通牒下,在国家尊严面前,他不再走温吞吞的理论路线,横起心决定采取粗暴策略!或许在他想来,论不怕死精神,美国大兵并不输于任何国家的士兵吧!

  事实真是这样吗?

  第2473章 又是一个措不及防

  依旧是炮火准备,然后坦克开道战车跟上,再然后,以排为单位,荷枪实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猫着腰摸了上去。和之前约翰团的有所不同,也许是忌惮那突如其来的爆炸,美国大兵们显得特别的谨慎,不少人走一步看三步,在军官的催促下这才继续前进。突如其来的爆炸确实给美国人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便是怀恩中将到现在也没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反坦克地雷的嫌疑最大,但是,难道日本人研制出了新型产品,否则的话怎么解释那放大了的破坏力还有爆破范围?不是反坦克地雷的话又能是什么?电子遥控炸弹?时间不容许怀恩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终于,他摇摇头放弃了追根问底。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在他的授意下,这一次担纲进攻的昂克斯团战车和步兵之间拉得很开,战车在前进过程中还不时的朝可疑地点进行射击。同时,喷火兵也调到了一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日军隐蔽射击孔。

  无名高地的海拔高度在六千米左右,坡度在十五度到二十之间,并不存在攀爬上的难度。当然,因为是仰攻,所以进攻一方难度要大一些。之前约翰团遭遇突袭的地方距离前进阵地大约两千米左右,故,当昂克斯团缓慢的前进到这个点的时候,怀恩也好,后面黄帝号航母的舰桥上拿着望远镜远距离观战的金和布莱克也罢,他们的心都悬了起来,就担心之前的一幕会再次发生。

  后方观战者都悬着一颗心,前线指挥作战的昂克斯的心弦更是崩得紧紧的,乃至于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就在这种令人压抑的气氛中,昂克斯团近千余人缓慢的又向前趟出了五百米左右。怀恩见状心弦不禁为之一松,然后他正欲命令二线部队跟上,突兀的强生响起,然后是剧烈的爆炸声。“shit!”他脱口骂道,赶紧循声望去,却见昂克斯团所在的地方已经为烟火所笼罩,从他的视角,原本毫无异样的山体上忽然多出了若干个射击孔,这些射击孔朝外喷吐着火舌,在它们前方或者下方,昂克斯团的士兵们或直接被打倒或主动趴在地上,前进的势头一下子就被遏制住了。怀恩立刻将话麦举到嘴边,按下送话键吼道:“昂克斯,用喷火器招呼日本人!注意保护战车,各排之间注意掩护。”

  “日本人果然没有放弃无名高地的意思。”他的身后,参谋长薛思兰说道:“早一点发现敌踪也是好事,至少我们的士兵清楚接下来将要做什么。”

  怀恩没有接话,而是拿起了望远镜。此战干系太大,哪怕是为自身前途考虑他也绝不容许失败。因为之前约翰团败得太快,所以他的心中对此战的难度已经重新进行了估测。在他的潜意识里,昂克斯团还允许失败,但是必须给他时间找到日本人的罩门。

  和薛思兰的反应一样,当日军隐蔽射击孔暴露出来以后,金和布莱克也松了一口气。之前约翰团遭遇到突袭虽然伤亡不大,但是因为日军的攻击手段太过诡异,因此更能打击士气。而现在,日军终于现出端倪,战争算是走上了正轨,虽然不能确定已方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但是因为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正常的战争方式,所以他们反而会产生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第一次瓜岛战役中,学兵军先是用饱和轰炸和炮击摧毁日军构建的地面工事,然后又灵活应用喷火坦克和喷火兵,让日军辛苦构建的地下防御工事无法发挥作用,从而摧枯拉朽的取得了胜利。对这一战,美国人印象深刻,麦克阿瑟并组织参谋人员进行学习,将之消化吸收为己用。所以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建制中,喷火兵种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此战之前,怀恩的第114师没少进行喷火作战方面的训练,所以,他的命令才传达下去,昂克斯立刻坚决的予以了执行。

  “火力掩护!”昂克斯挥舞着冲锋枪大叫,美军大兵们缩在坦克和装甲车还有一些石头后面,开始向日军现出来的隐蔽火力点疯狂射击。“上!”昂克斯又朝身后的喷火兵小队挥挥手。该小队的指挥官,一个名叫亚瑟的连长应一声,带着几十个喷火兵开始对最前方的几个日军射击孔进行喷火作战。

  几道火舌喷吐出去,立刻,几个射击孔里面就传来了不似人声的惨叫声,紧接着,这几个射击孔便不再有火舌喷吐。

  “good!”昂克斯赞一声,又朝右手边一指。

  亚瑟心领神会,他正欲转身,其左手边传来了枪声。距离他不过十米左右的一处山地上忽然裂开了一道小口,一支十五式半自动步枪的枪口伸出来,“突突突……”他胸口中弹,惨叫一声倒在了血泊中。与此同时,他左手边的一个喷火兵背上的喷油桶被击中发生了殉爆,“轰”的一声巨响,这个喷火兵还有他身边的几个战友一同被点燃,有一个更是被气浪直接掀飞。

  昂克斯见状不禁睚眦欲裂,大吼一声:“狗娘养的!”冲锋枪指过去就是一通狂射。此时他与那个射击孔的角度在三十度左右,这样的射击当然毫无效果。就在他疯狂的进行射击的时候,他们所在的地方,日军更多的隐蔽射击孔露了出来,而每新增加一个,对美军来说就意味着又要有几个人被措不及防的杀死。在昂克斯上方大约二十米处忽然暴露出一个射击孔,一个士兵为了掩护他将他扑倒自己却被射成马蜂窝以后,昂克斯终于冷静下来。他呼喊通讯兵,让他讲话麦递过来,要通怀恩,大吼道:“将军,我们陷进日本人的陷阱了!到处都是隐蔽射击孔,日本人已经将这座山给挖空了!”

  对美国人来说又是一个措不及防,更惨的是,昂克斯团最终撤下来的时候只余三百人不到,坦克和装甲车同样一辆未能安全撤回。

  第2474章 山下的诡计

  经过又一轮失败以后,怀恩终于确认,无名高地上确实存在着日军,而且人数还不在少数。这是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因为已经可以清楚的是,无名高地的日军在之前那么猛烈的轰炸和炮击中都能安然无恙,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还想依赖轰炸和炮击进行清除,那么除非使用非常大的量,那么基本上不存在这个可能。非常大的量?这个极限在哪里?值盟军各个战场都陷于苦战,弹药补给都只能勉强够用的情况下,别说支援部队来自中国,便是美国人自己的,怀恩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够说服。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参战的美军数量并不是很多,便是这些人全部战死,对澳洲美军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再者,他们打不下,后面还有中国人和法国人。

  也许,现在最明智的选择是主动退出让中国人接手,可是真这样做的话,往小了说自己的前途就此玩完,往大了说,这对美国的形象将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怀恩这样想着,不禁回头朝不远处停着的黄帝号航母看了一眼。美国政府愿意为英国、苏俄、中国等国家积极提供援助,愿意加入大西洋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一者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再就是有一战成功的例子在前,罗斯福为首的美国军政高官觉得这将又是一个机会。怀恩的政治觉悟不低,他自然能够想到这些。只是,因为德日的强大,因为学兵军的异军突起,现在情况却偏离了政府预设的轨道。怀恩知道,白宫已经在着手应对战后中国的崛起,而麦克阿瑟总司令之所以迫切的想要抓住机会打一个翻身仗,应该正是受到了来自白宫的压力。所以,现在他所能做的就是像他之前所说的那样坚持到底。

  昂克斯和约翰一样,出战前虽然心中略有忐忑,但更多是充满了野望,希望借此一战能成为美利坚的英雄。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太过残酷了些。带着几百个伤痕累累的手下撤下来,昂克斯一头撞死的心都有。“将军,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觉得,我们也许应该考虑在半山腰炸出个洞来,找到日本人地下工事的入口!”他冥思苦想以后,想到一条对策,向怀恩求战。

  昂克斯的话让怀恩回到了现实。昂克斯的建议确实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试一下似乎也未尝不可。怀恩和薛思兰商量了一会,联络陈师昌,再次请求定点火力支援。“总司令,我现在可以确定,日本人已经将无名高地挖空了。我们决定进行定点爆破,找到一个入口,和日本人进行巷道战。”有求于人,再加上为已部表现感到羞愧,怀恩语气十分客气,不再称呼陈师昌将军,而是尊称其为总司令。

  陈师昌似乎很好说话,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于是,十分钟以后,在昂克斯的指引下,黄帝号航母舰队的三艘重巡的主炮同时对无名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地区进行了密集炮射。炮击持续了大约一刻钟,然后,昂克斯带着大约一个营的美军带着大约半吨的炸药箱那片地区发起了冲锋。

  日军在面海这一面布置有大量的瞭望哨,所以美军的这一行动并没有能瞒过山下独夫。接到报告,洞悉了美国人的打算,山下嗤笑道:“痴心妄想!那就正式开始吧!”然后他拿起电话,下令道:“全部都有了,把美国鬼子给我赶到海里去!”

  怀恩说无名高地上下全部由日本人的射击孔,这本是他的夸大之词,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似乎验证了他的先见之明。当然了,从怀恩的角度,他恨不得甩自己几个嘴巴好杜绝这种猜测成为事实。

  和前两次不同,这一次枪声一响,昂克斯所率领的那个突击营就被日本人给包围了。上下左右,突击营的四面同时响起枪声,结果就是,昂克斯在组织爆破兵强行爆破了部队所在地区的十几个射击孔以后不得不收缩兵力进行防守,然后就被日军火力封锁在那片地区进也不得退也不是。

  这一次,怀恩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派出兵力增援。日本人忽然暴露出了全部的实力,在已方意图已经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怀恩不禁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定点爆破战术确实能够破坏日军的防御布置。在他的严令下,美国大兵还有澳洲大兵前赴后继的向突击营所在的地区冲了过去。同时,一个又一个日军射击孔被炸开或者被喷火器烧成死地。不过一个小时,在前进阵地通往突击营所在地区的山地上,美国人和澳洲人就丢下了不下一千具尸体,而日本人的射击孔也被破坏得七七八八,乃至于山下独夫不得不下令炸开一个隐藏的出兵通道,派出一个中队的鬼子进行反冲锋。

  山下独夫这么做,让怀恩对之前的判断更加深信不疑。日军主动炸开的出兵通道在他看来就是日本指挥官的昏招,是他们的机会,于是自以为抓住日军命脉的他孤注一掷,下令全军发起冲锋,战斗登时进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