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7章(1 / 2)





  有地地导弹这样的“大杀器”在前,之后的参观,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斯大林便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乃至于心不在焉。而在当天晚上,他们便相继向欧阳云发出举行私人会晤的请求。

  欧阳云接到报告,笑了。他让宋子文安排这一行程,目的正是用地地导弹吊起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的胃口,然后才好掌握主动,将会谈进程导入利于中国的节奏。现在看来,这一策略显然是成功的。

  第2421章 重要

  对于这次会谈,欧阳云最担心的莫过于斯大林是否肯同意将《中苏重庆协议》公开化。《中苏重庆协议》一旦公开化,也就意味着将受到国际舆论的监督,届时,即使斯大林耍流氓,死皮赖脸不承认,中方大义在手,也能保持深究的权利。为了让斯大林妥协,欧阳云没少费心思,而地地导弹便是他首先拿出的足以吸引眼球的一道诱饵。

  美英苏三方相继发出要求私下会晤的请求,欧阳云出于现实考虑,却都没有正面给出回应。不过因为他也没有将话说死,所以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虽然心中焦急,却依旧抱有希望,这就保证了次日正式会谈气氛的浓烈。中方主导的会议,中国战场自然排在第一位。而作为中国战场盟军最高统帅,欧阳云按例就中国战局向美英苏三方做了介绍,最后并充满自信的放言:最多再有一年时间,中国必能彻底击败日本,将日军驱逐出中国领土,光复全部失地。中国战场这种状况,并不需要其它盟国的援手,中国战事也就在欧阳云单方面的阐述后告一段落,进入澳战和太平洋战局。澳战和太平洋战局现在由美国人负责,罗斯福当仁不让的接过了话语权,不过因为澳战和太平洋战局现在盟军一方糟糕的局势,这对于罗斯福来说却不是个好差事。不同于欧阳云的侃侃而谈,罗斯福的表现颇让人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作为一个政治家,罗斯福的基本功已经修炼到家,所以自始至终,虽然他的阐述中几乎没有多少胜利的消息,相反是困难重重,好像澳战和太平洋战局随时都会崩溃似的,他的脸色却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讲述完澳战和太平洋战局糟糕的局势以后,罗斯福接下来分析了这两个战场的重要性,提出,值轴心国中德国风头正劲之时,盟军对德日意三国的态度有所区别,当前应该优先解决三国中相对势弱的一方日本。而只要优先解决掉日本,那么盟军就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德意,也才能赢得这场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罗斯福话没说完就遭到了斯大林的强烈反对。斯大林的理由也很充分,他认为日军在中国战场的表现已经证明日本根本根本就不具备威胁世界和平的能力,相反,德国,才是世界和平最大的敌人——“我们应该看到,在北非、中东还有苏俄,德军都掌握了主动,德军只要在这三个战场中取得任意一场胜利,诸位,届时世界格局将会怎样你们有想过吗?”斯大林有备而来,说到这里令手下取出一副世界地图,然后就着这幅地图进一步阐述放任德军不管的危害性。最后他说道:“为了世界和平,苏俄人民愿意做出牺牲,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任由德国发展下去,我们还能击败它吗?欧阳总司令,我承认,贵国国防军现在的战力相当强,可是请问,您觉得单凭贵国能够击败德国吗?”

  中国现在具备击败德国的能力吗?这个问题欧阳云当然有想过,而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现在的德国,称其为军事怪物也不为过。正规军就有一千万,而再加上占领各国的扈从军,总兵力在一千八百万人左右。中国现在有多少军队?学兵军一百二十万足有,国防军三百万左右,再加上共产党和晋绥军,兵力刚刚五百万左右。兵力对比是一个方面,再看看武器装备,德军的战机和坦克保有量一直在五千架“辆”以上。中国呢?学兵军和飞机和战车工业发展算迅速的了,产能也不低,但是截至目前,其保有量也就在千架“辆”左右,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上的选手。当然,数字始终是死的,德军兵力虽优,先进武器装备也多,可是其要兼顾的战场也多,平摊下来,中国就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且,在核心军事技术上,中国其实是走在德国前列的。这算是欧阳云不惧德国的底气,不过正如斯大林所说,一旦放任德国不管,任其先解决英国和苏俄,届时中国还真不具备单独面对德国的能力。

  斯大林的这个问题十分尖锐,欧阳云一下子似乎被问住了。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人和苏俄人是有着共同立场的,所以,虽然罗斯福频频以目示意丘吉尔,后者却好像没看见似的,始终保持着沉默。

  欧阳云沉思了一会,慢慢道:“当前的德国,我们四国任何一家,都不具备和其单打独斗的能力。如斯大林总书记所言,我以为,我们确实不能坐视德国一家独大。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已经做出表率,诸位想必已经看到,虽然我们国内战场局势依旧紧张,但是我们依旧组织了相当规模的远东远征军远征苏俄……我以为,当前盟国战略重心,应该对有德国参与的战场有所偏重。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忽略澳洲和太平洋战场。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两个战场于盟国而言同样重要……”

  欧阳云这一番长篇大论下来,斯大林和罗斯福心中都翻起了白眼。欧阳云太狡猾了,他在苏俄战场重要还是澳洲和太平洋战场重要这个问题上根本就没给出具体的立场。他们知道,欧阳云这是在等待他们开出价码呢。从斯大林的角度,他之所以在这样的场合强调苏俄战场的重要性,自然是希望以《重庆会议》的名义定下中国国防军出兵苏俄这件事,令此议更具合法性。由此可见,时至今日,他依旧不想放弃远东那大片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的领土。从罗斯福的角度,他其实并不是太在乎再付出多少军费和援助,可问题是,欧阳云其人贪得无厌,他必须借这次会议定好价位,以免他再临时加码。毕竟,他这个总统还是要兼顾到纳税人,特别是那些纳税大户的利益的。

  与会四方各存心眼各有所求,这自然难免发生矛盾。于是这一天的会议进行的时间虽长,最终却没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决议。这似乎昭示了,重庆会议必然将是一次时间超长的扯皮会议。

  第2422章 许可证

  哪个战场更重要,必然将分得更多的资源。这场世界大战进行都现在,于盟国而言实际上已经到了存亡时刻,所以已经到了无法再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了。与会四国领导人对此严峻形势应该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而相比较而言,就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程度上,美国政府无疑排在了最前列。可以说,之前几大战场之所以能够在轴心国猛烈的攻击下苦苦支撑,就因为有美国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战争物资。而现在,这一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人依旧还是盟军最大的战争物资提供方,但是其重要性却下降了。中国,一度是美国重点援助的对象,但是现在,因为在先进武器技术上远远走在了其它国家的前面,部队战力也相应的得到提高,中国却成了除美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资源输出国,甚至于在英国人和苏俄人心中,其重要性犹要胜过美国。

  曾经,因为资源都在美国人手上捏着,所以美国人说哪里重要,哪里就能分得更多的战争资源。而且那个时候,美国人一只手就将太平洋战局给掌握了,本土安全也没有遭到威胁,所以美国人在保持同盟国身份的同时,其实又保持着一种超然态度,可以相对平淡的看待其它盟国战场。现在这一情况同样发生改变,本土遭袭,特别是引以为豪的武器装备不再足以压制德军和日军的同类型的武器装备,这让美国人心中充满失落感的同时又有深深的恐惧,不知道这场战争将会将国家带往何方。

  相比美国,中国的处境却好似掉了个个。没错,中国还有大片的领土被日军占领着,而且中国的贫穷已经出了名。可不同的是,现在的中国正走在胜利的路上,不仅国内战场掌握主动,便是在海外战场也同样保持了优势地位。再者,实战已经证明了学兵军制式武器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客观而言,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中国一定能够取得中日战争的胜利。至于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交锋将会是何种结果,英美苏三国哪怕是出于自身目的,也只能希望中国能够获胜。

  正式会谈进入第五天,当天晚上在重庆的南山温泉,欧阳云、罗斯福、丘吉尔并斯大林,欧阳云和罗斯福居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分坐左右,四个人围着一张条形茶几,在四个翻译官的陪同下,终于就主次战场的问题达成了共识。

  这份共识认定,中国战场、北非战场、苏俄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为第一主要战场,澳洲及中南半岛、菲律宾、新几内亚等则并入太平洋战场,盟军当前的任务是确保这几个战场能够维持当前战线,同时寻求突破。四大主战场之外,中东、欧洲则被定义为次要战场,中东,盟军将会分阶段放弃目前防线,同时在伊朗和阿富汗构建防线,以防止德军继续东进;欧洲,以破坏德军战争潜力为目的,依旧实施游击战。

  主次战场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战争资源的分配了。说是分配,并不是说受益国就可以不给钱。钱照样得给,而之所以用上分配这个词,盖因为现在整个同盟国中,有军工生产能力的就中美两家,而实战已经证明,美国的武器装备并不能适应新的战争形势,问题就来了。中国出产的武器装备性能没得说,问题是中国的军工产业规模就这么大,僧多粥少根本不够分,矛盾也就产生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亲眼看到了性能比v2先进的地地导弹,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对中国武器的先进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学兵军制式武器也就成了香饽饽。本来,美国虽然有从中国买进武器的想法,还仅限于飞机,现在,美国人猛然发现坦克、导弹甚至枪支、火炮,中国生产的都比本国的要高一个档次,他们顾不上矜持,也开始出手争抢。

  中国的军工业说白了就是学兵军的军工业,学兵军的军工才发展几年?就从35年算起也不过才8年,8年能干什么?似乎能干很多事,可是联想到学兵军什么都是白手起家,发展的又都是规模军工,那能发展到如今规模已经足以让国人引以为傲了。关键在于这依旧解决不了问题哪!

  会谈再次陷入僵局。中国方面勒紧裤腰带能拿出来的金雕也就一百八十架、山魈坦克也就两百二十辆,别说三家分了,在罗斯福看来,这个数字再翻三倍都不够单单武装澳洲美军。罗斯福不客气,丘吉尔和斯大林同样不示弱。北非战场,英军乃是主力,而因为缺乏可以匹敌德军战机和坦克的同类型武器,英国人举步维艰,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英国人老牌殖民帝国,资本雄厚,争执到最后,丘吉尔咬牙加大价码,称愿意在原来价格的基础上加价三成,请欧阳云务必考虑到北非英俊的艰难处境,将这批武器优先供应英军。为了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将来的国际地位,欧阳云这一次也下了本钱,这一次拿出来充作分配资源的武器装备,其价格要比平时低三成左右。而在丘吉尔和罗斯福心中,欧阳云贪得无厌乃是出了名的,丘吉尔来这么一手也算是投其所好。

  丘吉尔放出这样的话,欧阳云反而不好意思了,摸着鼻子道:“这不好吧?!”

  英美苏三国,苏俄的经济情况最糟糕,当然,这不是说苏俄人没钱,问题在于那都是公共财产,哪怕是斯大林这个总书记,也不敢轻易动用。听了丘吉尔这番话,斯大林来火了,他拍着桌子道:“首相先生,这是战争资源,不是黑市交易,你这么做居心何在?难道说英国不是同盟国成员吗?”

  丘吉尔正要反唇相讥,罗斯福对欧阳云道:“总理先生,您看能不能这样?贵国以许可证的方式向我国输出这些技术。”说着他看了其他三人一眼道:“我们美国的军工企业有大量的剩余产能,如果我们美国军工企业都转型生产学兵军制式武器,我想一定能够满足盟军所需。”

  罗斯福的这个建议,欧阳云有考虑过,可问题是牵涉面太广,他却不敢贸然开这个口。而现在罗斯福先提出,他就好讨价还价了。

  丘吉尔和斯大林听了罗斯福这番话,立刻意识到这么做的好处,登时都不说话了,转而看着欧阳云。

  第2423章 流星天降

  许可证制度,这是因为美苏冷战才有的产物,美苏两国为了拉拢各自阵营中的国家,特别允许某些国家可以生产本国独有的高端武器,从而给这些国家学习甚至窃取高端技术的机会。欧阳云沉思了一会给出答复:“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如何保护输出国的知识产权呢?与这些武器装备相关的专利,并不完全归联合政府所有,我们总得给其它持有者一个交代。”

  知识产权,这同样属于一个后世才有的名词。欧阳云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罗斯福等三人非但没感到不快,反而面露喜色——倒不是罗斯福还有丘吉尔、斯大林“犯贱”,实在是他们太渴望得到中国的高端武器了,而欧阳云既然肯提出这个问题,那至少说明,他是赞同许可证制度的。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都不是第一次和欧阳云打交道,再加上三国情报部门早早的就建立了有关欧阳云的个人情报档案,所以对于欧阳云也算是有着一定的了解。欧阳云自己不知道的,在三国情报部门为他设立的档案中有关他的评价,那真是一个惨不忍睹。实在是三国政府在与学兵军打交道中吃亏太多了,乃至于虽然三国情报部门负责这项事务的官员并无交集,却心有灵犀的得出一致结论,认为欧阳云个性当中有贪婪性,而且擅长捕捉机会,很擅长雁过拔毛。

  许可证制度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相对之前主次战场的划分还有战争资源的分配而言算是一个比较愉快的话题,最少罗斯福还有丘吉尔包括斯大林都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不知不觉间,又三个小时过去了,而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皆无睡意,相反精神还不错。他们有理由高兴,因为在罗斯福一而再再而三的蘑菇下,欧阳云就导弹技术问题终于让步了。美英苏三国里面,美国因为金雕技术的转让,其实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导弹技术,不过这和射程可达一千五百千米的远程地地导弹技术而言,却实在是不堪一提。而或许正因为已经尝到了导弹的可口滋味,罗斯福对地地导弹技术也最渴求。在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加上后来丘吉尔还有斯大林都加入进来,欧阳云表示,转让地地导弹不可能,但是可以考虑出售一部分。

  “这项技术我们也没完全掌握,所以抱歉,我们并没这个能力提供全套技术。1500千米的射程,想要确保一定精确性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以为远程地地导弹的实用性并不大,其投入实战的意义,更体现在威慑性上。”欧阳云很诚恳的指出地地导弹的不足,并善意的提醒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犯不着花这个冤枉钱。

  欧阳云这回说的还真是心里话,毕竟这事关国家声誉。然而奇了怪了,他越是如此,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斯大林越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欧阳云最终也吃不消他们的轮番轰炸,无奈同意先向美国支付一百枚,向英苏各支付五十枚。

  这件事情谈妥已经是凌晨三点钟左右,当陈佳瑶带人端上点心和稀饭的时候,欧阳云对罗斯福道:“总统先生,我曾经承诺过,要日本人为滋扰您重庆之行付出十倍的代价,请您拭目以待吧,今天白天,我会给日本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罗斯福来了兴趣,问道:“总理阁下,您准备这么做?”

  欧阳云微笑:“就让日本人来帮我们验证一下‘流星’地地导弹的威力吧!”

  欧阳云用英语回答,罗斯福和丘吉尔没用翻译就听懂了,两个人眼睛一亮,罗斯福说道:“流星地地导弹?”

  “是,我决定命名该款地地导弹为‘流星’,明天,我们就看看流星的远程打击能力。”

  身为中国实际上的政府和军方最高决策者,欧阳云的话,现在足以当得上“君无戏言”一说。罗斯福闻言再无怀疑,他凝重的点点头道:“好的,那我就拭目以待。”

  当天上午九点多钟,浙江象山县东郊,王老根正字啊地里劳作,忽然感觉到地面有强烈的震感传到脚面,他本能的以为地震了,心中大惊,脱口就喊:“不好啦,地震啦!”喊着,他就想往家里跑,然而,他这边才直起身就听见了沉闷的“打雷声”,他循声望去,眼睛里就多了一个正在迅速爬升的火球。“那是什么?”他惊呼道,看向不远处的同村村民王天峰。

  王天峰比他胆大,见识也广一些,马上就联想到了前几天经历的一件事情,道:“也许是学兵军又在试验什么新武器吧?”

  “什么新武器?这动静也太大了!”

  “东京越大越好,才能早打败鬼子!”

  两个王姓村民看到的正是流星地地导弹发射的情景。流星地地导弹,速度每秒钟5.6马赫,最大射程1500千米,而这一次运到象山县的一共有51枚,由最高统帅部直属特炮部队第一独立旅负责具体操作。这正是欧阳云兑现十倍报复日本人的具体行动。

  受技术条件限制,现在的流星地地导弹尚不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那么以距离象山大约1400千米的日本城市大阪为打击目标,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51枚流星,点火成功的有46枚,其中,只有31枚成功的砸中了大阪。成功率有点低,不过考虑到此乃流星地地导弹的首秀,这已经堪称一个不错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