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0章(1 / 2)





  是役,大和号航母舰队,除开早早见势不妙掉头就跑的突袭舰队,其主力舰队,最终只逃脱了三艘潜艇和五艘驱逐舰。包括大和号航母在内,所部总共七艘航母,被击沉一艘,自沉三艘,剩下的包括大和号航母在内的三艘,则悉数被学太平洋舰队俘获。战列舰方面,学兵军则只俘获了一艘扶桑号,其它四艘,要不被击沉,要不就自沉。十二艘重巡,全部被击沉或自沉。另外,学太平洋舰队还俘获了两艘补给舰和七艘驱逐舰,两艘登陆舰。战机方面,日军逃脱出去的倒有不少,不过,因为其中相当一部分只能就近迫降在德延纳岛等岛屿上,最终活下来的却不到二十人,战机更是损失殆尽。人员方面,日军的损失就太惨重了,所部将近四万人,最终只有不到七千人逃了回去,刨去被俘的万余人,直接丧命此役的,超过了两万人,其中还包括南云忠一在内的八位将军。

  与大和号航母舰队的损失相比,学太平洋舰队的损失就太轻了,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航母,仅有三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有两艘并不影响正常作战;战列舰,一直处于第一线的北京号遭到了重创,不过却远没到需要自沉的地步;二十五艘重巡,最终被击沉的不过区区两艘,其它的虽然各有损伤,但是却大多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驱逐舰和护卫舰,前者损失一艘,后者损失较大,一共损失了十二艘,不过与其取得的辉煌战绩相比,这种损失几乎是芝麻换西瓜,更彰显其光荣;潜艇的损失同样较多,一共达五艘;战机方面,与大和号航母舰队相比,那又是一个悬殊的比例——总共只损失了一百六十九架;人员方面,这算是唯一令欧阳云心痛的,一共牺牲了将近四千人,其中包括一个少将和六个上校。

  美国,英国,德国还有苏俄,都有高度关注这场旷世海战。当与此役相关的数字报告被公诸于众,列强们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的民众,先是被震惊,然后就是五味陈杂。当然了,身为同盟国一方的,五味里面自然以狂喜居多。而作为轴心国的领袖,德国人看向东方的目光却警惕了许多。

  “如此大胜,当浮三大白!”

  “辉煌的胜利!”

  “还有比这更振奋人心的消息吗?”

  “学兵军万岁!总理万岁!壮哉我太平洋舰队!”

  “中国之羸弱可欺,追根溯源在于甲午海战失利于日联合舰队,而今日,我太平洋舰队全歼倭寇之大和号航母舰队,并俘获其旗舰大和号航母舰队,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家将从此走向强盛呢?”

  ……胜利的消息被公诸于众,重庆,广州,福建等联合政府控制下的区域大城,民众们沸腾了,各种庆祝活动纷至沓来,因为日军的秦岭作战而颓丧的民心士气,瞬间变得蓬勃激昂起来,联合政府、欧阳云的权威性,也终于稳固了下来。

  时值中原大饥荒肆虐之际,中国太需要这场胜利了。联合政府挟此声势,发起了切题的募捐救助活动。值国人心气最凝聚之时,此举果然收到了奇效。联统区的百姓纷纷捐钱捐物捐粮,短短旬日间,募集所得的资金居然达到了八亿学元,粮食更超过了百万吨。这其中,学兵军特区的贡献犹大,光是广东一省,捐献的资金就达到了五亿八千余学元,粮食也超过了四十万吨。

  欧阳云当初力排众议在学兵军特区施行藏富于民的政策,如今果然收到了奇效。

  中国之外,英法美苏等国同样对帝汶海海战进行了连篇累述的宣传和报道,视之为盟军在世界战场上取得的最辉煌的胜利,希望藉此提升本国的民心士气。同时,各国元首也纷纷致电重庆向联合政府表示祝贺。

  华盛顿,白宫,罗斯福坐在轮椅上,正在聆听着海军部长诺克斯的报告。这是一份关于学太平岩舰队舰船组成的调查报告。帝汶海海战大捷,诚然是盟国的一次重大胜利。然而,因为美国自己的太平洋舰队在与日联合舰队的较量中屡屡落败,现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便有国会议员提出了一个比较敏感的议题:学太平洋舰队装备的舰船,特别是航母和重巡,绝大部分都出自美利坚,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屡屡失利,中国人反而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呢?是战术层面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将最好的战舰都给了中国人?

  最后一个问题,对罗斯福而言,实在是太诛心了。要知道,他正是将这些舰船交换给学兵军的最终决策者。

  早在学太平洋舰队建成之初,美国政府高层就有不少人产生了前驱狼后患虎的焦虑,担心纵容学兵军大肆发展远洋海军有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远东利益。值美太平洋舰队失去战力之际,学太平洋舰队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自然令他们加深了这种忧虑。

  美国为什么能够取得如今的国际地位,不就是赖于一战时是在各国都打疲了的情况下加入进去尽收渔人之利么?有这么鲜活的成功前例放在眼前,美国人自然希望藉这一次世界大战让国力和国际地位更上一层楼。而现在事与愿违,反而便宜了中国人,这自然不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战舰都来自我们美国?”

  “航空母舰的比例还要高些。”

  “你怎么看?”罗斯福目光炯炯的看着诺克斯,问道。

  诺克斯沉吟了一会道:“国会那帮人只看到结果,并不了解具体的过程。诚然,帝汶海海战,航母的作用无可取代,但是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战绩,关键在于他们拥有一种新型武器。”

  “你说的是海神舰舰导弹?”

  “总统,您已经知道了?”

  “是魏德迈将军告诉我的。将真相告诉国会吧,是时候让他们清醒了。”

  “您的决定是正确的。”

  第2334章 列强反应

  美国人心头只是五味掺杂,苏俄人和英国人则直接羡慕嫉妒恨了。而在羡慕嫉妒恨之余,丘吉尔和斯大林也开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他们皆意识到,再也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这个东方大国了。贫穷、野蛮、落后,曾经是中国的代名词。而现在,虽然富裕依旧和这个古老的国家挂不上钩,先进却已经成了西方国家的共识。

  从盘尼西林开始,然后是晶体管,再然后是电视机、坦克、飞机、雷达等等。当盘尼西林问世的时候,西方人还能用中国人撞了大运来形容,现在,在学兵军的军事科技和电子科技完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纵然他们不愿意承认,却也知道,这和运气实在没半毛钱的关系,在这些方面,中国事实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英国人和苏俄人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美国因为太平洋舰队遭到了日联合舰队的重创,国内新生产出来的战舰,不得不都用于填补这一损失,如此一来,大西洋舰队迟迟得不到新鲜血液,已经不复当初对大西洋的绝对控制权。那个时空,隆美尔之所以在北非战场败于蒙哥马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美大西洋舰队。现在,阿拉曼战役虽然如期发生,结果却是两样,蒙哥马利未能挫败隆美尔,北非战局依旧云雾笼罩,走向不明。英国目前用兵最多的便是北非,北非战局不明,英国女王政府屈居印度,复国看似便遥遥无期。与英国人相比,苏俄人的处境更加糟糕。德空军喷气式战机已经服役,再加上地对地导弹成批量的投入使用,苏俄的军事工业基地遭到了覆灭性的打击,现在,苏俄人已经失去了和德军进行区域决战的能力,而只能以游击战保持有限的抵抗。

  英国人和苏俄人一开始都极端排斥中国,原因无外乎领土利益。英国连学兵军进入缅甸帮助其抗击日军都要再三抗议,认为中国侵犯了其国家利益,自然更舍不得香港了。苏俄一直视外蒙古为其远东的外围防线,可以有效的帮助苏俄抵抗来自东方和南方的敌人,再加上其远东国土基本上都从中国强取豪夺而来,本就担心中国政府会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愿意主动给中国人这个机会。

  英国人和苏俄人皆以强国自居,不愿意向中国这个传统弱国低头,奈何形势比人强,眼看着中国在各个战场捷报频传,自己却有苟延残喘之势,终于,他们忍不住了。就在帝汶海海战结束的第二个星期,先是英国向重庆派出了原印度英军总司令维维尔为团长的军事代表团,紧接着,苏俄也向重庆派出了同等级别的军事代表团。

  此时的印度洋上,塚原二四三担任司令官的日武威号航母舰队已经撤回了珊瑚海。而小泉敏一郎为司令官的武久号航母舰队,也一改之前的行动方案,航母等水上舰船悉数停在了新加坡沿海,只出动了相当数量的潜艇部队执行原攻击卡拉奇的计划——

  日本人被海神吓住了。

  帝汶海海战,看似只是发生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规模稍大一点的战役,实际上却对当前的二战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因为帝汶海紧邻澳洲战场,于正在澳洲鏖战的美日澳中四方而言,其影响又是直接而起决定性作用的。

  据战后的初步统计,日大和号航母舰队是役一共损失了六百五十四架战机,其中包括两百余架五十特攻机。

  五十特攻机,用美国人的话来形容,乃属于非人道反人类的邪恶武器。而日联合舰队之所以能够在与美太平洋舰队的较量中胜多败少并最终将之击败,就因为该型战机全面压制住了美太平洋舰队的航母舰群。五十特攻机,日本现在总共只装备了六百架不到,现在一下子去掉超过三分之一,再加上中国战场又分去了将近三分之一该型战机,这意味着日联合舰队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威慑力直接下降了一半。

  澳战,美澳联军为什么屡战屡败?原因就在于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而现在,随着学太平洋舰队加入战局,并事实上已经夺回了相当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可以预见的是,澳战格局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

  山本五十六和日本军部的一帮大佬们信心十足的发动印度洋攻略,本是指望着全歼学太平洋舰队,从而独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孰料,双方第一番交手,日联合舰队就损失了三分之一强的战力。因为南云忠一最后关头发回的那份电报,可以想见的是,在找到克制海神的办法之前,日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明知不敌却逞强好胜,这是蠢猪才会做的事。山本五十六等人悉数大和民族的精英,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只是,难道就这么放弃澳战取得的成果,使得之前大半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吗——东京,就接下来的澳战部署,日本军部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内斗。

  印度,本地治里,法国流亡政府随英国女王政府来到印度以后,这里就成了“战斗法国”名义上的中枢。“战斗法国”,全名“战斗法国委员会”,脱胎于“自由法国民族委员会”,其领袖为戴高乐将军。

  因为欧阳云这个穿越者的金手指,这个时空,法国的抵抗组织中多了昂波斯这一系的“复国军”。曾经,戴高乐是希望将“复国军”纳入麾下,从而形成统一的抵抗战线,以待时机发起复国战争的。为此,“战斗法国”没少和学兵军、“复国军”打嘴仗,甚至于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私底下还做了不少小动作。当然了,复国军在学兵军的帮助下,其实力要远超过战斗法国,所以最终,戴高乐也没达成目的。反而白白的拉大了和复国军之间的鸿沟。

  复国军派员参加援澳军团之初,戴高乐深为忧虑,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阴谋,复国军最终的命运将会沦为中国人的炮灰。为此,他还特地写信给昂波斯,为其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提醒昂波斯要小心别上了中国人的当。

  第2335章 戴高乐的选择

  戴高乐完全是出于公心,奈何昂波斯担心他想要谋夺复国军的兵权,纵然知道他说的是正确的,却依旧保持着很高的警惕。离发出这份善意的信并没有多久,帝汶海海战结束了,戴高乐从广播里听到了这则消息。是时,他正在享受着下午茶。忽然,他的助手听见“哐啷”一声,他循声望去,却看见本正应该被戴高乐捧在手上的茶杯已经摔在了地上。他抬头,再看清戴高乐的表情,心中不禁忐忑起来,低声唤道:“将军?”

  助手的心思正在自己面前的一份文件上,所以没有听到广播里传出的声音,也就不明白戴高乐为何会如此失态。

  学太平洋舰队和日联合舰队正在澳洲附近海域巡弋,随时可能进行决战,这则情报,早就为同盟国和轴心国的高层所掌握。哪怕仅仅是出于同盟的立场,他们当然都希望已方盟军能够获胜。然,就好像美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金上将所形容的那样,学太平洋舰队只是学兵军总司令欧阳云的超级玩具而已——同盟国的高层也好,轴心国的高层也好,他们都以为真有决战的话,那么必然是有着深厚底蕴的日联合舰队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