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4章(1 / 2)





  “不妥不妥!”冯玉祥连连摇头。他和苏俄政府打交道颇多,对这个国家知根知底。想中原大战的时候,他还曾从苏俄得到武器支援。苏俄为什么这么慷慨,还不是希望中国乱成一团好方便其渔利么?苏俄的领土,十之七八都是通过霸占来的。对于这个对土地有着变态虐爱的国家,指望他将吃进去的肉再吐出来,现实么?

  冯玉祥之后,陈诚也摇头不止,嘴里念道:“不现实,太不现实。”

  李宗仁若有所思。邓锡侯则在明显的愣怔了一下以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目光在学兵军系的人脸上重重停留以后,再看向欧阳云身后的地图,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欧阳云注意到了这一点,笑着看向他,道:“这是民主会议,有什么意见尽可以提。”

  邓锡侯想了想问道:“总司令,我问一句,你是不是老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为什么这么说?”欧阳云来了兴趣。

  “日军发动秦岭作战,学兵军行围魏救赵之策,一出手就连克数地。其它地方我不清楚,日军驻武汉和长沙的第11军可是精锐,学兵军能够一击溃之,这说明什么?说明学兵军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对日军的绝对优势。有绝对优势却按兵不动,这可不像是您的风格。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邓锡侯刻意没将话说完,毕竟,学兵军入渝算是乘人之危,名声上着实不好听。但与会者谁不是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了其话外之意。

  欧阳云笑笑没有反诘。联合政府已经开始主政,统帅部也对全国部队进行整编中,既然一切都已经成了事实,那再花言巧语以图掩盖毫无意义。且,欧阳云并不以为这是什么丑事。你老蒋和国民党不行,那就理当退位让贤。既然你恋栈不去,那么我使点小手段逼迫一下也是理所当然。国家非一人之国家,匹夫尚有责,何况本就于国防军事有着不可推卸责任的职业军人?

  欧阳云的“险恶用心”,陈诚等人当然是有体会的。他们也可以进行指责甚至反抗,然与大局无利,与抗战无利,最关键的是,这算是历史的必然潮流,以他们的识时务,自然不可能逆潮流而行。

  “对于驱逐日寇光复河山,我实话说,到了现在,我是充满信心的。此战,我必胜而日军必败,现在是可以断言的了。战事初,日军为什么屡战屡胜如入无人之境?无它,无论是士兵个人素质还是武器装备,日军皆占优。且,国内各自未战,并无精诚团结之意。现在呢?士兵素质,其实可以分成两点,一为对武器装备的熟悉程度,再就是拼死决心。论不畏死,我想,战事进行到这一步,我等军人实际上已经退无可退,除了拼死还有其它选择吗?华夏五千年,与外国作生死决战的时候,中国缺少过英雄吗?论对武器装备的熟悉程度,训练的方法和强度以及时间而已。武器装备优劣,从整编各部都要求获得学兵军制式的不难看出,我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已经超过了日系。日军的战术特点,时至今日,在座诸位想必没有不熟悉的。飞机、坦克、大炮三板斧而已。大家也看到了,这一次反击,这三类决胜武器,我学兵军全面占优,甚至于在长沙,日军的炮兵前期都没敢露头,而后来迫于形势不得不出面,结果呢?一露头就被我炮兵给端了。火炮我军已经完全将日军比了下去。再说坦克,嘿嘿,小日本这些年没少发明新车型,然结果如何呢?就拿起最新问世的零式坦克歼击车来说,名字起得到足够震慑的,可惜中看不中用。再说飞机,富士山和五十特攻机算是日军这些年整出来的性能比较优越的。澳战美澳联军的纽卡斯尔防线之所以沦陷,就是因为无法抵御富士山的密集轰炸。然而,有金雕在,富士山根本就不敢往我纵深飞。五十特攻机——”说到这里,欧阳云频频摇头:“我不得不承认这个点子不错,然而,五十特攻机要想取得战果只能靠航空兵的牺牲。嘿,我真不知道发明这款战机的小鬼子是如何想的,日本人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五十特攻机应该是受我导弹的启示。”铁林飞接话道:“他们掌握不了制导技术,又生产不出喷气发动机,就只能两相结合,然后整出这么个四不像了。”

  五十特攻机,说它是他战机,他的攻击方式却是导弹式的有去无回;说它是导弹,他却是人控的,可不就是四不像么。

  冯玉祥此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原先的地方军队或中央军,换装学兵军制式武器,再接受学兵军式的训练,就真的能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吗?”

  这样的疑惑,绝非冯玉祥一人独有,也算是行伍众人对学兵军入渝最大的期望。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因为学兵军模式并非单单涉及军事,军事之外,还有军属等等相关问题。而只有这样问题都得到解决,士兵才可能心无旁骛的投身战斗。在全军推行学兵军模式,士兵们这一块好弄,可是军官呢?哪怕是中央军中也山头林立,这种情况下,想要谁谁甘冒全军覆灭的危险去执行一场战斗。这样的队伍肯定由,但是绝对不是多数。所以,换装学兵军制式武器、进行学兵军式训练容易,然,想要打造学兵精神却难。欧阳云沉吟了一会后答道:“军官素质必须跟上。其它不论,如果当官的贪生怕死,那如何指望手下士兵奋不顾身?诸位都是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应该明了这一点吧?原中央军中,一些部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质量都不差,为何却作战乏力?根本原因就在军官这一块。所以,我以为当前军队建设重点,当首先在根除军阀思想。军队,国家之利器,从来就不是某个人的财物。士兵首先是人,是人就会有情愫。所以,必须的尊重是一个军官能否让士兵信服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在部队中设政治军官,目的正在于调和上下级关系,以便对敌能做到上下一心……”

  第2301章 舆论

  在欧阳云心目中,中央军可谓全身都是毛病。有着两世的经验,特别是穿越前,有关中央军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所以他一旦打开话匣子,足以就这个问题滔滔不绝半天。而正所谓孩子还是自家的亲,在陈诚等人看来,欧阳云这一番表述却带有春秋手法,明显过了。陈诚嘴上不说心中想:“根除军队中的军阀思想,你欧阳云不就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军阀么?”这样想着,对他的观点颇有些不以为然。

  会议毕,诚如外界所猜测的那样,统帅部果有重大军令发布。在前有学兵远征军的情况下,又有新的部队将开出国门作战。而涉及军队数量一共近二十万,为清一色的前中央军现国防军。他们将编为三个军,由罗卓英为总指挥,先开赴卡拉奇接受适应性训练,然后就将会开赴澳洲战场,成为援澳军团的一部分。

  消息传开,果如冯玉祥和陈诚所担心的,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表示严重不解的。有份加入联合政府的各民主党派,包括国民党,皆有自己控制的报纸。这些报纸就成了各党的喉舌,质疑甚至声讨的声音充斥其间。客气点的,仅仅质疑在国内战事未靖的情况下,政府有什么资本出兵海外;不客气的,直接怀疑现政府是不是和美国有过什么秘密协议,内容诸如美国支持学兵军入主中央,学兵军入主中央成功以后则会回报以军事支援,而增加援澳军团规模正为核心内容之一。

  学兵军入渝,联合政府实际上就开始运作了。既然是联合政府,那么只要表态支持的全国各民主党派自然都有份参与。不过,有些所谓的党派,拢共才百十个党员,而且是清一色的清谈派。这些党派且别说在政府中获得重要职位了,便是想要在议会获得席位都会很难。不过,这些党派的首脑显然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质疑政府的任命和决定就成了他们借以太高自身身份的不二法宝。

  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还没有发布,但是欧阳云为了稳定人心,曾经在即兴演讲时提出过几个原则,这其中,民主是他重点强调的。而现在看来,他当初这一表态倒成了别有用心者借以兴风作浪的最大凭仗。“民主的政府,自然不会以言论定罪”、“民主的政府,自然会借鉴各方意见”,曾有人在报纸上专门就“民主”发表长篇大论。是时,负责媒体宣传这一块的李子文以为于政府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有利,他请示顾恋云之后没加以遏制反而加以宣扬。那些小的党派受到激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议国事,好了,现在居然开始质疑起统帅部的军事决议了。

  学兵军政府对待这类事情一贯的方法,是通过《学兵军时报》、《广州日报》等官方媒体喉舌与之进行辩论,用强大的舆论宣传工具左右舆论,从而将不利影响消弭于无形。李子文刚开始祭出的依旧是这一法宝,然而,因为主导重庆舆论的乃是国民党所控制的原属于中央政府的几大报纸,《学兵军时报》、《广州日报》的影响力根本比不上。而国民党在此事上的态度和那些小党派的报纸是一致的,所以一番媒体宣传的较量,学兵军所属的媒体很快就败下阵来。李子文无奈,只得请求顾恋云的帮助。顾恋云又有什么好办法,最终只能来找欧阳云。

  其时,正好陈诚也在,陈诚本要回避的,却被欧阳云留下了。陈诚有份听到,他摇摇头道:“我早说过了,时局使然,想要实现完全民主的时机并不成熟,如何?”

  “陈副部长,你就别说风凉话了,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民间的质疑声已经对部队造成了影响,军中的非议声已经出现。鉴于此,欧阳云自然不敢等闲视之。

  “谈不上好办法,回复新闻管制就是了。”

  “这绝对不行,这样只会引起更大的反抗。”顾恋云道。

  “那怎么办?任由那些无所事事的家伙继续乱吠的话,对部队的士气将会产生极不利的影响。”

  “办法是有的,但是需要陈副部长出面。”顾恋云道。

  陈诚一愣,然后马上明白过来,摇头道:“不是我不想出面,只是我在党内的影响有限。这件事,只有请二陈帮忙。”

  陈诚口中的二陈,指的是陈立夫和陈果夫。其中陈立夫控制国民党党务多年,陈果夫一直侍奉老蒋身份,在国民党中根深蒂固,有着不俗的影响,陈诚这么说倒不是推托。

  二陈,不,应该还要加上诸多的老蒋时代的官员们,这是联合政府执政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诚然,因为战事的原因,中央政府实际所辖地区寥寥,欧阳云就是来个全盘大换血也不患没人顶替。然后,考虑到政权的平稳过渡,这些人的因素却不能不考虑到。

  欧阳云这段时间忙于军事,虽然这些问题也在必须考虑的范畴内,他却实在挤不出时间来认真考虑。此时经陈诚提醒,他觉得是时候加以妥善解决了,否则的话别前线战事告捷,后方却乌烟瘴气,因政局不稳而影响了军事进程。进一步,他甚至想到,如今舆论上闹的这一出,会不会就是二陈等人在兴风作浪呢?目前重庆地区,国民党党部所控制的报纸依旧占统治地位,如果他们和联合政府唱反调的话,那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一想,他便觉得再不能耽搁了。他对陈诚道:“二陈我去找他们谈,但还有一些人,我希望你能找他们谈谈。话不用多说,给他们交个底就成。新政府成立,当然会有新的施政纲领,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对抗战、对国家发展有利的人,新政府肯定会留用。嗯,可以再具体一点。只要以前的工作不存在大的纰漏,没有触犯国律国法,可以给他们三个月的留用期。三个月后,如果经考核证实他们能胜任当前工作,或者他们能胜任其它岗位,那么就可以留任。”

  陈诚爽快的答应了。

  第2302章 就职典礼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非常时期,一切当然要为解决主要矛盾服务。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自然是日寇略土。此前提下,欧阳云愿意暂缓政改步伐,以避免因为政改太过激烈引得国内政坛动荡,从而影响战局。联合政府执政,肯定要从原执政阶级手中收取核心权益。军权有老蒋的默认和陈诚等人的识时务,虽然事实上是最难办的,结果却反而最为顺利。而政权、金融权益,就成了新旧执政阶级斗争的焦点。其中,虽然不乏一些识时务者或者底气不足的,早早的就退出了这场角逐,却也有不肯退让的。二陈正为代表。二陈如此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背后不仅有四大家族,而且还有着庞大的根深蒂固的国民党党务集团。因为战事的关系,四大家族其实已经不复旧日荣光,然,中国何其大?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济民生,只要能够控制其中一项,其效益便绝对是天文数字,足以让一个家族从此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衣食无忧了。

  从欧阳云的角度,他自然是希望能够快刀斩乱麻,好为军事铺路。然,现实情况,却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甚至要做出让步。所谓三个月的留用期,其真实用意正在于此——他愿意首先释放善意,愿意以温和的手段解决新旧政权更替肯定会带来的问题。

  国民党下台,二陈自然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批人。他们不是没考虑过负隅顽抗,然而,因为手上本就没有多少军队,且陈诚的土木系先一步向欧阳云输诚,带动了中央军的整体“变节”,两人虽在私下里没少唾骂陈诚忘恩负义,但当欧阳云找上门来的时候,他们却连避而不见的勇气都没有,理智的选择了合作。

  欧阳云作为穿越者,十分清楚二陈的人生轨迹,自然也能从中窥破两人的性格特点。陈氏家族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寄生在国民党身上的一只蛀虫,但细究起来,这却非二陈刻意为之。二陈其实还是有着相当正面的抱负的,而这正是欧阳云愿意主动来找他们的原因。欧阳云和二陈会晤三个多小时,三个人再加上一个姜树人,他们究竟谈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不过令公众感到欣慰的是,此次会晤后,国民党所控制的媒体改变了口风,不再站在现政府的对立面而是开始客观的报道发生在重庆的时事政治。可不能小瞧这种改变,重庆周边,虽然国民党所控制的媒体名声欠奉,但是它毕竟拥有着最大的市场,影响着最多的人口。这一变化,等若将那些别有用心的小党派的晋身之路给断了,对推动政局的稳定是极为有利的。

  欧阳云的宣誓就职日定在学兵军建军节,也就是5月5号,而就在这一天,最后一批国防军踏上了前往卡拉奇的旅途。是日,位于北碚的军用机场战机引擎声不绝于耳,一架架空中堡垒满载国防军官兵腾空而去;而在朝天门广场,欧阳云当着十数万军民的面,从老蒋手上接过了金边烫字的“中华民国国务院总理”委任状,并进行了就职宣誓。

  而引起西方各国记者浓厚兴趣,以及让观礼者若有所思的是,欧阳云是日并没有穿军服或者中山装参加就职典礼,而是穿着一身汉服。事实上不止是他,有份成为联合政府部长级高官的,全部着汉服登场,着实引起了轰动效应。

  论观赏性,汉服作为韩服和和服的祖宗,自然要胜过后两者一筹。不仅如此,汉服比之韩服和和服,还要显得庄重大气,如欧阳云就职典礼上所穿的黑色礼服,更透出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牛约翰和戴安娜夫妇作为嘉宾得以站在主席台上,近在咫尺的距离,让戴安娜受到了极强的感官刺激,她问牛约翰:“这就是汉服?汉族的民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