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8章(1 / 2)





  继光中型坦克的最高时速比零式坦克歼击车快将近二十千米,如果是广袤的空间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倚仗机动灵活拖垮对方。而在这之前,奉春岚有尝试执行这种战术,不过因为丰田挺身队的存在,结果却是得不偿失,所以他才不得已只能向李乾永请援。特勤连上来,奉春岚本来以为没已部什么事了,却没想到真田会出这样的昏招。

  在第一辆零式坦克歼击车车身后体中弹被打爆发动机而瘫痪在那里以后,真田就意识到了这个错误。小鬼子悔得肠子都青了,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赶紧点出一个中队,让他们掩护主力的行动。亡羊补牢,大都为时不会太晚,不过今天却是例外。四辆长城牌轻型装甲车和十八辆长城牌武装越野车忽然出现在战场上,真田在临去之前回头望了一眼,看到一辆越野车上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火箭筒,他奇怪这是何种武器,脑中不禁略盘旋了一下。他有料到这是学兵军针对他们的新手段,但是却没太当一回事。战车的对手永远只会是战车,何况是零式坦克歼击车这种重型战车。诸如特种攻击或者燃烧瓶之类的战术,用来救急不成问题,但是却不可能用于常态。一者,这种非常规手段效率太低,二者,这会打击到部队的士气。

  端木蓉三十岁不到,中等个子,其人最大的特点是那颗硕大无比的脑袋,因此得了个“端木大头”的雅号。特勤连组建的时间并不长,算起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单独执行某项具体的任务。这令端木蓉十分重视,在集结部队的时候,他就放话:这是我们特勤连第一次出任务,我希望所有人都拿出最佳的状态,有胆怯的,现在可以跟我提出来,但是上去一线,谁要是敢贪生怕死,对不起,我会亲自执行军法。

  端木蓉表现得如此慎重其事是有原因的。因为坦克兵出身的缘故,他熟悉坦克性能和战术特点,因此和真田庆次在某些认识上保持着一致——打战车,最好的手段还是用战车治之。非常规手段或许有效,但是成功却是建立在严肃的军纪和士兵们敢于献身的基础上的。说得通俗一点,非常规手段其实就是用人换战车,属于战术上最下乘的兑子战术。

  “跑起来!不要给鬼子瞄准的机会,绕过去!”端木蓉亲自指挥四辆轻型装甲车组成的攻击集群。在指挥车上,他亲自操作一具火箭筒,他计算着距离,寻找着最佳的打击角度,忽然,他猛的喊道:“停!”

  “吱嘎”一声,车子刹住了。端木蓉身子一个趔趄,然后趁势趴在炮位上,瞄准,然后扣下了扳机。

  “噗!”一道灼热的热流从他头部右侧的火箭筒里喷射而出,他赶紧低头并闭上了眼睛。饶是他反应快又戴了专门的护目镜,还是被火箭弹喷射出的尾焰喷中脸颊,不顾不得脸颊上传来的火烧火燎的痛,睁眼追着火箭弹的飞行轨迹看去,下一刻,在火箭弹命中目标的同时握拳道:“好!转移!”

  “呜——”装甲车的发动机发出一声嘶鸣,猛的蹿了出去。几乎同时,被他瞄中的零式坦克歼击车左侧迸出一团炫目的火光,“轰隆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一团烟雾膨胀开来,这辆零式坦克歼击车被烟火吞没,然后炮塔被掀开,一个鬼子兵剧烈的咳嗽着钻了出来。他刚露出脑袋,一辆越野车上的学兵狙击手扣下了扳机,这个鬼子就好像猛然被捶了一下似的,身子一歪摔了下去。

  “很好!”端木蓉又喊。

  特勤连出现在战场之初并没有引起奉命留守阻击的丸山中队的鬼子们的警惕。特勤连隔着三千米的距离开始发难时,他们的炮口全部朝着奉春岚部的战车。特勤连的打击发起得很突然,但是因为火箭弹的飞行轨迹实在是太醒目了。这无形中加深了鬼子兵们的印象,不少鬼子目睹了那枚火箭弹飞进他们的阵列然后将一辆战车摧毁的全过程,再看那些越野车和装甲车时,目光中不禁透出深深的畏惧,再不敢视若无物了。火箭筒于日军而言还是个稀罕物,识别得出来的人很少,这无疑增加了其神秘性,渐而增加了其威慑力。该部指挥官丸山世元大尉惊诧过后,立刻命令一个小队专门应付来自这些轻型车辆的威胁。同时,他下令向奉春岚部发起冲锋,希望能够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从而令学兵军机动性极强的反战车小分队没机会发挥。

  日军留守战车部队忽然改被动阻击为主动进攻,奉春岚立刻识破了丸山的用意。区区十二辆战车,他本就不放在心上,特勤连装备的火箭筒又具备遏制能力,他沉着下令,命令当面的部队继续保持高机动游走,保持与丸山中队的距离。同时下令两翼的战车不要管这边,绕过去继续追击日军主力。布置完以后,他联系端木蓉,提醒他可以分出几辆车去追击欲往回撤的日军战车主力,认为这么做可以让其不敢全速后撤,以为谢玉春部争取时间。

  第2270章 东线

  特勤连的武装越野车和装甲车除了机动性比零式坦克歼击车强,火力不相上下,其它方面悉数不如。然而又怎样呢?真田明明知道只要一炮中的就能将其粉碎,奈何那些武装越野车和装甲车滑溜得像兔子,总是游离在射程之外不说,而且从不肯将后背卖给已方。于是,零式坦克歼击车空有犀利的反坦克炮,又有坚硬的外壳,却反而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相继被特勤连又摧毁了三辆战车,真田意识到再继续下去,别说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了,能否和主力部队完成会师都将成问题,他只得向宫本请援,希望宫本让丰田挺身队掩护他们。

  类似零式坦克歼击车这类没有速度的战车,本来就应该有步兵协防。宫本和真田或许是因为之前前线有步兵接仗,所以才没有特别布置。然而,无论是朝鲜共荣军还是第六师团的正牌鬼子,他们根本就不是步兵学兵的对手。步兵阵线迅速崩溃,真田部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乃至于现在只能被动挨打,甚至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湘潭攻防战,当第六师团最犀利的骑兵第六联队在梅林桥全军覆灭之后,日军当时虽然还有将近两万人,实际上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第六师团被合围于湘潭,这成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转折点。阿南惟几也承担不了第六师团再次全军覆灭的责任,小鬼子后知后觉的频频严令后备部队增援湘潭,反而给了学兵军围点打援的机会。于是,正在广州编练联合军的欧阳云亲自飞赴赣州,亲自指挥赣州航空兵团和崇左航空兵团,开始对日军增援湘潭的部队进行频繁的空袭。不仅是这两个航空兵团,尚在南昌的狼牙也被调动了起来。丁一亲自率领所部直升机大队,利用直升机超强的机动性活跃在湘赣交界地区,打击日军的小部队。至1943年2月6日,长沙会战以学兵军完全光复江西和湖南并兵临武汉三镇而告终。是役,学兵军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了九万多日军和三万多朝鲜共荣军并两万余和平军。

  西线战场捷报频传,东线也不遑多让。就在何正降和张少帅会师于黄石的时候,单人雄和李铁书所部也会师于南京城下,而单人雄麾下打前战的正是狐十三的三泰游击纵队。

  狐十三初回到泰兴的时候不过三十余人几十条枪,然而只过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三泰游击纵队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五万多人。狐十三率三万余人从扬州到镇江,一路打过来,抢在单人雄主力三天前抵达了指定的集结地——宝华。

  是时,李铁书所部已经与日军和和平军在江宁激战了一个星期。南京战略意义太重要了,饶是日军因为要兼顾太平洋战线和秦岭作战兵力上实际已经入不敷出,但在东京大本营的严令下,关东军的梅津美治郎和华北方面军的冈村宁次还是不惜一切代价给予酒井隆以支援。南京和上海方向的日军也一度增至七个师团并四个混成独立旅团,而再加上三个师团和六个独立旅团的朝鲜共荣军和大约十五万余的和平军,日军总兵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人。

  日军大举增兵南京和上海,单人雄和李铁书征得总司令部的同意以后,也将各自的二线部队调上前线。其中单人雄的浙江第二军团仅仅留了一个正规师和三个游击纵队防御浙东南沿海,其它部队悉数东进;而李铁书的福建第三军团本来就是除第一军团和第八军团以外兵力最为雄厚的,又因为叶肇的第四军团在台湾积极进攻,令日军无法从台湾威胁到福建沿海,李铁书更干脆,只留下自卫队进行本土防御。实际上他手上的兵力达到了八个正规师和六支游击纵队,兵力也超过了十五万。

  东线日军有联合舰队的两支航母舰队,又有江苏北部、山东和上海的陆航部队,战机数量是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加起来的三倍还多。然而,随着学兵军金雕产能的扩大以及新一代的空空导弹装备到一线部队,日航空部队除了五十特攻机尚有一拼之力,其它型号的战机甚至连靠近金雕的资格都没有,战场制空权一点一点的被学兵军拿在手中。制空权的获得在地面战场上最显著的体现,是学兵军的战车部队可以肆无忌惮的向日军发动进攻,而日军的战车部队和炮兵部队根本就出不了门。于是日军空有兵力上的优势,反而处处受制。

  又是一整天的鏖战,天黑下来以后,福建航空兵团开始退出战场,地面上的学兵也开始缩进战壕里。日军兵力优势太大,而且应该是奉有什么“寸地不许让”的命令打得十分顽强,这令李铁书不得不在有航空部队支援的情况下才敢与日军进行正面较量。而在晚上航空部队退出战场的情况下,他则采取守势,依靠已方战车和炮兵犀利的炮火进行防御。

  “被小何和张少帅抢了先了。”坐在两个弹药箱垒成的简陋椅子上,李铁书一边吃着晚饭一边对参谋长张公铭道。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歼灭了十余万日伪军,不错的成绩了!”张公铭微笑道。

  “狐十三的部队到宝华了?”

  “是,下午他发来电报,说晚上会过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直以为狐十三身手厉害,属于独行侠风格的,谁会想到他居然还是一位帅才。”

  “是啊。就说偷袭宝华这一仗,我听说他们只伤亡了三个人。”

  “了不得,待会我得好好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两个小时以后,狐十三带着两个手下出现在了李铁书面前。

  “瘦了!”李铁书乍见他便如此说道,说着还狠狠的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

  “心事大!”狐十三憨憨的笑。

  “不容易,这才两年多时间就拉出了五万余人的武装!”李铁书由衷的赞道。

  “都赖总部支援,没有总部源源不断提供的武器装备,我们也发展不了这么快!”

  “好,不骄不躁!来,坐吧,何司令和张司令已经会师于黄石,接下来就会攻略武汉,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光复武汉之前拿下南京……”

  第2271章 朝令夕改

  如果说学兵军似朝阳蒸蒸日上的话,那么日军在中国的形势就是日落西山。想九一八时,日军一个大队就能横行于东北,再到后来的第一次长城战役,日军三点五万人就能击败十倍于已的中国军队。再至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日军也能以一当三。而现在呢?在南京和上海,日军一共集结了六十万的军队,而学兵军还不到三十万。但无论是上海的松江前线还是南京的江宁战场,日军都处于绝对守势,反而处处被学兵军压着打。

  日军当前位于南京战场的部队系第五师团、第十三师团、第三十八师团、第五十一师团,另有两个独立旅团和朝鲜共荣军的第2、第4师团并三个独立旅团。除此之外,和平军尚有三个师和两个独立旅,总兵力一度超过了三十万。三十万的大军,经过五个多月的战事,目前,日军已经没有一个旅团级以上的编制是完整的。便拿第五师团来说,经过两次补充以后,现在也仅余一万五千人左右,实力更是大打折扣。

  李铁书和狐十三正商量着速取南京的策略时,南京城内,酒井隆也正在和手下将佐们讨论着今日战场上新出现的变化。李铁书部攻打南京之初,酒井隆手上还有十五万人,再加上镇江扬州的将近六万人,他便决定利用兵力上的优势,采取放小捉大的策略,放弃周边小城镇,集中兵力与李铁书部决战于南京城下。他当时想的是,只要能够击败李铁书部,那么华东战局就将彻底得到改变。他们可以沿途掩杀过去,一直攻入闽浙赣交界地区,而只要攻取衢州、上饶或者蒲城中的任意一座,他们就具备了包抄单人雄部后路的能力。

  设想很具诱惑力,只是实施起来却完全牛头不对马嘴。日军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是不假,然而部队素质却一年不如一年。其次,双方军队现代化进程的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大,酒井隆这一决策非但没能达成既定目的,反而将自身陷入了泥沼中——三泰游击纵队这支游击武装从扬州、镇江一路杀到宝华就是明证。

  “区区一支游击武装”,这曾经是日军高层对三泰游击纵队最普遍的一种评价。而今日,当宝华被三泰游击纵队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以后,再无人发出这种声音了。守,将是持续的消耗战,一想到南京战场损耗的部队十之五六都死在学兵军的空袭下,酒井隆心中就不禁产生无力感。主动出击,别说学兵军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的航空部队了,就是当面李铁书部的炮兵这一关都过不了。

  在芜湖,酒井隆曾经组织过一次反攻。是时,学兵军主力被阻挡在繁昌县,学二十二旅孤军据守古皋镇。酒井隆出动了一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旅团从东北方向两路进攻古皋,眼看着已经突破了古皋的前线阵地,忽然闷雷般的发炮声响起,李铁书调配给学二十二旅的一个火箭炮团发威了。总共三轮齐射,日军冲锋的两个大队便全军覆灭,指挥这一路的少将山下武之郎不信邪,又发起了一轮攻势。同样,眼看着就要形成突破了,闷雷般的发炮声再次响起,日军又交代进去两个大队。

  超过三万人进攻不到五千学兵驻守的一个小镇,结果打了五天,伤亡万余人都没能取得进展,是役过后,日军士气尽丧再没了攻坚的勇气,于日军而言,原本的攻防战也就变成了彻底的防御战。

  战场上连连失利消磨了日军军事主官们的锐志,使得会议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十分沉闷,酒井隆在参谋长栗林忠道介绍过战况以后等了半天,没等到一个人主动发言,咳嗽一声以后问道:“怎么?诸君都没有好的建议吗?”

  第23军作战课课长小岛木看看左右站起来道:“阁下,我觉得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支那军狐十三部走镇江再攻宝华,这实际上是支那将军的失策之举。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直接进攻六合断我军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