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5章(1 / 2)





  然而,第一轮凶猛的进攻过后,四团就显得有些后继力量不足了。在小鬼子采取了隐蔽措施,并且开始用迫击炮猛轰以后,老兵们的火力被压制住了,至于那些新兵,虽然在射击的还有不少,这效率却一下子就低了许多。

  小村的战斗嗅觉很灵敏,马上就嗅到了这一点。他作出判断:这肯定是支那人留下来担任狙击的部队,人数不会太多,那么,这就是皇军的机会了。

  “杀给给,冲锋!”小村抽出了指挥刀,他站在一棵小树旁边,朝匍匐在地的鬼子们吼道。

  很多日本老兵都觉出了异常,山上的枪声虽然很密集,但是准头却低了许多,在机枪火力点被迫击炮重点关照以后,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制了。这个时候,确实是冲锋的最佳时机。鬼子们在各个军曹、小队长、中队长的指挥下,爬了起来,随即端着三八大盖开始了气势汹汹的冲锋。

  经过这一轮观察,松下木秀已经冷静了下来。敌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啦,原来之前的一轮凶猛的进攻,只是因为他们打了皇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已。现在,敌人这唯一的优势已经随着时间流逝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皇军的表演时间了。

  松下木秀作为一个来自海军的外来户,想要在陆军中站住脚跟是需要建立一定的武勋的。他如此着急的赶路,一方面的考虑就是想要尽早的打个胜仗,竖立起个人的威信来。一小股留下来担任狙击的支那部队而已,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松下木秀给传令兵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随即钻进装甲车,命令司机加快速度,他要赶到前面去亲自指挥战斗。

  密密麻麻的鬼子在最后的一丝余光里朝四团的阵地扑了过来,还没有夜战经历的许多战士,此时都产生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忽然发现瞄准变得艰难,不少人心中敲着边鼓,忽然就失去了胜利的信心。

  谢长安一直在密切的关注着战士们的反应。四团建成以来,虽然打了好几仗,但是考虑到那些都是顺风仗,是跟在主力部队后面捡漏,所以他清楚,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团第一战。战士们的心理素质还是不行啊,这个时候,战斗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危险性,日本人的迫击炮已经朝纵深射击了,而在那个方向,四团根本就没有埋伏人。听师座说,白刃战是最锻炼人胆量的,也是一隔队伍真正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现在是个机会啊,不过,看兄弟们的表现,此刻选择撤退也许才是最好的决定。

  “团座,兄弟们顶不住啦,是不是按照既定方案——”一营营长校永走了过来,向他请示道。

  “再坚持一会,告诉兄弟们,现在天色还有点亮,此时撤退,会成为小鬼子的活靶。我们要想安全的撤退,必须将敌人进攻的势头压下去。张全友!”

  “在!”张全友作为谢长安的警卫排长,一直贴身跟着他,此时昂然应道。

  “让兄弟们准备一下,我们瑶发动一次反冲锋!”

  “是!”

  校永看谢长安的架势,似乎要亲自指挥这一次反冲锋,他立刻制止道:“团座,您是主官,怎么能以身犯险?让我带兄弟们冲一把。”

  “不,必须我亲自带队。”谢长安斩钉截铁的说道,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给。

  张全友跟着谢长安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清楚团座的性格。他对校永说道:“校营长,您放心吧,我会保证团座安全的。”

  警卫排的三十三个汉子,再加上谢长安从沿途连队里抽出来的老兵以及平时表现不错的新兵,很快,一个连左右规模的冲锋队形成了。这百多人在谢长安的率领下,冒着纷飞的子弹向山下摸去,当他们出现在一营阵地的时候,冲得最靠前的一部分鬼子,距离他们已经只有五十余米了。

  “手榴弹准备,都尽量抛远一点。”谢长安发布着命令。

  台湾兵团除了独立旅,其它部队重武器配备都严重不足,如此一来,手榴弹还有机枪就显得重要了。谢长安将一挺歪把子机枪吊在脖子上,左手握着,右手则握紧了一枚手榴弹。

  谢长安的成名一战,就是凭借着一挺歪把子机枪,一个人扫掉了一个小队的鬼子,而那一次战事以后,他从一个机枪手升为排长,随即坐火箭一样的升到了现在的位置。

  密密麻麻的鬼子冲得更近了,即使密集的枪声爆豆般响个不停,谢长安他们依旧可以清楚的听见对面那些鬼影发出的哇啦哇啦声。

  小村大队的鬼子很兴奋啊,他们冲出来已经两百多米了,其间居然只损失了三十余人,这让小鬼子们看轻了山上部队的素质。这批以退伍老兵为主的鬼子兵,其作战思想还停留在几年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拼刺刀了。有些鬼子将枪栓拉得哗啦哗啦响,这是开始往外退子弹,准备枪挑中国士兵了。

  一营的士兵们还在坚守阵地,不少战士看着前面影影幢幢的人影,呼吸变得很粗重了。如果不是知道团长带着冲锋队就呆在他们身边,这些战士想必会自动执行撤退的命令了。

  谢长安也有点紧张。这是他第一次指挥这种作战,反冲锋,听起来很拉风,但是其中的凶险却不足为外人道。这些鬼子兵,素质不错啊,从交战开始到现在,一营已经损失了三百多人了。这个损失,已经超过他的底线了。也正因为此,他考虑到部队想要安全撤退,就必须拉开和日本人的距离,所以他才想要反冲锋一把。

  “冲啊!”当他几乎能够看见对面鬼子的脸时,他终于怒吼出声,随即用牙齿撤掉拉环,右手猛甩,将手上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杀啊!”如雷的喊杀声响起,百多条精壮的汉子冲出了一营的简陋工事——

  第885章 搞票大的

  日本人没准备打夜战,至少在松下心中,他认为在进入南投军营之前,本部是不会有恶仗打的。日本人的侦察机貌似让日军占尽了便宜,不过现在看来,却给张正勇实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提供了机会。

  不管四团前面的战斗表现得如何,至少现在,四团表现出的威势不弱于一支劲旅该有的实力。顺便提一点,这百多人里面,有五十余人装备的都是卫青枪系,还有十余人则直接是机枪在手。四团之前表现出的颓势,很大程度上麻痹了日本人。而四团唯一的优点,其自动武器的爆发力在这一轮反冲锋中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

  百多颗手榴弹齐抛,而且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给小鬼子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距离一营阵地大概五十米到七十米的范围内,成片的鬼子倒在了手榴弹爆炸引起的火光里,而随着枪声雨点般响起,冲锋在最前面的小村大队的几百鬼子,立刻被扫倒了一大片。

  “支那人卑鄙啦,他们根本不敢和我们皇军拼刺刀,他们只敢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冷枪……”这是一个名叫佐佐木清的少尉当天在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

  谢长安亲自组织的这一轮反冲锋,非常卑鄙非常诡异,小村大队仅余的九百多鬼子,在这一轮交战中再次损失惨重,一半多的鬼子倒在了自动武器的扫射中,还有一百余鬼子和跟在他们后面的中宏大队的一百余鬼子则直接倒在了手榴弹的碎片下。

  鬼子成排的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扑近来,对于谢长安他们来说,这就是靶子啦。谢长安在短短五分钟之内打光了两匣子子弹,还要再换的时候,有照明弹挂上战场上空,他随即下达了撤退命令。日本人有炮,这是台湾兵团目前最忌讳的日军装备。台湾兵团也有炮,不过都在独立旅那里。没有可以压制敌军炮兵的火炮,玩一些战术手段,通过运动战歼敌,这也是张正勇部无奈之举了。

  一个大队的步兵在短短一个半小时之内就损失殆尽,松下木秀恨啦。此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轻敌了,不过,碍于威信尚未确立,他是打死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他将过错完全推到了炮兵大队大队长井上瀚次的身上,认为正是因为炮兵部队迟迟赶到战场,才导致了这一战的败北。支那人狡猾狡猾的,自己的炮兵才赶到战场,这才开始准备炮击呢,好,他们居然跑了。

  不仅是松下联队长,事实上,所有的鬼子军管都被气到了。这仗打得太憋屈啦,皇军明明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却找不到下拳的地方。可恨的是,一直藏着掖着的支那人一旦出拳,就来了记重拳,差点被把皇军给砸趴下了。

  仇恨有的时候会蒙蔽人的眼睛,一直表现得很睿智,很有前瞻性的参谋长须木香一郎此时也傻掉了,他居然问道:“阁下,要不要追击!”

  松下此时已经失去理智了,这一仗损失如此之大,如果他不能找回场子,不能取得一点成绩的话,那么他这个联队长不仅会到头,而且甚至可能上军事法庭,那如何对得起刻意栽培自己的总督大人?!“追,当然要追,想沾点便宜就跑?没这种好事。传我的命令,全军轻装前进,一顶要死死咬住这股支那军!”

  一个反冲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让四团的兵们欣喜若狂,不少人心中的胆怯一下子就被冲掉了,一营的兵们本来还战战兢兢的只想着逃跑的事呢,忽然发现这帮鬼子如此不经打,居然都产生了乘机捞一把的感觉。

  谢长安自始至终表现得都很清醒。他知道自己刚才是撞大运了,没想到小鬼子一点戒备心理都没有,而这种大运可一不可二,所以接下来还是要按照既定方略走。“撤退!”他命令下得爽快,自己手脚也够快,将机枪往肩上一扛转身就跑。

  “团座,这就撤啦,乘机扩大战果啊!”有人提出建议。

  谢长安不和他废话,喝道:“执行命令!”

  四团潮水般退了下去,按照之前制定的撤退方案,以连排为单位,近千人很快就借着照明弹的余光钻进了山林,然后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可以肯定了,这确实是支那人的狙击部队!”四团的撤退情况落在须木香一郎的眼中,小鬼子心中更加有数了。漫山遍野的放羊,而不是有序撤退,至少可以断定,这部分支那军队不是来诱敌的。而且,支那人捞一把就跑,显然是为了完成狙击任务。既然如此,那么乘势抓住就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了。

  松下心中对须木其实还是很倚仗的,毕竟人家一直在军中,而且在中国呆了好长时间。当然了,这话不能放在面上说。他强自压下愤怒的情绪,点点头做英明睿智状:“往山上跑的暂时放过去,我们就沿着大路追。支那人肯定是要往南投撤退,我们加快速度追上去,正确吃掉其中大部。井上,你们和辎重部队一起走,中宏君,炮兵大队还有辎重大队的安全,我就交给你了。切记不要为了追击小股支那人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哈依!”几个鬼子齐声应道。

  四团用来打伏击的地方并没有确切的地名,因为他们用来设伏的那座山,在当地人口中就叫做“山林”而已。“山林”的地势其实并没有多险要,但是谢长安能够将一场狙击战变成了一场伏击战,所凭仗的就是其不太险要的地形。

  在张正勇的布置中,林小雨率领的二团才是第一伏击队伍。他们的伏击地点距离“山林”直线距离十公里左右,属于日军进入南投军营的必经之路,其地名被当地人叫做“小卧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