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1章(1 / 2)





  欧阳云冉冉道来,黄叶等人只以为司令要重用自己,不禁又是激动又是期待,看着欧阳云的眼神也变得炽热起来,倒让欧阳云有点小小的不好意思。让黄叶他们统率一支疑兵,名义上好听,是要让他们独挡一面,实际上呢,却是让他们去当炮灰。当然了,此时干系实在太大,纵是欧阳云心中不忍,却也知道,与牺牲主力相比,这牺牲却是必须的。当下,他正义凛然的一番大道理说开来,直说得黄叶等人连连点头,连称:绝不辜负司令的期望,一定完成任务。

  五万余民夫,倒有一多半是被李汉魂带走了的,剩下的,原本控制在王天甫手中,但是这个家伙连自己的部下都节制不了,更别提这些业余部队了。好在,这些民夫虽然因为保安一师兵乱而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但是却没有散开,现在,已经在江北和江南分别形成了两个小圈子,而黄叶他们有了欧阳云的手令,再加上有欧阳云配给的一个团的学三师正规军,去召集这些人的话,绝对不成问题。

  欧阳云这边给黄叶等人开讲统率这支疑兵的细节,下关码头,单人雄率领的保安一师残余部队支撑的防线,已经吃不住日军第三舰队所属陆战队近三个大队鬼子的攻势了。

  自从知道单人雄镇住了保安一师,欧阳云便让人给他送去了一部步话机,单人雄那边战况吃紧,立刻打来求援电话。

  刘哲良接了电话,做不了主,立刻将话麦交给欧阳云,说:“司令,是单旅长打来的,他那边撑不住了。”

  隶属于日本海军的陆战队,属于日军步兵中的精锐。这些鬼子不仅装备先进,而且悍不畏死,最喜欢的就是整个中队甚至整个大队满山遍野的发起进攻。反观江苏保安一师,装备倒不算太差,至少比以前的川兵们是要好的,可是平时训练太懈怠了,纵然被单人雄激起了血性,可是战术素养和体质上的差别,可不是光有血性就能够弥补的,再者,日军还有江面上的炮舰进行重火力支援,所以在坚持了将近两个小时,战死将近一千余人以后,便吃不住劲了。单人雄接掌这支部队时间虽然不长,可是以他的经验,自然看得出来,如果没有援军,士气提不起来的话,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肯定是整个师的崩溃,届时,他再想像前面那样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收编,也是不可能了。所以,虽然从内心深处,特很不想给欧阳云打电话求援,最终却只能打了这通电话。

  欧阳云熟悉单人雄的脾气,所以接了电话以后,二话没说就让前面的刘雨卿派两个团前往支援。然后,他亲自带着黄叶等人等到何正降,让他调拨了一个团的兵力给他们,让团长叶小刚一切听黄叶的,即刻前往江边收编没有渡江的民夫,然后立刻渡江。

  第三序列里,本来由二十六师第一个渡江,接着是学三师,而由战损最低的一一四师殿后。现在因为有了疑兵这手布置,最先渡江的将是黄叶率领的学兵军混编二军(这是欧阳云为这支疑兵量身定做的番号)。

  黄叶等人带领叶小刚团即刻前往江边,何正降目送他们离开,对欧阳云说:“司令,您也赶快渡江吧,小鬼子攻势太猛,我很担心能不能够摆脱他们。”

  欧阳云摇头说:“按照原定计划来吧,你们先走,我在这里等一等方师长。”

  “司令……”

  “执行命令。放心好了,我还有两个营的警卫部队呢,小鬼子想要我的命,没那么容易的。”

  欧阳云抬出命令压人,何正降只得率部先走一步。不过,临走前,他一再叮嘱刘奎,必须保证司令的安全。

  欧阳云的警卫部队,本来有一个超编团,不过消耗至今,已经只剩两个营了。王府巷一战,刘奎左手中了一枪,此时吊着膀子,对何正降保证道:“警卫团但有一人在,肯定会誓死保卫司令的安全!”然后,等欧阳云转身,他却压低声音对何正降说:“何师长,安全起见,你给我再留点人吧。殿后的是一一四师,虽然他们得了少帅的命令,要誓死保证司令的安全,可是毕竟不是自家兄弟,你给我留点人,我也好多谢底气。”

  何正降本来就有这个想法,毕竟,警卫团牺牲的三个营的战士,大多都是顶替三师出阵的。当下,他唤过谢长安,关照他带着本旅剩余的一千余人留在江南,以保证司令的安全。

  何正降和刘奎担心欧阳云的安全,私下里做了些布置,欧阳云此时并不知道,他现在关心的是一一四师的情况。第三序列明面上有三个师,甚至更多(算上单人雄收拢的保安一师),但是,因为一直在和日军战斗,现在凑起来不过不过三个丙级师。他根据夏文运提供的情报,最新设定的计划里,保证第三序列的战力是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让日军作出错误判断,然后,第一和第二序列的六个师才有可能逮到机会,转而重创一部日军。

  现在南京战场上的局势太简单了,这对兵力完全处于劣势的守军来说,自然是极为不利的,纯粹的拼消耗,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日军一点一点的吃掉。欧阳云现在想做的,便是先将这简单的局势搅得复杂化,只有这样,他预先分成的三个拳头,才有可能出击即成重拳。

  一刻钟以后,一脸疲态的方叔洪出现在欧阳云面前。欧阳云迎上去,开门见山的问道:“方师长,后面战况如何?”

  方叔洪显然没想到欧阳云此刻还在这里,他下了马,敬礼,然后回答道:“日军攻得很猛,完全不计代价,欧阳司令,你怎么还在这里,你应该立刻渡江的。”

  欧阳云淡淡的笑了笑,道:“我现在是南京卫戍司令,你们还没有渡江,我怎么能够先走?”

  方叔洪眉头微微一皱,直言道:“欧阳司令,您终于职守的精神让属下佩服,可是,日军此次指名道姓的想要围杀你,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尽快的脱离险境。在留守南京之前,少帅有过交代,一定要保证您的安全,您不走,我们也不敢渡江。”他转向刘奎,严厉的道:“刘团长,你负责司令的警卫工作,怎么可以让司令以身犯险。司令要是出了差池,回到广东,你也没法交代吧。你们赶快护送司令渡江,殿后的工作,有我在就足够了。”

  方叔洪虽然不属于学兵军,但他是师长,而且是老行伍了,这番话又是为欧阳云考虑,刘奎自然只能唯唯诺诺,涨红了一张脸,倒好像自己真做错了什么似的。

  欧阳云见状,笑道:“方师长,这是我的要求,倒不关刘团长的事。我在这里等你,也是为了渡江的事,日军现在不仅在南京方向囤积了重兵,而且在滁县、当涂、宣城方向也有重兵进逼浦口、和县、芜湖,我们第三序列要想安然渡江,突破日军包围并不是件易事。从日军的布置来看,好像有将我们三家部队整个留下的意思,如此,一场苦战是在所难免的。日军重兵进逼,看起来我军陷入困境,但未尝不是我们的一次机会。方师长,针对目前态势,我有一个想法……”

  第639章 突围(十六)

  日军自从部队调集成型,其航空兵便无休止的参与到了战斗中。而为了避免发生误炸自己人的乌龙事件发生,参战的日机基本上都是战斗机,利用机枪或者机关炮对地实施攻击。

  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日机存在,靠近前线的地方危险程度大大的提高,因为稍有不慎,一旦被某架日机盯上,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或者你打爆那架日机,或者被密集的机枪子弹打成碎片。欧阳云虽然在任丘曾经用狙击步打下过日机,但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而且他那支枪,早就缴公了。所以,方叔洪虽也听说过这个传说,却绝对不会相信。

  可以说,欧阳云在此等待方叔洪,是冒了极大的危险的。就在他和方叔洪碰头的地方,都可以清晰的看见那些在低空肆虐着的日机。

  方叔洪严词斥责刘奎,正是因为这一点。

  当然,欧阳云有他冒险的理由。这个理由,自然不是他先头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所谓“你们还没有渡江,我怎么能先走”。他这么做,只是想获得方叔洪的全面支持。

  没错,方叔洪因为少帅的叮嘱,固然不敢违背他的命令。但是,不违背命令,却不代表着就会尽力而为。东北军和学兵军是不同体制的两种存在,在东北军里,方叔洪要想保持或者提升目前的地位,那么手中的兵是万万不能丢的。这对于欧阳云的计划,可就是大大的掣肘了。因为这一仗,欧阳云势必要将一一四师、二十六师还有学三师凝结成一个拳头,而且是香喷喷对小鬼子充满诱惑力的一个拳头。这样一个拳头,既要吸引到敌人,又要能够打疼敌人,那么牺牲肯定是在所难免的,甚至一个不好,全军尽墨也有可能。如此,真要到那个时候,方叔洪还能像现在一样唯欧阳云之命是从吗?

  难说。

  欧阳云将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这种坦诚,能不能够打动方叔洪是一回事,至少,能够让对方心中有个底,不会对他接下来的指挥产生误解。

  “方师长,现在日军势大,若想取胜非常困难。而就目前而言,我军只要安全脱困,只要能将绝大多数兄弟带回去,就是胜利了。中国的土地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我们还有的是战略空间和时间,小日本想要三个月灭亡我们,痴心妄想。我相信,只要贵我三军全力协作,在南京一挫日军士气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最后,欧阳云如此说道。

  作为东北军老人,方叔洪实战经验丰富,战术理论也不缺,欧阳云说上番话的时候,他便在默默的思考着,此时坚定的答道:“司令,你放手指挥好了,我们东北军已经做了一回孬熊,这一次正好借此机会一洗前耻,请相信,我们一一四师还有一一七师的官兵,必定唯司令马首是瞻。”

  欧阳云点点头,握着他的手摇了摇,道:“那我们随时保持联系,现在,就按第一步走。”

  “是!”方叔洪向欧阳云敬了节军礼。

  芜湖城长江口船渡码头,学十师师长张枚新在一众师直属军官和警卫的簇拥下终于等到了第一序列的先锋部队,不过,让他惊讶的是,被火车专用渡船载过来的熙熙攘攘的部队里,竟然没有他认识的高级军官。第一序列下辖一二一师、学五师、川军一四五师,三个师长加上序列总指挥李汉魂,一个人都没有出现。部队中间,倒是有一群人像是旅级以上指挥部的,这队人马走近了,他才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中将,那可是和他一样的师长级别的军官啊,可是,此人看起来怎么如此面生呢?

  这支部队,已经有一个团开拔过去,这一个团官兵的素质,张枚新不好当面评价,心中却以及那个嘀咕上了:是一二一师吧?不然,这士兵素质怎么看上去如此参次不齐呢?装备也有问题,怎么还有老套筒这种东西?那挺马克沁也有问题,炮管都上锈了,能打响吗?

  不仅是张枚新,学十师稍有点眼力的,都看出了这支部队的问题。而这一切疑问,等那个中将师长自报家门以后,就迎刃而解了。

  那个师长竟然是认识张枚新的,老远的下车,走过来,距离张枚新还有四五米的时候就敬上了军礼:“学兵军混编二军副军长兼新一师师长郭玉林见过张师长。”

  张枚新赶紧回礼,然后就惊讶了:混编二军新一师,这是什么编制?新成立的?大本营派过来的援军?不对,是援军的话,得经过我们这里的啊?难道是从镇江打过去的?可是镇江一带有一个师团的鬼子呢。有点反常啊,可是口令什么的并没有问题,而且作为一个副军长,他怎么对郭玉林这个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张枚新正在百思不得其解,郭玉林上前来,将李汉魂亲自手书的一封信递交到他的手中。

  看完这封信,张枚新总算明白了前前后后、林林总总的一切,他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阴沉起来。

  这支部队竟然是由南京卫戍司令部下属的辎重和后勤人员组成的,而他们此来芜湖竟然是为了替换他们。而这个混编二军的副军长兼新一师的师长郭玉林,其原来只是李汉魂手下的一个少校参谋,这一次被委以重任,手上能战的兵力其实只有李汉魂从学五师中调拨给他的一个团而已。

  李汉魂在信上作重写到,让他一接到信立刻完成交接事宜,然后率部朝和县进发,其间,一定要有力利用混编第二军上行的机会,隐藏部队行踪。

  芜湖作为长江南岸可以直通闽粤的据点,对于学兵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有淮南铁路的存在,因为有供运载列车车厢渡江用的大型渡船,部队的渡江非常方便,而如果当初不是为了执行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卫戍浦口转而卫戍南京,以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欧阳云甚至可以选择直接从镇江西下直达芜湖。

  正是因为清楚芜湖对于学兵军的重要性,张枚新率领学十师占领芜湖以后,身体力行,在芜湖原有工防的基础上,只花了短短一个星期,便又增加了三个雷场、四座堡垒、七道战壕,另外,还挖掘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防空洞。

  自从江阴要塞一战以后,学十师都没有逮到什么大仗打,虽然相应的战损也很小,但是对于想要建功立业的军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耳听着其它几个师在南京和小鬼子打得热火朝天的,于是,从师长张枚新到普通一兵,心中都憋了一口气,想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展神威。可是,刀磨好了,敌人也来了,却来了这么一份命令。这就难怪他会心情不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