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7章(1 / 2)





  香月清司原来认为,只要第一军摆出强硬的态势,29军便会望风披靡。谁知道,这一次,即使第一军大半的兵力直指怀柔,29军竟然巍然不动。

  秦德纯和29军这番表现大大的出乎了日军的预料,现在一个抉择摆在了寺内寿一的面前,对于怀柔,究竟是打还是不打呢?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多,因为就他所亲自指挥的赤城一带,吉星文在整理好队伍以后,开始在黄鹤文部的配合下,就利用手中的野鸡毛部队,对日军实施了袭扰作战。

  赤云一带的地形,比之北平附近要复杂得多,利于小部队机动作战,而不利于大集团的规模作战。任丘军校所授课程中,对于袭扰等游击战术是相当重视的。而吉星文作为最初的教官还有第一批毕业生之一,受欧阳云的影响,对游击战术有着相当的研究。而那些保安团、山匪乃至私人武装出身的“临时自卫队”,正面作战不行,用起旁门左道来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在二十个银元一个鬼子人头的诱惑下,各种诡异战术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是由五个江姓猎户组成的猎杀小组,这五人久在山中狩猎,擅长制造埋设各种陷阱、机关,其中老幺江铁掌更有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结果,他们愣是凭着一支中正式,三支老套筒还有几柄砍杀刀,短短三天便猎杀了十七个鬼子,不仅让小鬼子闻之色变,也在众多的“自卫队”中闯出了赫赫名声。

  吉星文和黄鹤文发起的这场袭扰战耗费了寺内寿一大量的精力。这种情况下,以延庆为基,昌怀线的作战便完全交给了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而打不打怀柔也就成了香月清司为之纠结不已的难题。为此,他不惜带领司令部参谋们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沙盘上进行演练,最终发现,如果真想和学兵军主力进行决战,怀柔就必须拿下,否则的话,则等于在延(庆)昌(平)之间被生生的埋入了一枚地雷,而这枚地雷一旦择机爆炸,那对日军的危害将是无与伦比的,甚至极可能改变日军耗费大量精力和心血建立的战场优势。香月清司最后拍板:“打!必须拿下怀柔!”然而,他这边才下定决心要先打怀柔,昌平传来了不妙的消息,18旅团竟然被学兵军给围了。而一零八师团及第九师团主力针对昌平的进攻也频频受挫,耗时快24小时了,竟然没有任何进展。

  相对于第一军十几万的大军来说,18旅团并不占多少分量,然而,香月清司却不敢坐视其被全歼。这不仅因为这将诞生一个羞辱的历史(天津大捷后,日本始终不肯承认一零八师团被歼,为此甚至迅速的重新组建了新的一零八师团)——自明治维新以来,日军首次出现被全歼的旅团级编制以上的部队,必将对日军之士气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另外,对于刚刚掌权不久的军政府的威望也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为了拼凑出一支新的一零八师团,日本军部已经将预备兵力耗光了,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弄不出一支新的18旅团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第九师团乃日军老牌劲旅,18旅团也是鼎鼎大名,这一次的糊弄程度要难得多。

  这一次,香月清司在救与不救的问题上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发布一系列命令,除了留下一个旅团监视怀柔之29军,其它部队悉数即刻出发,开往昌平,欲对学兵军来一次反围歼。

  香月清司这一次调兵遣将的速度相当的快,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刚刚得到的那份战报其实并不准备,此时的18旅团已经不是被围那么简单了,准确点说,困兽犹斗才是真实的写照。

  随着欧阳云带领着警卫团亲自加入战场,当那面让刘奎等人心惊胆战的29军军旗高高飘起——这等于告诉了日本人学兵军军长欧阳云的存在,先不说井书宣时等鬼子军官看懂了没有,至少,学兵军下属各基层作战单位的军官是看出来了。于是,战场的各处,不时传来各色呼喊:“兄弟们!小长官来啦!和小鬼子拼了!”“兄弟们,看哪,是军座的旗帜!军座来了,我们学兵军此战必胜!”“必胜!”

  虽然年纪不大,虽然此人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古怪毛病,但是这并不妨碍欧阳云这个小长官迅速的成为学兵们的偶像。偶像的出现带来的狂热力量是无法预计的,而直接承受这份巨力的井书宣时,即使没有意识到日本人的死敌欧阳云来了,也有了这样的觉悟:李家屯子肯定出现了学兵军的要人,不然,支那人不会这么疯狂!

  小鬼子本身就够疯狂的了,而能被他们称之为疯狂,可见此刻战场上学兵们的表现是如何的生猛。到这个时候,且不说第18旅团在人数、武器还有战斗意志上已经完全落于下风,便是人数相当,也已经抵挡不住“小长官”带来的这股学兵狂潮了!

  18旅团的覆灭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第440章 艰苦的抗战(十六)

  井书宣时并不是一个肯轻易服输的人。这是日本军官的通病——虽然在人前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的样子,但是,那只是他们习惯执着的一种形式而已。而在他们的内心,非到紧急时刻,是不愿意低下头颅的。战场上原来的形势是,双方混战,其中,由于19联队战线拉得太开,因此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彼此混杂的局面。标准的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往往,被包围在最里面的是学兵军某个前突的小分队,而包围着他们的日军,又被学兵军的大部队包围着。

  学兵军后继部队的加入打破了这种平衡。

  欧阳云原来的计划,是不准备经过李家屯子的。三个师中的另外两个旅便是如此,他们直接跳过了李家屯子,赶往了昌平。但是,当听说李家屯子竟然陷入了混战,而且敌军达到了一个旅团的规模,他便立刻改变了主意。

  其实不用井书宣时求援,一直关注着李家屯子战事的吉柱良辅也已经感觉到了18旅团的险情。他也很快就想好了对策,决定调遣一个联队前往支援,最少要将18旅团拖出可能被全歼的泥潭,然后稳住战局,等待第一军主力的到达。可是,另外两个旅学兵的加入却迫使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

  最先赶到昌平的并不是学兵军的直系部队——经过长时间的快速行军,学兵们真的困了、乏了,便是赶到战场,他们也不可能立刻投入有效的进攻。最先发挥作用的是张砚田的前冀察特警纵队,正是该部在昌平西北面名为老土沟子的突兀出现迫使吉柱良辅不得不将原本调往李家屯子的第6联队下属的一个联队直接堵在了那里。二张的特警纵队在学兵军体系中一直是特殊的存在,这种特殊并不是因为欧阳云的态度,而是二张自我的感觉。在二张眼中,学兵军是一支完全不同于其它国军的队伍。一度,两个人甚至认为这是属于共产党的军事组织,而心有余悸,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而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们渐渐的接受了这支年轻得有点过头的军队还有其长官。在装备更新、军饷等等方面,欧阳云并没有对二张的部队有一点见外。不同的是,连同装备还有军饷发放的还有一组三人组成的“商人监督团”。这算是欧阳云的创意了,以商人经援的名义给特警纵队更换装备、发饷,同时也让商人代表进行监督,核实装备的更换情况、军饷的发放情况。这是另外一种看起来柔和得多的管理方式,二张倒是通情达理,因此,双方在这一点上并没有矛盾。当然,二张心中还是有想法的,认为小长官并不信任他们。学兵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别的不说,其经济能力便不是二张敢于怀疑的,必经,从容的解决将近两万人的换装以及饷银问题并不是一件易事。要知道还在冀察东部单独游荡的时候,二张为这些琐事没少掉头发。二张一直想获得学兵军正规军的待遇,这种待遇是信任上的。因此,在接到欧阳云要求进援昌平的命令之后,张砚田发了狠,用尽了办法鼓舞军队士气,带头急进,最后,竟然愣是抢在学兵军“正规军”前面赶到了战场。

  并入学兵军之后,特警纵队进行了军制改革,为了便于指挥,队级体制直接置换成了团营,如张砚田的第二特警纵队,现在便下辖五个团又一个独立营一个警卫营,而最先出现在老土沟子引起日军注意的,便是由其直接指挥的警卫营。

  警卫营的营长名叫于宏观。赶到老土沟子之后,他立刻发电给旅座,称发现了鬼子的大部队,请求出击。而张砚田在一刻钟之后,便亲自赶到了这里。这时,第九师团那一个原本要前往李家屯子的联队已经和警卫营交上火了。

  警卫营刚刚在不久前才换装卫青式突击步和由其改制成的卫青式冲锋枪。在几乎人手一把轻机枪的警卫营面前,日军的第一次进攻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此时已经退了下去。而在这股日军的后面,大约三四百人的鬼子骑兵正在勒马张望。

  张砚田拿起望远镜,将日军远远近近的举动一一的收入眼底,十分钟之后,在其它部队陆续赶到之后,他将所有的团长召集在一起说:“兄弟们,卫青式突击步还有冲锋枪好使不好使?”卫青式冲锋枪是学兵研发所新研制出来的产品,批量生产之后,恰好两个特警纵队需要换装,而卫青式突击步数量又不够,因此被欧阳云全部装备给了特警纵队。在张砚田的部队中,冲锋枪便装备了两个团。

  冲锋枪也好,突击步枪也好,其火力延续性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旅座这么一问,几个团长个个喊好,于宏观更是龇着牙竖起手中冲锋枪说:“那还用说,除了射程短了点,那简直就是一挺轻机枪啊!”

  张砚田笑着问:“现在没有人觉得委屈了吧?”刚刚得知要并入学兵军这个小军阀,特警纵队中不少军官是有意见的,一是东北军情节使然,另外则是嫌庙小,怕没有前途。于宏观便是其中的主力,此时,他嘿嘿笑着说:“旅座,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您怎么还拿出来说事啊!打从兵发宛平开始,兄弟们已经认准这条路了。嘿嘿,自家兄弟,您有什么话就明说嘛!”

  张砚田嘴角一撇,瞪了他一眼叱道:“那当时是谁嚷嚷着要去投奔于军长的?好了,言归正传,自从我军加入学兵军以来,军座的态度大家也看到了,对我们这支后娘养的队伍那真是没话说。可是,大家发现没有,到目前为止,军座都没有下派一个军官参谋,也没有重新委任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军座这是把我们当客人呢!他这是对我们不信任哪!因此,我觉得,是我们拿表现的时候了。”

  “旅座,这点我们也看出来了。我知道您的意思,您就直说怎么打吧!兄弟们都听您的!”一个团长的声音,其他人则都热忱的看着张砚田。

  第441章 艰苦的抗战(十七)

  张砚田点点头,说:“好,自家兄弟,多话不说了。从敌我双方的态势判断,我估计大战肯定将在昌平开打。日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二十万没有,但是十二万应该差不多。我军兵力有限,需要防守的区域又实在太过广大,当然,这也是我军的优势,正好利用这广大的空间调动日军兵力,再来个逐个歼灭。日军的主力还在怀柔,对于我军来说,现在正是拉近敌我双方兵力差距的最佳时机。据侦察兵的汇报,现在日军在昌平只有第九师团、一零八师团,而第九师团的第18联队此刻正被围在李家屯子。军座下令我军进援昌平的时候,还有将近两个师的兵力朝这里运动,我敢断定,现在他们已经到昌平了。现在的李家屯子,我们就是以多打少。刚才于营长已经和小鬼子打了一仗,那应该是小鬼子想去支援李家屯子的部队。日军不可能坐视第18联队的覆灭,后面肯定还有支援行动,我军现在的位置相当的好,正好卡住了其支援路线,可以肯定,下面日本人的进攻将空前猛烈。而我军要想真的在这次战役中起到大作用,光是呆在这里是不行的,所以,我想玩次大的。”让副官掏出作战地图,张砚田指着他们现在所呆的地方,老土沟子在地图上并没有标出来,而在其附近,却有一个名叫王家圩的地方,他的手指移向王家圩,继续说:“王家圩离李家屯子比较近,也就十公里左右的距离,那里有座小山,我想将进攻我们的这支日军引往那里,然后打个埋伏。这个埋伏有讲究,不是要杀死多少敌人,而是要拖住他们,迫使日军进入缠战,然后,等军主力将18联队吃掉之后,再一并将这部分鬼子给收拾掉。要想达成这一步,有两个难题,一是诱敌,再就是如何切断其退路。”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了看众人,目光落到于宏观脸上,道:“诱敌的任务我交给一团,至于切断敌人退路,就交给警卫营。于宏观,不管你部付出多大牺牲,必须切断敌人的退路,能做到吗?”

  于宏观昂首挺胸,骄傲的大声喊:“保证完成任务!”然后一记标准的国军敬礼,想来将获得这个艰巨的任务视作了了不得的荣誉。

  张砚田点点头,而随着他带头行往王家圩,各部开始行动起来,除了一团和警卫营留下,其它各部开始朝王家圩运动。

  对面,首轮进攻受挫之后,吃惊于对方的火力凶猛程度,亲自带队支援的第6旅团的旅团长秋山义允少将认为遇上了学兵军主力,不解什么时候在本部大部队的后面竟然出现了如此规模的敌军,急忙向师团司令部咨询对面敌军的番号。

  吉柱良辅同样的吃惊,同时还有点恼羞成怒。因为翻遍了所有的敌情通报,他根本没找到有关这支支那部队的一点情报——这支敌军难道是从天而降的不成?

  与第一次长城抗战非常不一样的一点是,这一次在敌情侦察上的交锋,日军完全处于下风。这一方面归功于狼牙和大刀,另一方面,却与欧阳云倡导的自卫体制有关。日军对于敌情的侦察上,现在只能依赖于侦察飞机。可是,此时侦察飞机的侦察手段有限,只能依靠飞行员的眼睛,而因为学兵军下属部队统一的迷彩作战服,故,飞行员常常被蒙蔽,并不能得到详实的情报。没有这支敌军的情报,根本无法得知这支部队的具体规模,便只能依靠刚才一战的情况进行推测了,一个营的火力能有多少强度?吉柱良辅最后断定,这是一支学兵军的小部队,顶多团级规模,遂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命令,让秋山义允无须顾忌,抓紧时间击溃当面之敌,以最快的速度将18旅团给捞出来!

  秋山义允不知道自己的师团长发布的这则命令是根据推测作出来的,加上刚才的交火情况,对面敌军就在一个团的规模,于是忠实的予以执行,在利用旅团直属的山炮中队进行了大约十分钟的炮击之后,向老土沟子发起了强攻。

  一团的团长名叫符向多。符向多的运气不太好,由于位置太靠前了,敌人的第一波炮击就波及到了他,若不是身边的警卫员反应机智身手灵敏,及时压到了他的身上,此时他已经挂了。警卫员的阵亡激起了这位东北汉子的血性,炮击刚刚停止,他便直起身来,不管不顾额头上正在流血的伤口,喊响了出击的号令。

  按照之前张砚田的布置,一团守一阵便要佯退的,他们的里程中,根本没有出击这一途。符向多被仇恨冲晕了头脑,却是不记得了。

  “嘀嘀嗒嗒”的冲锋号吹响,在团座的带领下,负责第一道防线的一团一营三百余士兵和小鬼子展开了对攻。双方的重机枪率先咆哮起来,成片的一营战士还有小鬼子在弹雨中仆倒地上,而后继者全然无惧,继续冲锋。终于,进入步枪射程,这时,卫青式突击步还有冲锋枪的劣势便显现出来了——因为射程有限,往往,他们的子弹只能将敌人击伤,让日军的三八大盖射出的子弹却已经将他们打翻在地。好在他们装备齐全,有着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头盔,加上三八大盖的子弹只能造成贯穿伤,故此,直接阵亡的将士倒是不多。不过,倒在双方对攻的前沿阵地上,这些战士的命运却已经注定了。

  仅仅只冲出去百多米,符向多的身边便只剩下了百多人,这时,这个莽汉团长才感觉到了不妙,然而,此时他在想撤回去却也已经不能了。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腹部,符向多重重的倒在地上,然后,便躺在血泊中扣动扳机,直到一个鬼子将刺刀捅进了他的胸膛……

  符向多勇则勇矣,然而,他这一鲁莽的举动却差点让张砚田的计划胎死腹中。因为如果一团全部战死的话,埋伏在旁边的警卫营便不得不提前登场了。光荣而无畏的战死,或许是他最好的下场了。

  第442章 艰苦的抗战(十八)

  关键时候,好在一团的二营长仇大海和三营长谷土根顶住了压力,没有接受战士们要冲出去支援团长的要求。不过,眼睁睁的看着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倒在自己面前,而且死法都惨烈无比,这种感觉,并不比自己战死好过多少。

  符向多带头发起的反冲锋,反而没能给日军造成多大的杀伤。让日军跌跟头的战斗,是在二营据守的二道防线上展开的。开始的战斗打得太顺了,这让日军指挥官秋山义允产生了错觉。认为对面的学兵军也不过如此,至少兵力有限,因此不可能对本部的作战计划形成干扰。在此期间,井书宣时再次给吉柱良辅发了一封求援电报,称前后派出的五组求援小队尽数被支那军队歼灭,18旅团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倘若师团本部再不能进行有效支援,那18旅团只能选择全体玉碎的方式来捍卫帝国皇军的尊严。

  这个时代的日本军人,还真不太把生死当回事。井书宣时发出这样的电报,无疑已经表明了死意。吉柱良辅不敢等闲视之,连续派出三拨人马要求秋山义允加快攻击效率,争取将18旅团救出苦海,至少必须将井书宣时还有旅团本部人马给捞出来。这种情况下,在成功的击溃了符向多发起的反冲锋后,志得意满的秋山义允头脑一热,发出了全军突击的命令。

  二营长仇大海的身边,是一个当兵不到三个月名叫邱俊强的新丁,是二张在冀东扩张队伍的时候吸收进来的。宛平之战,邱俊强只是远远的观赏了会子大炮放出的焰火,甚至连鬼子的身影都没有见到,战斗便已经结束了。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他的初战。有了学兵军大方的后勤补给(至少不少低层官兵是这样认为的),特警纵队的训练较之以前阔绰了好多,便是邱俊强这种新兵,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消耗了将近三十发的子弹,这要是放在从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候。虽然已经打过枪了,邱俊强却还是难免紧张,眼看着小鬼子的身影一点点变大,枪炮声开始逼近,他涨红了脸提醒一声不发的仇大海:“营座,鬼子冲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