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章(1 / 2)





  “不要太难过了,不管怎么说,这次行动成功就是辉煌的胜利。”张镇拍怕郭彪的肩膀,安慰他说。

  一个大个子走了过来,是单人雄。他一脸不解的看着郭彪,双手抓住他的肩膀问:“怎么会这样?”

  郭彪咬着牙没有说话。

  单人雄看他两眼,松开他的肩膀走过去看那些烈士遗体。半晌,他说:“真他妈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精英啊!这些狗日的小鬼子!”

  那边,张自忠迎上了土肥原,看着对方你略显苍白失色的脸,他揶揄道:“土肥原机关长,我们又见面了。”

  土肥原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经过这一路的共驰骋,在见识了狼牙将士的装备之后,老鬼子已经不把对方的这次行动看成是蛮干乱来了。连发的枪械,先进的车辆,花里胡哨却很实用的作战服,这一切都给他的视觉和心理带来了足够的冲击,老鬼子现在可谓满肚子的感想,已经没有心情也摆弄所谓皇军的傲气了。

  李庄,小鬼子的骚乱局势终于在一批青壮军官的联合压制下得到了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情况就有所好转。相反,情势反而越来越严峻了。天威是不可触犯的,小鬼子们终于要为刚才雨中的疯狂举动付出代价了。想想看,在这样寒冷的雨夜仅着秋衣秋裤冒雨作战,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啊。于是,骚乱才平息不久,小鬼子军官正要喘一口气准备讨论下一步行动,忽然,不少低级军官们纷纷跑来报告,无一例外的情况是本部出现了大量病员。感冒发烧那是正常的,这不,几个中高级军官当中就有不少人正在瑟瑟发抖呢,就是来报告状况的那些下级军官也有不少人是苍白着脸,得瑟着身子。严重一点的,现在已经烧得迷糊了,至于上吐下泻的,几乎每个中队都有……

  108师团成军时间并不长,参谋长的人选只是初步意向为酒井隆,而酒井隆此时偏偏和香月清司回了国内。如此情势下,几个鬼子军官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还是先和中野、高树部会和再说。要不然38师此时打上来的话,那他们就只能被动挨打,或者来个全体玉碎了。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野和高树部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这之前,中野已经得知了车队被伏击的消息,因此,对于战事下一步的发展,孤傲的老鬼子很有点担心。毕竟,38师不是学兵军,更不是东北军,他们手中的大刀可是让皇军吃过大大的苦头的(虽然在学兵军手中吃过亏,但是老鬼子心目中,还是将38师放在了学兵军的前面)。猛然听闻土肥原又被抓了,而且本部出现了大量的病员,老鬼子想都没想就立刻作出了战略调整,放弃了既定计划,而连夜行军赶往李庄和本部会和。

  三支日军队伍中,高树嘉一部的情况其实是最糟糕的。虽然他们还是属于主动进攻的一方,但是减员情况却是最大的。而经历了这么一场大雨之后,所有的鬼子无论官兵对前途都产生了惶惑感。这种情况下,得到土肥原被抓的消息,高树嘉一比中野更快的作出了决定,也是连夜开拔,将队伍收拢之后直接开往了李庄。

  “高树嘉一和中野部都动了,方向应该是李庄,师座,要不要打高树部(中野部)一个伏击?”两支鬼子大部队一动,严密监视着他们的黄维纲等部立刻给张自忠去电,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小鬼子是不是想逃?”听参谋读完电报,张自忠想了想,问李铁书。如果小鬼子想逃的话,那打伏击就是必须的,这样可以扩大战果。但是,如果鬼子只是按照他们之前那样预测的想先合兵再进行下一步行动的话,则完全可以将之放过去,然后趁势布局。

  自从郭彪他们过来之后,李铁书的脸色便显得有些阴沉,直到此时也没有恢复。他揉了揉太阳穴,让脑子清醒了下,想了想说:“如果按照欧阳的说法,日本方面为了掩饰土肥原被抓的真相,一定会更疯狂的发起进攻。以我对日本人的了解,应该也是这么个结果。”

  张自忠转向张镇:“张副军长,你以为呢?”

  “难说。日本人是很疯狂的,谁知道他们下一步会作出什么。我觉得应该从最坏的角度考虑,弄不好,中日全面开战就从这里开始了。”

  张自忠听得身躯一震——中日全面开战吗?那样一来,38师岂不是会成为冲在最前面的炮灰?他正在沉吟着,这时,刚刚离开的参谋又快步走了进来,走到门口他就大声说:“师座,任丘急电。”

  “念。”

  参谋大声的将电文念了出来,却是欧阳云刚刚得到谍报人员(其实就是那个提供了土肥原准确位置的翻译官)的情报,说李庄的鬼子因为冒雨作战,现时出现了大比例的病员。而中野和高树部之所以向他们靠拢正是因为怕38师趁势发起袭击。

  “有这种事?”张自忠先是一愣,稍后眉角跳动几下,好像下了极大的决心似的,他立刻拿起电话给黄维纲还有其它一线部队去电,让他们采取伏击行动。然后,又让距离李庄最近的一一四旅立刻开拔,一定要抄住李庄鬼子的退路。

  李、张二人默默的看着张自忠发布着命令,两个人欣慰的对视一眼,心说:狼牙将士的牺牲看来也不是白给啊,至少给鬼子造成了大比例的非战斗减员。

  一气发布完命令,张自忠端起桌子上已经冷了的浓茶喝了一口,对李、张二人道:“两位,有没有兴趣陪我张某人上前线去搞个大阵仗?”

  “当然!”李铁书淡淡的笑了。张镇则朝站在门口的单人雄招了招手道:“人雄,这下好了,你也不要抱怨没仗打了。”

  单人雄走了进来,问:“打李庄?”

  张自忠大手一挥,响亮的答:“李庄!”

  第290章 战火起,学兵师成军(四十四)

  历史上,中日双方全面开战是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而在这个时空,这个时间却注定要前移了。究其原因,或许和欧阳云与张自忠错估形势有些关系吧——看起来,一只小蝴蝶的横空出现还真的起到了改变历史的作用。

  问题出在哪里呢?没错,在那个时空,小鬼子确实经常玩这么一招——当已方高官被抓或者被击毙,他们都会千方百计的编造各种谎言以掩饰真相,欺骗日本民众,粉饰皇军不可战胜的谎言。

  但彼一时此一时,那个时候,小鬼子的当权者是熊瞎子吃称砣,铁了心想要将侵略进行到底,可以说是完全不管自家性命和小日本的未来了。故此才会出现那么奇怪的现象,好像已方的高官都是路盲似的,动辄就会失踪一个。现时,日本国内主政的还是所谓的袖珍内阁,于是,一心想以军国主义代之的战争狂人们,他们是巴不得出现这样的状况的。这样一来,不管土肥原老鬼子的下场如何,他们都有了自认为充足的开战理由。当然,这理由不是为我们中国准备的,谁叫你弱呢?弱国无外交啊,这理由乃是为了敷衍那些所谓的民主大国,再就是能推动日本进入战时体系,也就是说,一直有刀有枪却鲜有礼服穿的日本军方将要正式踏上日本的政治舞台。

  这种情势下,当土肥原被抓的消息以电报的形式传回关东军司令部,凌晨被叫起来的南次郎不仅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表现得非常的兴奋。老鬼子之前已经得到消息,他将被派往朝鲜担任所谓的朝鲜总督,而他个人的理想却是经略中国。本来,这个任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但是随着土肥原事件的出现,他却有了赖在关东军司令宝座上的理由。

  他策划天津战役的目的,本来就存在着将局势完全搅浑的目的,现在,可算遂了他的心愿了。一接到中野发过来的电报,老鬼子立刻召集所有高级军官,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战略调整,先是以关东军司令部的名义发出通告,指明了38师的挑衅行为,接着便开始大张旗鼓的调动人马,为全面侵略华北作起准备。作出了上述布置之后,老鬼子这才发电回国内军部,报告了此次事件的始末。

  张自忠和欧阳云这一次算是真正的捋了“虎须”了。

  把目光拉回天津,清晨五点钟的样子,华北的天空还是阴霾一片呢,在离李庄大约三十多公里的一处荒坡,黄维纲率领的先锋部队伏击高树嘉一部的战斗率先打响了。作为防守的一方,黄维纲他们要穿插到现在这个位置,所走的距离自然比高树嘉一部要多得多。好在战士们皆得知了土肥原老鬼子被活捉的事情,故士气高昂,一个急行军抢在小鬼子大部队之前大约十分钟赶到了伏击地点。

  伏击地点离李庄已经很近了,为了避免被李庄的鬼子来个前后包夹,一一二旅的后继部队分成了两个主力团队,其中一支由李克侠带领将负责监视堵截李庄的鬼子,还有一部则沿着黄维纲先锋部队的路线过来,争取给高树嘉一部来个侧击。

  “敌人过来了。”黄维纲所率领的一部刚刚进入伏击阵地,负责监视高树嘉一部的侦察兵就跑过来向黄维纲报告。黄维纲冷静的挥挥手,低喝一声:“兄弟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听我的命令,将小鬼子放近了再打。”

  黄维纲带过来的兵力只有一个营,营长张达有些担心他的安危,趴在他身边说:“旅座,这里还是交给我指挥吧?您到后面去……”

  他话没说完就被黄维纲喝止了:“小达子,你当老子没打过仗呢?”

  张达无语了。

  几分钟以后,前方不远处传来了颇为整齐的“咵叽、咵叽”的声音,很明显是小鬼子的翻毛皮鞋踩在泥地里发出的声响。黄维纲用手枪顶了顶钢盔,然后指向了天空——

  “打!”当“咵叽、咵叽”声越来越响的时候,隐约可以看见对面的人影了,黄维纲一声令下,率先朝天发射了一枚照明弹。

  突然而来的光亮撕开了黑暗,将大队的鬼子完全暴露在一一二旅战士们的眼中。轻重机关枪第一时间怒吼起来,“哒哒”声中,“砰砰乓乓”的步枪声音也响了起来。其间,偶尔还夹杂着迫击炮弹撕开空气的声音——“吁——”,数以近百计的手榴弹密集的砸向被照明弹晃花了眼睛的鬼子,“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中,不时有鬼子惨叫着飞起。

  突然的袭击把已经疲惫不堪的小鬼子完全打懵了。

  “敌袭!”当有鬼子醒悟过来,大叫示警的时候,充当开路先锋的一个小队的鬼子已经全部倒下。而后面暴露在照明弹下的鬼子,要不在懵懵懂懂之间被打倒,要不就下意识的趴窝在泥水里,完全乱了方寸。

  “卧倒,自由射击!”这个时候,高树嘉一及时的赶了过来,并且发出了正确的命令。然后,他正欲再说两句鼓舞一下士气,忽然一声悠长的“吁——”的声音传来,他身后的警卫听出不妙,立刻从背后将他扑倒了。“轰”的一声,高树嘉一只觉得腰间一痛,背上的警卫抖动了两下,见多识广的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脸上的血色一下子褪得干干净净。这发迫击炮弹的落点实在是太精确了,如果不是警卫反应快,高树嘉一此时应该已经变成了一堆肉块了。

  警卫是他的邻居,说起来还是因为他的原因才得以调到了秋田联队——“大桥!”高树嘉一顾不得查看自己的伤口,半跪在地上,双手紧紧抓住已经不成人形的大桥一郎的尸体,悲愤的吼叫着,心中是一种从没有过的挫败感。

  和支那军人,不对,应该说是中国军人——高树嘉一恨恨的看着不远处火舌吞吐的地方,调整了一个称呼之后,继续想着:和中国军人打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前边的学兵军,现在的38师,为什么好像和东北军完全不一样似的?是因为地域的原因吗?还是因为中国人已经觉醒了?现在的仗打起来为何就如此艰难呢?已方曾经倚为利器的大炮、坦克,甚至飞机现在都失去了固有的优势,而在士气和兵员素质上,对面的中国人也丝毫不比已方差。自己踏足的地方乃是中国的土地,是中国军人的根,他们熟悉这里的地势甚至天气,而自己对之却近乎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这仗还有得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