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章 嘿,我要走了(1 / 2)

第三十章 嘿,我要走了

英军进攻的突然停止使得辰天的登6部队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部署在前线的士兵抓紧时间加固防线,工兵部队则在博内茅斯、克里斯查、斯瓦格三处修复码头和加修栈桥以接应后续物资。在“帝国之鹰”计划的第三步中,克卢克将军的第1集团军将在这一地区扩大登6规模,之后黑林根将军的第7集团军将在兴登堡集团军控制的多弗尔登6场上岸。

本土总司令部更换司令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英军各部,德国总参谋部和辰天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在辰天看来,英军指挥官由汉密尔顿取代黑格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些英国将军的军事思想与中国人千年积累下来的战术战法相比显得相当稚嫩,可惜长久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却变得像绵羊一样温顺。

好天气在持续了三天之后终于到头了,从12月28日下午开始,风雪再度降临人间,这次不仅是英格兰,就连法国和德国也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最开心的自然要属那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滑雪橇、堆雪人、打雪仗,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圣诞节,在这个冬天,不论是德国还是英国,大部分平民还不用为温饱问题而担忧。

大雪纷飞,交战双方的将领们心里有喜有忧。辰天担心的是前线防线上的士兵,大雪天躲在避风的战壕里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没有遮蔽地方很快就会堆上厚厚的积雪,而官兵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帐篷和火炉了。在各登6场卸下的物资装备除了直接配给各部队的以外,其他的目前均已分散储存到海滩与前线之间的补给点,而博内茅斯守军的营房也被全面利用起来,那里已经成为德军预备队的驻地,海滩通往前线的各条道路均已恢复通车,而那条铁路线虽然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但由于没有火车头和车厢,德军暂时还不能利用它进行运输。值得庆幸的是风雪并不会影响后续物资的到来,只不过运输船队装卸物资以及航行的度会稍稍减慢一些。

在临近傍晚的时候,第一批运输船出现在博内茅斯外海,并很快通过那些建好的栈桥开始卸载货物。

对于英国人以及他们新任的总司令汉密尔顿将军来说,前线的那些英军士兵也面临着与德军同样的问题,更加糟糕的是普通英国士兵并没有携带足够的保暖衣被,而且他们的许多阵地是在一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空地上临时构筑的,如何避风雪成为最棘手的问题。随着这场大雪越下越大,英军的后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铁路运输虽然不至于因为大雪而停止,但公路运输能力就大幅下降了。

不过在纷飞的大雪中,汉密尔顿将军还是看到了一线希望,至少在这种天气条件下,绝大部分德国战机都不会冒险起飞。

实际上不仅是德军的6基飞机和舰载机,就连飞艇也无法正常执行侦察和轰炸任务(历史上很多前往英国进行轰炸的齐柏林飞艇就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因为糟糕天气而坠毁的),在比较靠近内6的地方,德军的海空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弱甚至消除了。

看着舷窗外那三艘犹如被铁链拴着的猛兽一般焦躁得来回走动的德国航母,辰天也有种说不出的无奈,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坏天气,这时的气象预报还不至于很精确的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这种跨海作战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老天有关。幸好英国的冬天还不至于像俄国或者德国那样寒冷,看过《兄弟连》的人就会知道寒冬里作战有多么麻烦。

“多给前线的士兵们准备一些热汤,另外可以暂时把那些住进营房的士兵多出来的毯子调拨给呆在战壕里的士兵。除了一线战壕之外,允许其他阵地上的官兵点火取暖,但需要做好防火和防炮击的准备!”自从上午英军暂停进攻之后,辰天和大部分将领们都抽空打了个盹。辰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天色渐暗了,侍卫们为他准备了香喷喷的饭菜和热汤,这时在船舱里一点也不觉得冷,不过看着窗外的雪景,辰天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那些或坐或躺在战壕里的步兵们,他们不仅是最勇敢的人,也是最辛苦的人。

这道命令传达下去还没多久,内6方向在平静了近1o个小时之后再度传来炮声,前线很快传来报告,英军又开始炮击德军阵地了。

“想必英国人是希望利用这种天气作掩护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辰天不慌不忙的放下汤匙,而拿着电报站在他旁边的参谋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惊慌,如果说登6之前大家还在为接下来的战斗而忐忑不安的话,那么在歼灭海滩守军并轻松粉碎英军的头两次反扑之后,从将领到士兵心里都踏实了许多。

应该是得到了更多弹药补给的缘故,英军的这次炮击持续时间远比前两次长,炮声从黄昏开始一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结束,辰天看了看表,英军在进攻之前进行了整整2小时的炮火准备。

“前线来电报,要求对第一次炮击时的最远点进行轰击!”

没有了飞艇校射,战列舰的炮击只能依照前线观测兵的目击报告来进行调整,舍尔舰队中一艘艘无畏战列舰上的主炮纷纷开始移动,这些粗大的炮口最终全部对准了海滩方向。在进行了5分钟的准备之后,数十门大口径舰炮迸出震天动地的怒吼,那些极具震慑力的炮弹丝毫不受风雪的影响,它们很快在英军进攻的先头部队中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战列舰队进行了数轮齐射之后,海滩方向终于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双方的轻型武器在近距离开始交手。由于满载弹药物资的船队开始6续抵达,德军官兵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为弹药而担心,部署在阵地后方的炮兵部队更是毫无保留的将大小各异的炮弹砸向英军步兵。英军的这次进攻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骑兵部队,可惜那些苏格兰骑士和他们的战马始终无法赛过子弹,他们最后全部倒在德军阵地前方的雪地里。当英军进攻再度以失败而告终的时候,许多阵亡者已经被大雪所掩埋,平地上就像多出一些小疙瘩一般。

不论是风雪、新任司令官还是更加猛烈的炮火准备,这一切都没能给多切斯特-南安普敦一线的英军部队带来好运。他们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汉密尔顿很快便现自己上任后第一场战斗的成绩无非是比前任多一些损失而已,德军的防线看起来依旧那样不可撼动。

不论是辰天、法尔肯海因还是古德里安,他们都知道突破堑壕防线的上策是飞机重炮加坦克,中策是坦克集群突击,下策则是重炮加步兵,下下策是人海战术,可惜缺乏飞机重炮坦克的英军始终在采用下下策进攻。

或许从黑格下令科斯莫将军为躲避德国舰队炮击而率主力退往内6的那一刻起,英国就已经注定会输掉这场本土战争。

乔治五世留给汉密尔顿将军的时间并不多,在接下来的24个小时里,汉密尔顿和他的参谋们尝试了各种办法,徐进弹幕射击、轻型火炮随同步兵一同推进,然而由于英军火炮的口径和射程都劣于德军大炮,这些战术全部以失败而告终,丧身于德军阵地前的英军官兵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甚至开始层叠。对于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官兵来说,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再回到祖国了。

战斗最为惨烈的时候,德军的防线也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一线阵地上的散兵壕和交通壕在炮火下损毁严重,里面幸存的士兵们不得不退往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地表面的状态不断因为炮击而改变着。英军步兵的战术灵活了许多,他们在前进中时而卧于凹处,时而急起跃进,他们越过尸体密集的地段不断推进,渐渐的他们来到鲜有尸体的区域,在战线的好些地段,英军步兵甚至进入了德军的一线战壕。

就在形势利于英军的时候,德军坦克部队展现出力挽狂澜的逼人气势,它们不顾英军近距离支援的射炮、野战炮的炮火开出掩体,它们用坦克炮和机枪拼命向企图突破阵地的英军射击,它们甚至不顾一切的开始碾压那些出现在面前的敌方步兵,战争的野蛮本质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次战斗中,仅古德里安的混合装甲师歼灭的英军总数就是该师全体人员数量的2倍。

1914年12月29日夜,双方疲惫不堪的将领和士兵们终于得到一个夜晚的休息,在损失了近半的战斗力之后,汉密尔顿开始重新调整进攻策略,同时他不断从其他地方抽调更多的部队到前线,他觉得最后几次进攻他的部队距离胜利一次比一次近,在一些地段他的部队都是遭到德军装甲部队反击才被迫撤离德军阵地的。这一次汉密尔顿决定让他的士兵们带上成捆的手榴弹或zha药包,既然普通火炮无法有效杀伤德国坦克和装甲车,那么就用士兵的躯体去炸开一条血路。

为了准备新的一轮进攻,汉密尔顿从英格兰西南部的彭赞斯和法尔茅斯、英格兰中南部的朴茨茅斯、英格兰东南部的布莱顿、英格兰东部的多弗尔和伦敦地区抽调了近2o万部队,英军在这些地方的营房基本上已经变得空空荡荡,海滩防线上的守军几乎都降到了最低限度,其中布莱顿仅有2万人、多弗尔2万3千人、伦敦1万8千人,之前黑格派驻各处的骑兵部队大部分也被抽调到多切斯特-南安普敦战线的中段。

汉密尔顿不顾一切的准备进攻,这种局面甚至比辰天和德国总参谋部的预料还要好上许多。12月3o日凌晨3点,兴登堡集团军2o余万登6部队全部登船完毕,与此同时海德里希舰队开始炮击英军多弗尔防线;凌晨4点,登6船队集结完毕并从加莱出,从加莱到多弗尔仅33公里,船队只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便可以抵达目的地,不过由于风雪并未出现减弱的迹象,空降行动被迫推迟,所有伞兵部队在机场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