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幕直播预告天灾后第5节(1 / 2)





  池喻快速打开手机,一边抬眼看着天幕,一边慌慌张张道:“喂?妈妈?你们看到天幕了吗?”

  【但万物守恒,高楼对这种天灾拥有相对更高的抗风险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生存物资的不足。】

  【没错,已经有小伙伴发弹幕提出这个问题了,那就是被困在高楼中的人,食物该从哪里来?】

  【人类的食物来源,离不开两大类,可食用植物以及可食用动物。】

  【而这一场台风暴雨天灾,对人类而言是一场浩劫,对其他生物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沿街的商铺都泡在洪水之下了,其实不仅是这些商铺,还有各种地下超市、仓库、工厂等全部被淹了,同步被淹掉的,还有大片大片的农场和牧场。】

  直播镜头从高楼一下子拉远到郊区的农场。

  可耕种的田地在这样肆虐的暴雨中,几乎不到十分钟就已经全军覆没。

  所有露天的植物都被泡在泥水中,转眼就被淹没不见踪迹。

  一两层楼高的各种果树直接被连根冲倒,或青涩或成熟的果子与树干一起消失在洪流当中。

  一座又一座的大棚直接被掀飞,铁皮在空中打着摆,重重落在水中,里面的铁架横七竖八地被冲散,整整齐齐的大棚蔬果转眼已经成了汪洋一片。

  畜牧场同样一片惨状。

  会游水的鸭子大鹅浮在洪水上头,被冲得七零八落,一头头粉白色的大肥猪在黄色洪流中相当显眼,猪头一沉一浮地挣扎着,两三百斤的体重也奈何不了洪水半点。

  不会游泳的鸡、牛羊等,几乎没有招架能力,只有偶尔镜头闪过,可以看到好似有鸡的尸体同各种垃圾一起,被裹挟着翻滚着。

  它们的下场,毫无疑问,就是溺死在洪水中,最后下沉、腐烂,成为一堆有机物。

  狂风暴雨的袭击,是对一切生命无差别的凌虐。

  光是第一天的暴雨,就不知道有多少生命逝去,瑞亚星上的灾情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林间鹿的声音中都带上了悲悯的情绪,继续道:

  【因此,高楼中的人,首当其冲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物资不足的问题,这其中包括食物、衣物、水源、药剂,还包括更大层面的,居住地。】

  【其次,就是不可避免的,为生存权产生的纠纷和争夺。】

  【当越来越多低楼层的人被迫向楼上迁移的时候,你们觉得,忍饥挨饿的他们,面对高楼层那些住大房子、盖厚被子、吃喷香熟食的人,还会保持理智和尊重吗?】

  【不,不可能的。伴随着天灾降临的,还有人祸。“末日”这两个词,从来不仅仅是为了形容环境,更是形容人心。】

  【人心败坏,才是真正的末日。】

  第6章

  原本看着狂风暴雨,惊惶害怕的众人,在听到空中女声说的这几句话的时候,难得地都沉默了几秒。

  在这一刻,所有拥有思考能力的人,都想象到了这样的场景:

  高楼外面是狂风暴雨,几百个饥肠辘辘、冷得浑身发抖的灾民,穿着湿漉漉的衣服,挨挨挤挤地围在一条条走廊里。

  没有炉火,没有食物,没有卫生间,各种排泄物混杂着雨水,在封闭的楼道里发酵。

  他们或许已经两三天没有吃一口饭了,或许已经冻得手指都僵硬了,或许他们的父母、妻儿有谁正发着高烧。

  而高层的那些屋子中,就算断电断水,但至少还有一点库存的粮食,至少有分隔完善的各个区域,有温暖的床和被子。

  更重要的是,每一户房子里,居住的多的也就六七人吧,少的可能只有一两个。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资源多寡悬殊,战斗力强弱悬殊的情况下,高楼,还能保持和平吗?

  那些看到这个天幕的城市中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恰好就住在高楼层的人,幻想着那样的场景,他们忍不住反问自己:我敢打开我房屋的大门,让楼道里受灾的同楼层邻居住进我的房子吗?

  不,他们不敢!

  平心而论,就算他们提前购买了大量的物资,但一户家庭买再多米面,能多到哪里去?就算是1000斤大米,够他们一家几口人吃多久?

  省吃俭用1天吃1斤,也不到3年!

  一旦打开了门,几百个人蜂拥而进,谁都想分一杯羹,囤再多的物资,也不够那些灾民挥霍啊!

  分给了他们,吃完了食物后,自己不也就成了灾民了?

  而且还有衣物、被子那些,怎么分?后面还有冰河末日,他们能保卫住自己的衣物棉被?不可能!

  这房门,绝对不能开。

  但是自己不开门,外面的人就会放过自己了吗?

  他们不会破门而入吗?不会强抢吗?

  那些高楼层的住户一个个忍不住惊出了一身冷汗,有反应快的人当即掏出了手机。

  “娃他爹,这样下去太恐怖了,你赶紧联系那些卖防盗门的,我们家必须再安一道防盗门。不,两道!”

  “老婆,你去购买一些吃的东西回来囤着,我去买一些武器,加固一下门窗,我们就两个人,到时候一旦灾民出现,我们不能没有防备。”

  “食物,防盗门,武器,光有这些不够的,哥,你那几个兄弟不是都还挺仗义的吗?问问他们有没有住低楼层的,直接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人多,力量大。”

  这一刻,无数人或打开了手机通讯软件,或转头对着亲属叮嘱,都开始行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