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节(2 / 2)


  陈丞相又叹了一口气,说:“年轻人,前途无量啊,不该把心思只放在差役书吏的事情,该读些正经书。”

  王云鹤在梯子上,说:“我也这样说。”

  他下了梯子,拍拍手,对陈萌道:“你过来走两步。”对比了鞋印并不是陈萌的,也干脆利落地把陈萌给放了。

  陈丞相对王云鹤道:“既然真相大白,我便将犬子带回管教了。这人犯,也就交给你啦。”又对金良说:“这屋子又着了火,又遭了贼,既有损坏,又不吉利。管家。”

  管家上前与金良交涉道:“相公的意思,拿一所新房子与你换,不比这个小,还比这个新,地方也比这个好。”

  是相府拿一所二进的房子与金宅调换,新的,京城的很多这样的宅子规制都差不多、尺寸也差不多,但是地理位置比这个要好一些。同样的房子,在更靠北一点的坊里,离郑侯府也更近一些,论价钱,能比现在这个贵上百贯。还说,等他们搬完家,再赠金大娘子一套金首饰暖宅。

  陈丞相做事真如一股春风,金良有点绷不住了,忙说:“贼人也抓住了,不过一间柴房,修一修也就得了。哪里就值得这样了?”

  陈丞相道:“收下吧。”

  他又看了眼祝缨,祝大和张仙姑心里激动,暗道:难道也要给我们房儿?我们那赁的房子虽不如金家,可是正经带院子的三间正房带厢房呢,这要是在京城有了房子,那可真是、真是……

  祝缨道:“我有房子的。搁那儿好好的,过两天就搬走。”

  金良道:“说好了的,跟我一道住!”

  金大娘子被天上掉了个金饼砸了,也有点晕,她本就不讨厌祝缨,此时也说:“是呀,一道住,总不能再出事儿了吧?你赁房子也要钱呐!”

  祝缨道:“我自己有房……”

  “你住哪儿都不会有事了。”陈丞相说。

  祝缨一怔,而后露出个笑来:“哎。”

  陈丞相看着祝大两口子一脸失望,心中一丝轻笑,道:“想住哪里就住哪里,不过,”他对王云鹤道,“我看这个后生十分喜欢,来呀。”

  管家从袖子里摸出两块黄澄澄的金锭出来。祝缨不太了解金子,因为见得少,金大娘子在心里算了一下,低声告诉她:“一个得有五、六十贯了,这些得一百贯。”

  祝缨道:“不用的!我只要几十天安心看书,就能自己养家了!”

  “收下,”陈丞相语带玩笑地说,“用心读书,学得好,就是你的,学不好,要还的。”

  祝缨望向他的眼睛,陈丞相的眼珠子看着清澈。凉浸浸的,她想。

  王云鹤道:“收下吧,是前辈们对你的期望。”

  祝缨对陈丞相郑重拜了一拜,说:“好,我留下了,不会给您收回去的机会。”

  陈丞相终于大声笑了一回:“好!”留下管家结案、同金良办交涉等,自己带着儿子回家。

  金大娘子小声说:“都说陈相公是个厚道人,还真是。”

  祝缨恍然大悟:她知道了!陈丞相肯做人时,全然是一股“郑熹味儿”,周到,和气,大方。

  王云鹤道:“回衙结案吧。”

  祝缨松了一口气。王云鹤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笑:“你呀,用心读书!”

  “唉。”

  又回到了京兆府,王云鹤先审这个犯人,他只问了一句话:“你是怎么到陈相府上的?”

  仆人道:“我是夫人的陪房,跟着夫人嫁到了陈家。”

  王云鹤便结了案,偷盗、放火,先打板子再流放,齐活。

  金良等人便要告辞,王云鹤道:“你们先回罢,少年留一下。”

  祝缨不明就里,仍是很信任王云鹤道:“是。”

  王云鹤将她带到自己书房,指着自己的一排书架,问道:“看看我这里,不想读吗?”

  祝缨道:“我已选好了路了,我要考明法科。”

  王云鹤叹了口气,他也算是彻底明白了祝缨的来历处境,一个穷要到做赘婿的人家的孩子,被嫌弃得没了婚约,又有一对不甚可靠的父母,家无恒产,人却机灵。跟着郑熹进的京,住在金良家,郑熹又接了大理寺,考明法科,他理解。

  他走到书架前,抱起一匣子沉沉的书转身送到祝缨手上,说:“拿着,考完了试,把这个读完。”

  祝缨低头一看,却是一套《春秋》,王云鹤道:“春秋三传,当读左传。”

  “是。”

  王云鹤又取了自己的一套文房四宝,叫人多包一些纸墨,都打成一个包袱,让祝缨拿着回去了。

  这天,祝缨还是在金家住下,祝家与金家都受了惊吓,也得了好处,全抵消了之前的不满。金大娘子又很后悔,之前自己怎么就不想继续收留祝缨了呢?一力挽留。

  祝缨道:“我那房子赁都赁了,租金可惜了。”

  金良道:“要么追回来,要么转赁给别人。你要考试了,得安心读书。”

  祝缨道:“你还要搬家呢,那边儿房子都给你腾出来了,你这两天就得动身呢,咱们一道搬。”

  金大娘子苦劝道:“我们搬家,你只管在这里读书。那边儿收拾好了,你就带着你自己的人和一本书过去。一切不用你动手。都在我这里住了这些日子了,好歹叫我把这份功德做圆满了。”

  祝缨道:“大嫂,你功德已经圆满啦。我再不能拖累你们了。”

  两下十分推让,场面很是和谐。一个不愿意给对方惹麻烦,一个是尽力想为对方提供便利。

  最后,金良烦了,说:“争什么?都听我的!三郎,你说帮急不帮穷,你现在也不穷,可你读书得省心,这也算是个‘急’,大哥大嫂又伤着,谁照顾?就这样!”

  这才拍板定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