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当富婆第18节(2 / 2)


  也不算一个人都没来,老支书一手拿着烟杆,一手背在身后走了进来,四下看了看,觉得沈知意把这里头收拾得挺利索,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对沈知意说:“一个人收拾卫生所,累坏了吧?”

  “嗐,和下地干活比起来,收拾屋子哪还能叫累啊?您就别埋汰我了。”

  老支书乐了,见沈知意除了中药,还买了些常备的退烧药,老支书也忍不住问沈知意,“你不是学中医的吗?还懂这个?”

  沈知意心说她们学中医也讲究中西结合,哪个更合适就选择哪个治疗,灵活应变,对症下药,普通的西药,她还是能开的。

  见沈知意点头,老支书更高兴了,“这就更好了,我们农村,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您过誉了。”沈知意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我今天在这儿坐着,都觉得自己有点闲,不太好意思。”

  “嗐,他们那是心疼钱呢,总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哪天痛得受不住了,就会来找你了。”

  这个观念不太行啊。沈知意皱眉,“身体的毛病可不能撑,小毛病不及时治,越拖越严重,最后就会变成大毛病,要花的钱更多。就像一座桥,出了个蚁穴,就得先处理了,不然,等到白蚁越来越多,把桥都啃坏了,再治就来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桥倒塌。”

  老支书点点头,正准备说话,却不料沈知意话锋一转,把话题扯到了他身上,盯着他手里的烟杆摇头叹气,“比如您,天天烟不离手,这抽烟啊,伤肺,您也得注意点。”

  老支书最怕别人劝他戒烟,一听沈知意这话就支支吾吾想转移话题,还没开口,外面倒是热闹了起来,沈知意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柳梅在说话,忍不住挑眉,她不是还在知青点休息吗?

  柳梅正在和人夸沈知意呢,“我前两天还发高烧下不了地呢,沈知青给我开了药,还给我做了针灸,你们看,我好的多快,现在就活蹦乱跳了!”

  “是好的挺利索。”

  “对啊,没想到沈知青年纪轻轻,医术会这么厉害!”

  “那当然了,人家沈知青都说了,家里祖上好几代都是行医的。别看她年纪轻,指不定刚会认字就开始学中医了呢。这么一算,人家也算了十几年,算个老大夫啦!”

  沈知意汗颜,万万没想到她有一天会被人称为医术高明老大夫,这确实是担不起,乡亲们过誉了啊。

  也有不大服气的,比如上回那个没在沈知意手里讨到好处的张婶子,说话就很是阴阳怪气,“那可未必,医术再高,她能把我家傻娃治好?要是真的扎几针就能治好傻娃,我给她供起来都行!”

  “你胡说什么呢?”老支书走出来,沉下脸看着张婶子,“以前那些被供着的牛鬼蛇神都被打倒了,就你说话不过脑子!”

  也就是村里人没有那么极端,被老支书压着不许搞那一套,老老实实种地,不然的话,张婶子这么口无遮拦,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

  沈知意站在张婶子身后,看着张婶子骤然歇下去的气焰,心情毫无波动。

  张傻娃那情况,属于精神病范畴,现代医学都没办法根治所有精神病症,沈知意自然也不会张嘴就说中医一定能治好。会说这话的,肯定是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

  不过,中医针灸是可以稍微缓解稳定一下头疼和不太严重的精神病,主要还是起辅助作用。张傻娃的情况,目前来看,痴傻,智力发育不全,还有动手伤人的倾向,想要完全治好,现在的医学条件,根本不可能。

  看着张婶向自己投来的挑衅目光,沈知意微微一笑,有了另外的想法,笑着对大家说道:“多谢老支书、林队长和乡亲们对我的支持和信任,让我当了村里的卫生员。我知道,大家都想替家里省点钱,有点病痛都是自己扛过来。我这个卫生员,也想帮帮大家。这样吧,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每天下午,大家吃了晚饭就到村口的空地上,我来教大家怎么预防一些疾病,咱们从源头上就把病给掐死,不让它跑进我们身体里捣乱,你们看怎么样?”

  有人支持,也有像张婶子这样泼冷水的,“你们医生说的那些,老难懂了。咱们一帮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不嫌丢人哪!”

  “嘿,人家沈知青也是好心,你怎么不领情呢?”

  “我不领情又怎么了?她做好人,我又听不懂,干嘛陪她浪费时间?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去地里转转,或者多补补衣服鞋子呢!”

  这话也不是没道理,有人忍不住也打了退堂鼓。

  沈知意微微一笑,从容应对,“当然,我也会教大家怎么辨认草药,怎么正确的采草药。后山有不少草药,到时候你们采了,还能来卫生所换点钱。”

  这话一出,包括张婶子在内,所有人都心动了。

  有这好事,谁能不心动呢?别的都是虚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钱啊!

  沈知意见张婶子也消停了下来,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乘胜追击,直接拍板,“那就这么说定了,从明天开始,每天晚上六点,大家都搬着凳子去村口坪里,一起学学怎么预防疾病。大人小孩都一起来,小孩子抵抗力差,容易犯手足口病。学校里孩子多,还容易传染。大家都好好听一听,听到就是赚到,省得自己遭罪。”

  其实就算村民们不来看病,林爱军也不会撤掉沈知意这个卫生员。要是沈知意咸鱼一点,这都是梦中的躺平悠闲生活了。但这个时候,沈知意学医的那股责任感还是起了作用,阻止了她躺平的想法,努力为大家普及更多的医学常识。

  关键时刻,这是真的能救命的。

  跟着知青们一起过来的宴修,姿态闲适,淡淡地看着这一切,仿佛这些都与他无关,只是在看到沈知意亮得耀眼的眼神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第23章

  有辨认草药这根胡萝卜吊在面前, 村民们很是配合。老支书最是给面儿,当即拍板,“那正好!人家沈知青觉悟高,不藏私, 真心实意帮助大家, 你们也不能怂,就从今天开始, 吃了晚饭都自己背着凳子上坪里坐着去, 不许吵!谁吵我抽谁!”

  一边说着, 老支书还一边挥舞着烟杆, 大有谁敢不听话就立即抽人的架势。

  沈知意恍然大悟, 原来老支书的烟杆还有这作用!

  老支书在村里威望极高, 拍板的又是对大家伙儿都有好处的事儿,其他村民们自然也没有意见, 全都笑嘻嘻应下, 皮点的小毛孩子还故意凑到老支书的烟杆旁边蹦跶两下, 在老支书的眼神扫过去的时候大笑着跑开, 气氛很是欢乐。

  沈知意的脸上也不自觉露出了笑容, 即便是难缠的张婶子, 这一刻都没那么让人心烦,全都准备回家好好收拾一番,等着下午吃完饭来听沈知意给他们普及医学常识。

  其实沈知意也没给别人上过医学课,不过这么多年的书念下来, 大概的流程还是会的。但这会儿不比后世,教学条件不行, 乡亲们的受教育程度也十分感人,如果说的太深, 那估计没一会儿底下就哈欠连天睡倒一大片。

  沈知意也有些犯难,今天下午可是她第一次对乡亲们进行医学常识普及,要是这个头没开好,以后要想再说些什么,都没人愿意听。

  不过沈知意虽然心里着急,脸上却还是挂着自信优雅的微笑,其他人见她这副模样,以为她胸有成竹,柳梅更是拍着胸脯表态,“今天我一准儿第一个到,抢个第一排的座位,一定好好听!”

  梁广志有些遗憾,“可惜咱们没有照相机,要是能拍张照,那多有纪念意义。”  陆晴柔同样满脸失望,“是啊,要是有照片,知意把这照片往家里一寄,多神气!”

  沈知意摆摆手,“我写信告诉他们也是一样的。”

  要是秦曼知道自己现在顺利混上村里的卫生员,还给村民们上课普及医学常识,讲卫生,防疾病,估计她心里也能松快不少。

  不过陆晴柔确实是提醒沈知意了,下回再给秦曼寄信,沈知意就想着先去照相馆照张相,等到照片洗出来后,再给秦曼寄一张过去。

  沈知意现在精神头不比在青市的时候差,也没掉肉,准保秦曼一看到照片,就能放下一多半心。

  不过这都是以后要做的事,暂且可以放在一边,下次去县城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今晚该讲些什么东西,用什么样的方法讲。

  沈知意觉得,自己应该趁着现在大伙儿都回家了,先备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