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当富婆第11节(1 / 2)





  沈知意是懒得搭理柳梅的挑衅,说完这话后,沈知意转身就走,先是到了邮政局把三封信给寄了。

  邮票平信八厘,挂号信两毛,沈知意为了早点让秦曼他们安心,三封信全寄的挂号信,办事员都忍不住抬头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收好钱后还不住打量着她。

  沈知意恍若未觉,笑眯眯地问他,“同志,请问一下这边取汇款要带什么证件?”

  “你是刚来的知青吧?”办事员是个热心肠大姐,乐呵呵地告诉沈知意,“你收到了汇款单,拿着汇款单和队里开的证明信过来就能取钱。不过汇款要手续费,家里要是想给你寄钱,夹在信里一块儿寄过来更好。我们办事可认真了,一般不会发生信件丢失的事情。再说了,取家里寄来的信,还能省下开证明信的工夫。”

  沈知意才知道原来这里头还有这么多门道,真心实意地谢过大姐,换来大姐爽朗一笑,“为人民服务嘛!”

  到了邮局,沈知意倒是想到了另一件事。改开后不久,应该是1980年,邮局发行了一套猴票,刚发行时销量并不好,还有不少邮局员工被强制要求买猴票的。结果后面猴票价格暴涨,一版就能换一套房。

  当初沈知意听了这故事还颇为感慨,想着要是自己有这先机,先买它十来版,回头等它涨价换全成房子,都能美滋滋当包租婆了。没想到世事无常,现在竟然还真的有了这个机会。

  沈知意心里也有些啼笑皆非,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办事员大姐还特别叮嘱沈知意,“你这姑娘生得俊,买完东西可要早点回队里。天黑了尽量别在外面转悠,我家那口子是派出所的,这些年也逮过好几个小流氓。”

  派出所?沈知意心下一动,笑着向这位大姐打听,“那您知道派出所里有个赵国庆同志吗?”

  “那是我男人,”大姐也惊讶了,“你找他有事?”

  沈知意也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巧,来邮局就碰上了赵家的人。

  大姐反应更快,猛地一拍手,起身握住了沈知意的手,“哎呀我想起来了!大伯先前还和我们提过,说他有个在青市的老朋友,外孙女下乡,被分来了我们南风县。对,就姓沈来着!”

  “哎呀你看我这脑子,不记事!”大姐乐呵呵地拉着沈知意嘘寒问暖,“怪我怪我,一时没想起来。沈妹子你是哪天到的?我姓郑,你就叫我郑嫂子吧。你先在这儿等等,等我中午下班了,咱们一块儿回家吃饭!大伯就住我们隔壁,他见了你,一准儿高兴!”

  沈知意也没想到郑嫂子会这么热情,也放下了心里的担忧,看着郑嫂子这爽利的模样,句句不离赵爷爷,就知道他们夫妻对赵爷爷挺不错。

  原本张仲廉还有点担心,赵爷爷的儿子孙子都在军队,身边没一个孩子,还想着让沈知意帮忙观察观察,他侄子是不是个靠谱的。现在见了郑嫂子,沈知意就能放下一半的心。

  不过头一回上别人家做客,总不好空手去。沈知意乐呵呵地应下,“行,听嫂子的。我去和同伴打声招呼,过一会儿再来找嫂子。看来我今天有口福了,可以尝尝嫂子的手艺。”

  “哟,你这妹子,长得水灵嘴也甜。你爸妈可真会养孩子。”郑嫂子被沈知意夸得合不拢嘴。

  沈知意正好趁着这个时候,抓紧时间出门,直奔供销社,准备买点拿得出手的东西。

  只是供销社的东西都非常抢手,一到货基本都得用抢的。现在供销社里头还排着长队呢。

  沈知意看着身手利索抢起东西来特别彪悍的大婶大妈们,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去旁边称了两斤桃酥。

  这可是孩子们馋得不行的零嘴,面粉鸡蛋和油酥做的,全都是精细粮,还不要票,价格当然也不便宜,比肉还贵,一般人家都舍不得买。有这两斤桃酥,去哪家做客都不磕碜。

  沈知意从供销社出来后,有个机灵的小孩跑到她面前,指了指躲在墙角挎着篮子的婶子,仰头小声问她,“要买东西吗?”

  沈知意眼神一亮,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黑市?

  沈知意四下看了看,对着小孩轻轻点头,然后慢慢走进巷子里,好奇地看着这位嫂子手里被布盖着的篮子,压低了声音问她,“这是什么?”

  对方飞快掀开蓝布的一角,露出里面黄澄澄的枇杷,都拿网兜装好了,“三毛一斤,要不要?”

  沈知意微微瞪大了眼,水果更是稀罕东西,当然要买。

  左手枇杷,右手桃酥,沈知意满意地点点头,还和对方打听,“嫂子,你们一般在哪儿卖东西?我以后过来也好找你们。”

  对方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声对沈知意道:“跟我来。”

  沈知意跟在这位嫂子身后在巷子里穿梭,左拐右拐都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要是沈知意是个路痴,这会儿就得彻底昏头。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沈知意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黑市上都卖些什么东西呢,就突然听到一声大喊,“同志,他们就在这里!”

  好家伙,一瞬间,原本还挺热闹的黑市立马四散跑路。沈知意还没反应过来呢,带她过来的小孩拽着她的袖子提醒她:“姐姐,快跑!被抓住了东西全都要没收的!”

  这都叫什么事啊!沈知意觉得自己巨冤,但脚底下也没闲着。其他人有些丰富的躲避经验,沈知意体力好,身手灵活,又记下了来时的路,没一会儿就把人甩在了身后,只听到巷子里还传来有人喊,“往这边跑了,追!”

  吱呀一声,沈知意身后的门开了半边,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忽的一下把沈知意拽了进去。

  沈知意冷不丁被拽进屋,看清对方的脸后难掩惊讶,“宴修,你怎么在这里?”

  第17章

  屋子里还有其他人, 一听沈知意这话都笑了,对着宴修挤眉弄眼,“宴哥,不介绍一下?”

  沈知意这才反应过来, 这年代, 直呼别人名字,也算是比较亲密的行为。

  这就有点尴尬了。沈知意清了清嗓子, 想解释一下又不好开口, 只能向宴修投去歉意的目光。

  四下一看, 沈知意才发现院子里零零散散坐着大概有五六个人, 手里都没闲着, 有摘菜洗菜的, 也刷锅切菜的,还有两人坐在小板凳上, 面前一桶热水还在冒热气儿, 里头烫了只鸡, 两人正在费劲吧啦地拔鸡毛。

  这是要吃大餐的节奏哇。

  沈知意毫不诧异宴修能混得这么滋润, 就是疑惑, “我们出发的时候, 你不是还在村里,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县城?”

  宴修淡淡看了沈知意一眼,低声吐出三个字,“自行车。”

  大队只有两辆自行车, 平时不知道宝贝成什么模样,也就是宴修, 能说借就借,其他人要是想借, 估摸着要被林爱军喷一脸唾沫星子。

  其他人摸不准沈知意和宴修之间的关系,听这话里的意思两人应该是下乡到同一个地方的知青,也难怪宴修会出手相助。不过,前进村那几个知青他们心里也是有数的,可没这么水灵的姑娘,想来这姑娘是刚刚下乡的。

  不得不说,这姑娘胆子还挺大,头一回来县城就敢来黑市,还倒霉地碰上了红袖章。

  来者是客,更何况这客还是宴修的熟人。正在拔鸡毛的一个大哥乐呵呵地招呼沈知意,“正好快到饭点了,同志你坐着歇一会儿,等会儿一起吃饭。看看,三年的老母鸡,香!”

  沈知意哪里会这么没眼色。在这个许多人还在饿肚子的年代,一只鸡是何等珍贵。沈知意和宴修也不熟,勉强说了几句话,哪里好意思占这么大一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