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9节(2 / 2)


  跟匈奴人差不多的样子,不过他们遇到的是李牧。

  这些将军没有一个好想与的,李牧干脆告诉他们,要么就轻车简从,要么就赶紧回去吧,皇帝陛下不缺他们那点牛羊,他们赶着往咸阳走,他还怕污染他们的官道呢!

  最后,跟蒙恬差不多的解决方式,牛羊留下加餐,不过李牧老实啊,给他们全都按照市价,砍一半,兑换了刀币和圜钱等东边的几个部落也来人的时候,接待的就是桓骑和辛胜了。

  部落带的东西各不相同,但是秦国只允许他们带几辆马车和随从以及护卫,其余的,绝对不许他们带。

  例如匈奴和东胡的牛羊,那么多,浩浩荡荡赶过去,谁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让除却马匹和人的活物过境,是最低标准。

  不过也就匈奴和东胡这样,随后到来的犬戎、娄烦、鬼方、孤竹等外族人虽然也是百人队伍,可没带活物,人家带的都是一些他们部落的特色物品来觐见。

  等更小一些的外族人,例如物产十分匮乏的朝鲜,哦,这个时候,他们叫“高夷”,就来了十个人!

  当听到“高夷”的时候,李季阳还一愣,这是哪个?

  但是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朝鲜那边!

  局夷,古民族名。

  最初是位于东北亚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民族。

  拜熊图腾。复合民族高夷、高丽、高句丽自形成伊始就是跨国民族,其族名族源均与华夏古代的高阳、高辛等远古民族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族名与族源孔晁注《汲冢周书》里的《王会解》云:“高夷,东北夷高句骊。”是谓高夷、高句骊归属于东北夷民族群体。

  高夷不能说是族名为“高”的东北夷民族。

  理由是“成周之会”有另一个单称“夷”的东北夷族民族若以复合民族考论,族名也是复合族名。

  甲骨文中的“高”均以地名见载,字形与“京”近似。

  史载高句丽世族“家家自有小仓,名之曰桴京”。

  高句丽民族自称“高句丽”,汉晋学者考证高句丽古称“高夷”。

  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仔细区分他们,所以一概称为“夷”

  因为这个“夷”子是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

  东方之人的意思。

  即华夏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自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

  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南方蛮闽从虫。

  北方狄人从犬。

  西方羌从羊。

  西南熒人,焦侥从人。

  盏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

  惟东夷从大,从人。

  所以对于从东方来的人,秦国比对其他地方来的人态度好了许多,且因为他们带的人少,也没为难他们。

  各个部落的使节团在大秦都跟匈奴的使节团一样,吃惊于大秦的繁荣昌盛。

  因为在行进间,总能看到在田间劳动的人们,以前他们来的时候,虽然是打仗,可也知道,田间劳动的人们很少穿衣服,因为会磨损,他们就光着!

  现在,他们却都穿着衣服!

  虽然同样露胳膊露腿儿,但是一看就是故意做成那样的衣服!

  再有,他们不仅一次路过的时候,看到了公交马车,看到了卖冰棍儿的小贩,卖冰激淋的路边摊……。

  还有报纸!

  他们来的消息,竟然全大秦的人都知道了!

  其实,报纸上甚至从他们没来开始就登了消息,各种反应不一,很多人都仇视外族人。

  也有一些人觉得化干戈为玉帛挺好,反正外族人有求于大秦,狠宰一顿呗!

  或者一直宰下去?

  可怜他们不认识秦国文字,不然早就抗议了!

  这些人一路走过来,本来趾高气昂的也都蔫吧了,本来不想入主中原的也想打进来了!

  但是当他们到了咸阳城,就傻眼了!

  因为神舟,停在那里太醒目了!

  这些人立刻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进了咸阳城更是发现比外头繁华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