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4节(1 / 2)





  其他士族觉得这一场夏日宴,白花钱参加了,既没有跟王献之攀上关系,也没有博得名声。

  可是看燕地来的士族这么兴奋,众人纳闷极了。不知道燕地的士族为何这么高兴。

  其他地方来的士族总觉得燕地是讨到了什么好处,于是,努力向燕地的世家子弟打探消息。

  这一打听,不得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修运河原来是长远的投资!这是能让后代享受千年的利益!

  若是朝廷将运河修到他们当地,到时候,他们也能像江左这边的世家一样,大肆投资项目!运河开通之后,迟早能赚回来!而且,这个利益,是长远利益!只要运河不封闭,那他们这些世家,就能一直传给子孙后辈,让子孙后辈享受这些利益!

  于是,各大世家纷纷联络起来,一起商议大事。商议完之后,众人立马传书送回当地,要求当地的地方官员上表朝廷,提议修加长蛟龙运河的线路!把运河修到他们当地!

  这场夏日宴,原来有这么大的信息!各地的士族,立马兴奋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众人(拍桌):投资!必须投资!

  第251章 该离开了

  有了全国各地士族的支持, 朝廷便有了钱,将运河修到各个地方。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

  蛟龙运河从淮南郡, 加长线路, 修到邺城。又从邺城,修到范阳。再由范阳修至燕地的龙城。其中, 邺城作为重要的水路枢纽,往东加长线路, 修至东牟。往西加长线路, 修至敦煌。由于修至敦煌这一段运河线路, 比较长。修了三年,还没修成。

  季秋时节, 这个月对于朝廷而言,甚是重要。

  朝廷准备了大半年,终于要启程出发,将政权迁回洛阳。

  皇帝司马聃乘车出宫, 乘船出发。

  每日,司马聃都会站在甲板上,欣赏两岸美景。

  “陛下, 太保到。”

  闻言,司马聃欢喜地说道:“速请!”

  一位身穿白衫, 头戴幂篱,身子颀长的少年,出现在甲板上。

  脚步姗姗, 气质清朗若月。

  司马聃高兴地叫道:“王卿!”

  王献之将幂篱撩起来,向司马聃行礼:“陛下。”

  剑眉星目,目光似水,清澈干净。每次看到王献之的容貌,司马聃还是会怔住,感到惊艳。

  怔了一会儿,司马聃回过神,他开口问道:“王卿此行,可顺利?”

  燕王世子病重,王献之收到消息后,便前往燕地。在燕王的诸多儿子当中,选了一个合适的人,封为新燕王世子。

  王献之颔首:“一切顺利。”

  司马聃笑着说道:“王卿办事,朕甚是放心。”

  王献之言道:“此地风大,陛下不如回舱内休息?”

  司马聃摇头,他感叹道:“朕想好好看看这江山。”

  司马聃在宫里长大,出宫的机会并不多。小时候,他总是向往着出宫,想过宫外的生活。后来,前往南琅琊郡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危险。亲身体会过生死,司马聃便对宫外的生活不再向往。他想好好学习,将来改变天下,让天下太平,百姓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司马聃的心愿,都被王献之实现了。

  是王献之改变了天下,让天下恢复太平。

  这壮丽山河,这片繁荣,都是王献之创造的!

  司马聃忽然伸出手,握住王献之的手,对王献之言道:“朕真的不舍王卿离开庙堂。”

  王献之淡笑着回应道:“陛下,此地风大,还是回去吧。”

  司马聃点头,跟随王献之进入船舱内。

  王献之开口言道:“献之离开庙堂之后,会稽王世子会接手太保的位置。若是遇到难解的问题,陛下可传书给献之。献之身为晋人,必当尽力效忠晋国。”

  司马聃心里稍安,但是他还是不舍得。

  司马聃低声言道:“到了洛阳,朕要大婚了。”

  王献之回应道:“陛下婚事,与晋国的稳定有关。陛下早日大婚,有利于晋国长久稳定。”

  司马聃十八了,的确可以成婚了。

  再过两年,王献之也要成婚了。

  外面传来宦官的声音:“陛下,车骑将军求见。”

  “请!”

  司马道生走进来,看到王献之,拍手说道:“本世子方才就看到你了!叫了你几声,都没有听见!走!王七郎,到本世子那里。二郎跟六郎有事情向你请教。”

  都是宗亲,私底下司马聃并没有计较司马道生的行为。

  王献之对司马聃言道:“陛下,献之先到世子那里。”

  司马聃点头,目送王献之与司马道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