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节(1 / 2)





  王徽之开口言道:“既然世子受伤了,那便由我接替他为诸位检票。请诸位排好队,检票入场。”

  刘惔看了眼会稽王,转身走回队伍里,继续排队。

  众人排好队,只有会稽王与其仆人站在一旁。

  王徽之转头望向会稽王,出声言道:“殿下为何不排队?”

  会稽王面色一顿,沉声回应道:“本王购不到票。”

  王徽之走过来,打量着会稽王,慢悠悠的言道:“殿下可向在场诸位询问,看看是否有人愿意转赠门票给你。”

  “问过了,无人愿意。王五郎你看,可否能加一张票给本王?”会稽王觉得王徽之应该比那个孽子好说话。

  王徽之摸着下巴,做出犹豫的模样,他慢吞吞的说道:“如此,也不是不行。殿下稍等,我进去询问戴安道。”

  见王徽之肯松口,愿意帮忙询问戴安道。会稽王心里那口气顿时顺下来。他扫了一眼众人,发现众人看他的眼神淡淡的,不如往日那么和善。

  王徽之让仆人守在门口检票,他走进了场内。

  片刻后,王徽之走出来,他告诉会稽王:“殿下,我已询问了戴安道。戴安道说可以加票。”

  会稽王一听,心里高兴,他立马说道:“给本王来一张门票!”

  王徽之微笑着说道:“三千金。”

  嘴角的笑容僵住了,会稽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愕然的问道:“王五郎再说一遍。”

  王徽之告诉会稽王:“友情价,三千金一张门票。”

  还友情价!

  三千金一张门票!

  咋不上天!

  会稽王面色变得青白,他沉声说道:“王五郎没说错?”

  王徽之目光诧异的打量着会稽王,反问道:“殿下何意?莫非殿下嫌贵?买不起门票?既然殿下不愿意,那便罢了!”

  转头,王徽之拿起木喇叭冲队伍说道:“新增加一张门票,五千金!可有人愿意购买?”

  立马有位贵族子弟举手回应:“我要了!诸位都别跟我抢!”

  见状,会稽王神色微变,他立马叫住王徽之:“王五郎且慢!”

  王徽之转头看向会稽王,疑惑的问道:“殿下还有何事?”

  会稽王对王徽之招手,让王徽之到他身边来。

  王徽之走过来,开口问道:“殿下有何事?”

  会稽王也不嫌贵了,马上让王徽之把这张门票卖给他。“三千金,这张票本王要了!片刻后,府上会送钱过来。”

  王徽之转头望向刚才表态的那位贵族子弟,他面色为难的说道:“那位郎君……”

  会稽王对王徽之说道:“这是戴安道给本王的友情价!自然得卖给本王!”

  王徽之犹豫了一下,只好点头同意。让人把门票递给会稽王,并且对会稽王说道:“请殿下按规矩排队。”

  会稽王心里不悦,但是见众人都在排队,只好委屈一下自己,跑去后面排队。

  如愿以偿,会稽王进入了兰亭。

  在兰亭里看到戴逵的画作,会稽王心满意足。一一欣赏,看得认真投入。

  王濛换了个新发型,他拉直了头发,并且将头发染白了。配上那景致的容颜,与他自身优雅的气质,自有一番仙气。众人跟随在他的身后,听他评价戴逵的作品。

  这一年,王濛到处巡演,为袁氏商铺打广告,他的美名传遍了晋国各地,极其受人爱戴。此番来参加展览的游客,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冲着王濛来的。听说王濛被邀请为特约评论员,会出现在戴逵的个人艺术展上,作为王濛的铁杆粉丝,肯定要跑来兰亭见爱逗一面。

  从画作到雕像,王濛一一评价。并且不停的换词夸赞戴逵的作品,当着众人的面评估戴逵的每幅作品价值多少。

  最后,戴逵出场了。

  此时诸位都入席坐下了。

  戴逵走在红毯上,他先向众人行礼,感谢众人来参加此次艺术展。随后,戴逵开始发表个人感想。从个人作品,讲到天下苍生。最后,戴逵表示他想帮助天下苍生。今日将会拍卖现场展出的作品,价高者得!拍卖作品所得的收入,全都用来帮助贫苦百姓!

  名士们纷纷夸赞戴逵的义举,并且表态要支持戴逵。

  贵族们自然也要表态支持,他们早就想收藏戴逵的作品了!奈何戴逵这人性子清高孤傲,不屑于贵族们往来,从来不把自己的画作赠给贵族!如今,总算有机会能得到戴逵的画作了!贵族们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财物,打算在这次拍卖会上大显身手,在众人面前赚足面子!

  会稽王心里莫名不安,他看了眼在场众人。在场众人不是最好面子的贵族,就是名士圈里财力雄厚的人!

  王濛坐在上方,微笑着开口言道:“现在开始拍卖第一幅画作。这幅《江山风雪图》画功深厚,意境美哉。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戴安道用细腻的工笔,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冬日景象。如此巨作,可值千金!一千金起售卖!诸位请出价!价高者得!三次点名之后,若无人加价,便竞拍成功!”

  王献之脆生生的开口喊道:“五千金!”

  见王献之喊价了,其他人也喊起价来:“七千金!”

  “万金!”

  会稽王听了心里着急,那幅《江山风雪图》的确是好作品!他之前盯着那幅作品看了好久!没想到现在竟然喊价到了万金!

  “三万金!”

  “三万二千金!”

  第一幅作品,就被喊到了这么高的价钱。那些贵族们听了十分激动,一个劲的拼命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