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1 / 2)





  思及此,葛洪面露凝重的神色。甚至点了点头,认为自己猜出了真相!

  这种事,也只有王徽之这种顽劣之子能做得出来!

  确定此事跟王献之没关系,葛洪倒是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王徽之:莫把屎盆子扣我头上!

  ps:巨石山就是今天的宝石山,位于杭州西湖一带。附近有一片林子,葛洪曾经在那里炼丹。那时候世道很乱,许多人染上时疫,葛洪住在那里的时候,为当地百姓看诊,做了很多善事。于是后人为了感激他,就把那片山岭称为‘葛岭’。也就是之前评论区里,有大佬提到的地方!

  筒车就是水车,是唐代的时候出现的,影响至今。今天很多地方还利用水车来灌溉稻田~本文里提前出现啦~

  第38章 地霜

  谢安请了几名工匠, 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筒车造出来。

  花费了半月, 工匠们才造出能正常运转的筒车!

  谢安让仆人将筒车搬到山顶的瀑布处,将筒车置于瀑布之下。

  水流击打,筒车转动起来。架在筒轮上的竹筒浸入水中, 盛满水。随着筒轮的转动, 竹筒离开水中。旋转到高处时,盛装在竹筒里的水倾斜倒出, 落入水槽里。

  “妙哉妙哉!”工匠们欢喜的拍手叫好。

  这是他们忙活了半个月,才造出来的东西!没想到这木机子这么神奇!

  谢安眉眼带笑, 抬起手,朗声吩咐仆人:“接上!”

  仆人立马将对半破开的长竹,小心翼翼的插入水槽里。

  长竹插入水槽,水槽里的水顿时顺势而流, 流入长竹里!

  有两个仆人的衣服被流水弄湿了。但是他们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用其他长竹, 衔接上方的长竹。

  见状,那些工匠大开眼界,他们拍手鼓掌,兴奋的叫道:“真是太妙了!谢三郎竟能想出如此神物, 真是绝顶聪慧!”

  谢安轻笑,睨眼看向王献之,笑着言道:“此非我之功也!其物乃是王七郎所创!”

  闻言,那几名工匠睁大眼睛, 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王献之。真是难以相信,琢磨出这等神物的人,竟然是一个四岁小儿!

  “王七郎有旷世之才!某等佩服!”工匠们感叹了一下,恭敬的对王献之行了一个礼。

  王献之忽然转身离开。

  阿陌赶紧跟上他。

  谢安挑眉,对那些工匠们挥了挥手,转身跟上王献之。

  王献之回到谢宅,拿起笔,开始作画。

  既然第一步已经成功了,那么可以尝试第二步了!

  王献之想做的,不只是造一架筒车那么简单。他想试试,在这个时代,能把水力利用到什么程度!

  谢安走进屋里,见王献之在执笔绘图,他走近一看。

  缓缓坐下,谢安静静地看王献之作图。时而,他墨眉微蹙,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过了一会儿,眉头舒展,谢安露出了然的神色。

  等王献之画完,谢安问道:“作好了?”

  “嗯。”王献之点头,伸手揉了揉手腕。

  见状,阿陌立马蹲下身子,帮王献之揉手。

  谢安拿起墨迹未干的图纸,重新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谢安惊叹道:“真是旷世逸才!”

  王献之正在吃柿子,见谢安看懂了他的图纸,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然后把柿子放下,缓缓开口说道:“谢叔父以为,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才能完成这个项目?”

  王献之说话的速度很慢,声音软糯糯的。在东山住了半个月,王献之与谢安经常交流。现在他已经能把话说得流畅了。

  谢安放下图纸,轻笑道:“七郎,你这志向太过远大,需投入十座山的重资。除非倾尽你家资产,否则成不了事。”

  听了这话,王献之皱眉,眼神上下扫了眼谢安。

  谢安看懂了王献之的眼神,他一脸从容的说道:“我不出仕,无官无职,不领俸禄。有心帮忙,却无能为力。”

  “你不是有一座山吗?”王献之口气淡淡的说道。这座东山,早已被谢安买下来了!

  谢安淡笑着言道:“我这座山,远远比不上你家资产。你家有千亩良田,我这座山最多值百亩良田。”

  话锋突转,谢安说道:“七郎在这里住了许久,你耶娘定然十分牵挂你。待晚间,我派人送你归家吧!”

  王献之沉思了一下。然后动手将墨迹已干的图纸拿起来,交给阿陌。然后起身往外走。

  “七郎?”阿陌追出去。

  谢安不疾不徐的起身,吩咐仆人:“送王七郎归家。”

  “遵命!”

  天色渐暗,王献之回到王家。

  听说王献之归来了,葛洪立马跑去前院迎他。

  “七郎,你总算是归来了!贫道念你许久!”葛洪亲切的拉着王献之的小手,带他回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