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2 / 2)


  贾敏接过丫鬟端来的茶盏,放到了辛夫人面前。“嫂子喝茶!”

  辛夫人颔首一笑,抿了一小口松缓心情。

  放下杯盏,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跟张氏说道:“不瞒你说,我此次前来其实有事相求。”

  张氏握住她的手,真诚地说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我一定帮你。”

  辛夫人扫了眼张氏的肚子,脸颊微红,沉吟了一会子,方启唇言语。

  “是这样的,我府里孩子太少,平日里委实冷清,不如荣国府热闹。我……我寻思着再要几个孩子,所以来请教一下你,可懂得一胎多生这方面的秘法。”

  “或者说,和你们家的白虎、吉锦鲤祈愿当真有用否?”

  话罢,辛夫人羞赧地抿了抿唇,垂下眼帘,不好意思看张氏是什么表情。

  张氏哭笑不得,视线下意识瞟向榻上逗弄虎宝宝的贾瑚,扶额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原是为了这个。”

  本以为三胎引发的风波已经过去了,不成想还有一个在这儿等着。

  瑚儿真是招来了一个好大的麻烦。

  闻言,辛夫人霍然抬头,满眼希冀地凝视着张氏。“这话的意思是,你这里确实有经可取?”

  在她灼灼目光之下,张氏感觉到了几分压力。

  她摇头道:“咱们一家人,我就跟你实话实说了吧!‘经书’没有,不过你若真想要孩子,日后常来我府里,当着吉锦鲤和白虎的面儿多说一说你的心愿,指不定哪天就真怀上了。”

  辛夫人一下来了精神,“当真如此灵验?那我是否需要供奉一点什么?”

  张氏动作轻柔地摸了摸腹部,垂目回答道:“说实在的,我这一胎来得挺玄乎的。因为我家老爷和琏儿时常嘴上念叨说要三个闺女、妹妹。久而久之的,我就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可思议。”

  她真真假假地说着,辛夫人却是丝毫不怀疑,忙道:“那我明日起天天过来,你不会嫌弃我烦吧?”

  “别说是日日来了,你就是在我这儿住下也是无妨的。”张氏摇头笑道,话到末尾,话音一转又问:“嫂嫂想要儿子还是女儿?”

  辛夫人脸又红了,小声道:“都想要,最好一胎生俩,一男一女龙凤呈祥。”

  张氏低头瞄了眼自个儿肚子,一脸诚恳地提建议。“再加一个,凑成三个!”

  嫂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怀三个,和我作伴,顺便帮忙分担一些目光吧!

  “这……是不是有点多了?”辛夫人有点犹豫。

  “不多,热闹。”张氏侧身,背着辛夫人向贾瑚使了一个眼色,问道:“瑚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贾瑚抱着小白虎,在张氏的目光催促下,点了一下脑袋。

  张氏微微一笑,冲贾瑚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睛,从善如流问道:“那瑚儿你觉得,嫂嫂一胎几个妹妹几个弟弟好呢?”

  她不露痕迹地引导贾瑚把对辛夫人的“祝福”说出口来。

  贾瑚一瞬间就领会了张氏的深层含义,移目注视着辛夫人的肚子,顺着张氏的意思张开双唇。“伯娘就怀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吧!”

  话音落下,贾瑚悄悄看向张氏,小声问道:“阿娘认为如何?”

  “不错,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张氏高兴地点了点头,旋即拉着一脸懵逼的辛夫人,走到了贾瑚面前,指着他怀里的小白虎道:“嫂嫂先向小白虎许个愿,之后再去找大白虎和瑚儿养的那几条吉锦鲤。”

  “还有敏儿你,再有俩月就要出嫁了,也来向家里的祥瑞祈愿一下吧。不过你头一胎没经验,先要一个,日后的再说。”

  张氏回头拉了贾敏也过来,把贾敏羞得从头到脚红成了熟透的虾子。

  然后,贾瑚眼睁睁地看着张氏拉着贾敏和辛夫人,将他当成了送子观音许愿要娃娃。

  待她们出去后,默默地举起小白虎挡住了自个儿的脸。

  第65章

  夏季的尾巴来临,靠近西族边境的乌城突然爆发了大型瘟疫, 感染死亡者无数。

  乌城处于偏远地区, 资源贫瘠, 医药方面平平,仅仅以乌城一城之力根本无法控制瘟疫的扩散。

  当地官员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点, 为了避免乌城因为瘟疫成为一座死城,急忙派出了信使八百里加急把求救信件送往了京城。

  急信抵达皇帝手里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亥时了。皇帝刚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准备就寝, 宫人就捧着信件急急巴巴地求见。

  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乌城急信, 一朵乌黑的阴云聚拢来了皇帝头顶。

  他为一城百姓忧心忡忡, 顾不得身体上的疲倦,强打起精神吩咐道:“来人!召百官进宫议事!”

  御前总管太监闻令, 快步跑出殿门唤来了侍卫、太监, 遣其出宫宣百官入宫, 并请来宫里宫外已经参政的皇子。

  这个时辰, 大部分人已经深陷梦中,舒舒服服的睡得正沉。

  被下人大喊大叫生生从床上挖了起来, 各位官员暴躁得直想打人。

  而后一听皇帝连夜紧急召见, 回想起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还是北族进犯, 边关告急。众人马上意识到有大事发生,就什么怒气都消了,火急火燎地起身穿衣, 火烧屁股似的赶赴皇宫。

  很快,街道上便出现了无数疾驰向皇宫的车马, 绵绵不绝的车马声响起,宛如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情况就是这样,朕欲选人带队前往乌城救援,诸位爱卿可有人愿担此重任?”

  皇帝三言两语说明了乌城的危及形势,手指笃笃笃地敲打着御案上的急信,目光扫向下首百官,沉声发问。

  乌城全城爆发了瘟疫,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危险,如若一个不小心染上了瘟疫,随时可能没命。但是解救了一城数十万百姓性命,却是足以记载在史册的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