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凤华权臣第78节(1 / 2)





  “……”群臣面面相觑,尚且没有人发言,又听见她说。

  “正因为韩国是个小国,所以发生这么点动荡就会引起诸国窥伺,蠢蠢欲动。但韩国始终不过是个小国,如果有更大的利益出现,比如楚国,那么狼群会选择谁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或许你们要说楚国乃大国,强盛不可欺,然曾经的赵国也是大国,照样倾覆于一夕之间。何况想必诸位还没有忘记,咱们大楚之地的南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齐国呢。”

  朝堂上安静了一会儿。

  大将军奉初迟疑问道:“依大谏所言,韩国动不得?”

  “非也。”张培青摇摇头,“韩国动不动,楚国都不能插手,也不需要插手。我们只要加点薪柴,把火烧的更旺一把,至于锅里头的鸟死还是半死,被哪一簇火苗烧死,都不关我们的事情。”

  不需要楚国出手,诸国会一点点把韩国掀翻的。这样的小国,只要折腾一两次,自然而然就心散了。

  韩国不过是天下中的一小块,她要的是天下,只有把诱饵扔出去,才能抓到更多的鱼。

  大将军听得晕头转向,还是没搞明白到底是要不要打韩国。

  “可我们要是不打韩国,韩国的土地不就白白拱手让人了吗?”

  “韩之地距楚国遥远,又尽是蛮野鄙人,就算打下来也没多少用处。小利也,何足挂齿。”

  最重要的是,百里仲华可不是饭桶,难道如此明显的算计他会没有一点防备措施?

  不可能。

  就像世人说的一样,有百里仲华在,韩国永远不会倒下。她承认这一点,所以从头到尾,张培青就压根没想过能拿下韩国。

  再说了,她留着韩国还有用处呢。

  ——

  又两日。

  传来消息,韩太子谢罪于高彭台,痛斥幕后之人暗中杀害赵太子,栽赃于韩国,欲陷害韩国于不仁不义之境。为表清白,韩太子易登亲书血书通告天下,且甘愿以死明证。

  事情一出,天下哗然而起。

  多事之秋热闹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赵国刚灭了,秦陈又乱战,赵太子死在韩国了,韩太子委屈又自杀了。

  下一个会轮到哪个国家?下一个会轮到哪一个人?

  这天下,就是谋士手中的一盘棋,谁死谁活,全在他们的一念之间。

  那些人,有着天底下最锋利的刀,他们能谈笑风生间毁掉一个城池、一个国家,甚至一个种族,能在觥筹交错中将诸国切割瓜分,能凭借一人之力翻云覆雨。

  群雄逐鹿,不仅仅是国家的战争,也是谋士之间的战争。

  是生是死,是成是败,全在一计之间。

  韩太子以死明示,这一招彻底震撼了诸国,最起码他们高贵的太子可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随随便便赔上性命。

  本来打算以此为借口纷扰韩国,现在看来也要暂缓。

  人家太子都以死明志了,你再咄咄逼人岂不是叫人看不起,在天下面前丢了面子?

  “韩国太子倒是个有魄力的人。”

  燕国王宫中,收到消息的燕王捋着胡须感慨万千。

  他敲了敲镶金的案桌面,苍老的声音透着浑浊:“那小儿叫什么名字来着?”

  一旁的宫正赶紧回答:“回禀大王,韩太子名易登。”

  “易登……易登……”燕王喃喃自语着,眼角的笑纹越来越深,“现在变成‘难登’喽,韩国没了这个太子,也差不多要玩完了。”

  宫正谦卑地佝偻着腰背,小心回了一句:“大王,听闻那韩国要将前九公子平晏接回韩国,而且……”

  他看了看半阖着眼皮子的老人,道,“而且听说韩王准备让这位九公子当太子。”

  “九公子?”

  燕王颇为诧异地抬了抬眼皮,“寡人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九公子,是哪个世家夫人的子嗣?”

  “回禀大王,九公子名平晏,其母只是个低贱的媵妾,这个九公子多年前就被贬为平民,驱逐出韩国境内。”

  “嗯?既然如此怎么又回来了。”

  “是那百里仲华出的主意,韩王一向听百里仲华的话,何况在这种时候,大概是因为那九公子是唯一能拯救韩国的人。”

  “哦?”燕王来了兴致,“这个九公子有如此本事?”

  “非也,韩九公子本名韩平晏,正是张培青身边三个护卫一个的那个平晏。”

  听见张培青的名字,燕王一下子拉下老脸,黑漆漆的难看。

  好半晌才从鼻翼里发出轻蔑的冷哼:“张培青,到哪里都能听见她的名字。”

  宫正仓皇弓腰,一言不发。

  燕王也不理会他,接着碎碎念:“张培青此人着实可恨,要不是燕国目前没有力量,寡人非得将她扒皮抽筋不可!”

  “每次听见她的名字寡人就不开心,此等竖子一日不除,难消寡人心头抑郁。”

  “若是张培青哪一日敢来我燕国,定叫她有来无回!”